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企業文化成為企業管理中的一個熱詞,但是,什么是企業文化?如何讓企業文化落地生根,成為推動企業成長的核能量?很多企業卻為之苦惱。
要想把企業文化落地,我們先得弄清楚企業文化究竟是個什么東西。度娘這樣告訴我們,“企業文化,或稱組織文化(Corporate Culture或Organizational Culture),是一個組織由其價值觀、信念、儀式、符號、處事方式等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簡單而言,就是企業在日常運行中所表現出的各方各面。”但面對這樣的解釋,很多企業仍然感覺心里空落落的,無從下手,問專家,專家們卻各執一詞,很難得到一個統一的答案。
依筆者的理解,企業文化是以創業者的管理理念和價值觀為核心,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不斷演繹、逐步形成的企業與員工、員工與員工、企業與社會、員工與社會、企業與環境、員工與環境、企業與其他企業、員工與其他企業之間相處的原則和方式方法,以及堅持這種原則和方式方法的精神。
筆者歷來反對“建立企業文化”一說,因為“建立”是“開始生產”或者“開始產生”,是以前沒有的東西現在要“建立”起來。但是,任何一個企業一誕生,創業者都有他自己的理念和價值觀,你要“建立”企業文化,就是無視或者要徹底否定創業者的理念和價值觀,但創業者本是企業的靈魂人物,你如果要把創業者的理念和價值觀完全否定,推倒重來,企業文化豈不就成了空中樓閣、無源之水?可見,“建立”一說有點荒謬。
但是,我們可以通過把創業者對員工、對企業、對環境、對社會的言談舉止、企業的管理制度、企業中所有人的日常行為進行匯集、整理、綜合、分析,深度挖掘,對創業者的管理理念和價值觀進行加工提煉,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結晶萃取,從中提煉出企業發展過程中管理理念和價值觀中的精華,凝煉成一句話或者一段文字,或者以其他形式表現出來,使其成為企業的核心理念和價值觀。而這正是建設企業文化的第一步。
需要注意的是,企業也會有消極落后的負面文化、不良文化,罵娘是一種文化,勾心斗角也是一種文化;冷嘲熱諷是一種文化,事不關己也是一種文化,但作為企業,肯定不能把這些不良現象凝煉為企業的核心理念和價值觀,而應當去除糟粕,留取精華,提煉出正面的、積極向上的因素,才可能逐步演繹、形成優秀的企業文化,才能促進企業持續穩定地向前發展。
第二步,善于講故事,用故事傳播文化。
管理領域有句話,“三流的企業做項目,二流的企業做品牌,一流的企業做文化。”這句話雖不無偏頗,卻有一定的道理。
任何一個企業,在創業發展的過程中,必定都會有一些能夠體現其核心理念、核心價值觀的故事,無論是企業對員工的關懷,還是員工的感恩心態和回饋,或者員工吃苦耐勞,能上能下,不計較個人得失,等等,都會有具體的體現。比如海爾初創時期,張瑞敏對產品質量的嚴格要求,體現在創業之初砸掉不合格冰箱的故事里;比如曹德旺的感恩回饋,體現在他不忘窮苦出身,積極做慈善回饋社會回饋父老鄉親的故事中;比如于東來善待員工,在員工中自覺形成了感恩文化,體現在創業初期他主動為員工漲工資、員工積極回應,工作當中滿滿的正能量的故事里;再比如松下幸之助關懷員工的理念,體現在他每天在公司門口迎送員工,甚至為員工送雨傘的故事中,等等,這些都是能夠體現這些優秀企業優秀文化的故事。如何從企業發展的過程中提煉出能體現企業優秀理念和價值觀的故事,或者使其成為反映企業優秀理念和價值觀的一個側面,并使之在員工中和社會上廣為傳播,就需要創業者和管理者們好好揣摩,下一番功夫了。
第三步,樹標桿,倡導員工積極向上,努力進取。
講故事的方式能使企業文化“活”起來,生動形象,但故事的核心是企業的核心理念和價值觀。講故事的目的,則是讓這些故事、讓故事中的人物能成為企業全員行為的典范、楷模,并激勵員工出現更多的楷模。
標桿樹起來以后,就要大力宣揚標桿員工,從員工的片言只語,到員工的衣著打扮、行為舉止,都要讓員工在接受教育和啟發的過程中,知道什么是符合企業核心理念和價值觀的言語行為,什么是不符合企業核心理念和價值觀的做法,讓員工自發形成自覺的意識,對不良言辭、行為能夠予以抵觸、批評、主動勸止和自我檢討,讓員工涌現更多的正能量,自覺地從個人行為演變為公眾行為,進而形成道德規范、行為標準,最終凝聚成企業文化的外在的日常的表現形式,體現在全體員工的一言一行之中,形成良好的企業氛圍,滲透在每位員工工作、生活的點點滴滴之中。
第四步,著力倡導優秀的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成型以后,要在企業內外進行大力宣傳和倡導,要利用大大小小各種各樣的會議,要充分利用標語、文化墻、廣播電視、企業內刊、公司網站、微信公眾號、企業OA、手機鈴聲、企業短信、企業新聞、外界媒體等等所有可以利用的形式,進行全方位的聲勢浩大的宣傳,表揚、表彰、鼓勵、獎勵正面的典型,比如勞模、優秀員工、各種崗位的標兵等等,讓員工自覺自發地形成、遵守公序良俗,并最終將其納入到企業管理制度中。而對于有不符合企業核心理念和價值觀的員工,要予以約束、禁止、處罰,直至解除勞動合同,徹底“清理”出局。
企業文化是一種軟實力,對內,這種軟實力就像空氣、陽光和水,在企業發展過程中,無處不在,無孔不入;對外,就像企業的體香,是馨香馥郁,沁人心脾,還是臭不可聞,路人側目?不同的行為規范,自然體現著不同的“氣質”。“腹有讀書氣自華”,員工無論是在工作崗位上,還是出門在外,時時事事人人處處,都代表著企業形象。乘坐地鐵時是文明禮貌,熱心幫助老幼病殘孕,還是吵鬧嬉戲,罔顧他人的存在;面對其貌不揚的顧客時是熱情接待,還是一臉鄙夷;面試應聘者時是溫暖如春、溫文爾雅,還是冷嘲熱諷、粗言鄙語,都代表著不同的企業文化。
只有讓企業的核心理念和價值觀通過員工的日常行為體現出來,讓企業全員形成自發自覺的習慣,每個人都“從我做起”,“微笑露一點,說話輕一點,脾氣小一點,做事多一點,理由少一點,腦筋活一點,效率高一點,行動快一點,嘴巴甜一點,肚量大一點”,企業文化才能落到實處,成為企業快速發展前進的催化劑。
(作者為樂活多(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CEO)
2020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