1
冬天還沒有過去,魔都已經有些春天的味道。氣溫已經升到18度,暖暖的陽光,普照著寬闊的街道。出差錄完節目后,在摩天大樓的咖啡廳,為了能享受這慵懶的午后,我特地挑了一個靠落地窗的位置,曬著太陽,順便欣賞音樂般流動的車輛和各色的行人。沙發很軟,我很喜歡。
我喜歡閱讀,是那種癡迷的閱讀。當然了,我也喜歡寫文章,也是那種癡迷的寫。不經意間才發覺,已經寫了20多年了。
很多的時候,我不知道寫是為了什么;很多的時候,是毫無理由的喜歡,于是就寫了。別人看或者不看,那不是我的事,喜歡的人自然會看,不喜歡的人,自然將它扔到一邊。
2
我的手機忽然亮起,一看,是沈默的微信:“微信公眾號要玩付費閱讀了,你怎么看?”
去年就有人傳這個消息,然而,一直沒有坐實。“我發給鏈接你看看就知道了。”
我點開鏈接,里面的截圖一目了然。看來,微信公眾號真的是要玩付費閱讀了。
3
互聯網發展歷史上,免費,一直是被認為是區別是其他商業模式的獨門絕技。如果沒有免費,就沒有Email的普及,也就沒有**,沒有微信……沒有這一切的一切。甚至于到后來,免費被某些人發展成互聯網思維的精髓。
作為一個互聯網的消費者,我也喜歡免費。互聯網的免費讓我可以不用買報紙和雜志,和朋友聯系不用打電話,不用花錢就能搜索到信息和知識。有時候,自己想想,免費真好,生活因為免費而改變。
作為一個互聯網從業者,我也深深的知道,從來沒有絕對的免費。絕對的免費,是和基本的商業邏輯是相違背的。即使那句知名的口號:“羊毛出在豬身上,狗來買單”,也是變了一種玩法,最終還是有人付費的。
微信公眾號每天產出這么多的文章,每天都在免費供人閱讀。無論讀者是獲得了信息,學到了知識,愉悅了時光,哪怕是最淺層次的,打發了時間,我們都不能忽視文章撰稿人背后的付出。免費的閱讀的背后,是他們的奉獻。
沒有資金支持的免費是難以持續的,同理,沒有資金支持的無私奉獻,也不長久。君不見,曾經的免費視頻,要么是要通過交費成為會員,要么是視頻播放的廣告越來越長。我們沒法抱怨,因為,大家都知道,這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免費,也沒有永久的免費。畢竟,這是一種商業,而不是公益。
4
去年冬天,也是像這樣的一個午后,艷陽高照。只是氣溫比現在低得多,只有0度上下。那天是周日,來往的人很多。
馬路對面的街道的轉角處,有一個年輕人,20來歲,一頭長發,卻是個男生。一把電吉他,一個話筒,一個音響,還有一個裝吉他的包,敞開放在地上。地上寫著一些字,基本上都是那些套路,諸如家人生病,急需錢之類。
我向來不喜歡圍觀,那天我是被他的音樂吸引過去的,因為他實在彈得太好,也唱得太好。圍觀的人很多,聽的人很多,給錢的人不多。估計,很多人都認為是騙錢的。當然,我也有所懷疑。
我是去書店買書的,佇足了一會兒,轉身就離開了。
等我從書店買好書回來,他依然在那里。說實話,我被他的音樂打動了……我很欣賞,欣賞他的音樂,還欣賞他在瑟瑟寒風中的堅持。我把身上的幾十元的零錢都扔到吉他盒子。
就在我之后,又一位大叔過來,給了一百元。
他值得我的給予。我在為他的音樂,他的堅守“付費”。我此時并沒有去關注他的故事的真假。相信我后面的那位大叔也一樣。
然后,我看到了他感激的眼神。
從這角度看,我和那個歌手,其實很相似。他為路人演唱,我為讀者寫文章。我們不提付費。但是,如果有人“付費”,當然心存感激。
更為重要的是,從“付費”中的獲得,我可以提升自己的寫作,產出更多更高品質的文章,回報我的讀者。
5
微信公眾號付費閱讀,首先獲益的當然是公眾號的運營者。但是如此,同時,讀者也通過不多的“付費”,獲得更加高質量的文章。所以從這一點來看,“付費”其實對于二者是雙贏的事情。
其次獲益的,當然是微信本身。微信作為一個巨大的社交平臺,一直不太愿意提“付費”這個比較敏感的詞。甚至,一直是回避“變現”這個詞。即使是朋友圈做廣告,動作也小得不太被人注意到。
然而,微信想持續發展,或者說發展得更好,最終還是無法“回避”的。雖然,微信此次的動作,可能是“付費”收入都歸公眾號運營者所有,但是,微信可能在下另一盤棋,那就是通過優質的內容,優質的媒體人,來獲得其他方面的收入,比如版權方面的好處。畢竟,微信再怎么玩,還是要回到商業的實質上來。
這一點,馬化騰比誰都清楚。
6
有人會說,國人的習慣了免費,公眾號的閱讀這種可有可無的事情,“付費”將導致讀者得大量流失,因為沒有多少人愿意買單。不信,回想一下收費郵箱的故事吧?
我不敢茍同。
其一,微信公眾號通過幾年的發展,已經建立起強大的粘性,加上微信龐大的用戶基數,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其二,微信支付的便利性提供了技術基礎,付費的范圍也不大,基本上就是一個紅包的費用。看了人家一年的文章,順手打賞個紅包吧。
其三,微信時代和郵箱收費的時代已經不可同日而語。微信公眾號付費閱讀看準的是一些相對高質量的人群,他們中很多人已經接受了“付費”這種模式。
其四,商業模式在運營之前,無法確定其是否正確,從某種程度上講,創新的商業模式是不斷試錯的。“收費”是否正確,換做我是馬化騰,在如此成熟的條件下,在其他內容平臺紛紛推出“付費”的情況下,為什么不試一把?
其五,“付費”將和“免費”將共存,不同的人群,各取所需。
其六,“付費”將有利于打造良好的內容產業生態,在“工具”都已經成熟的前提下,平臺的較量,將是內容的較量。優質的內容,將使得用戶的粘性更強。
7
此時,我在想的是,如果有人愿意為我的這篇文章付費,就算是每人1元錢,只要有39人閱讀并且付費,那么,我這杯39元的咖啡,就是39名讀者為我買的。我將心懷感激,并竭盡所能寫出更好的文章,取悅我的讀者。
唯咖啡和讀者不可辜負也。
末了,問問您,您會付費閱讀我的微信公眾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