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沒通過是不是我很差勁?”——先別急著否定自己,面試的失敗也許并非是你不夠好,只是不適合。以下是幾類面試失敗的常見原因。
1.薪資要求超出公司可承受范圍
這個原因非常好理解,如果崗位并非核心技術崗或者重要管理類崗,可替代性較強,那么無論你其他方面有多合適,一旦薪資談不攏,公司考慮到用人成本問題,也會選擇其他薪資上更匹配的人選。
2.能力對職位來說過高或太低
因為能力低而沒有機會這很正常,那么能力太高也會影響錄用嗎?其實這要從穩定性及用人部門領導的需求來看。一般來講能力很高的人對職位的期望值也就越高,一旦這個職位所能帶給他的不管是待遇或是職業成長都比較少,那么不久后就跳槽幾乎是完全可以預見的結果,長遠的穩定性上來看就比較差了。而用人部門領導對所聘崗位的需求也許就是不需要能力太高,既方便管理也能更好地培養。
3.過往經歷表現出的傾向不符合公司預期
簡單來說,就是以往經歷中有瑕疵,而這個瑕疵的影響似乎并沒有完全消除,很可能影響你下一份工作的狀態。如喜歡頻繁跳槽,并且現在仍有這個傾向;為了照顧家庭,難以顧及工作;創業失敗,狀態尚未調整好;工作年限與工作經驗含金量不匹配;求職意向過于混亂,對自己的職業生涯缺乏規劃等。
4.無意義的空窗期太久,能力與經驗價值難以評估
職業空白期一直是求職時的“雷點”,即使你以往經驗不錯,看上去很豐富,但是如果經歷了太長的空窗期,也會被質疑是否能繼續無縫對接,及時進入工作狀態,跟上新的工作節奏。
5.個人特質與公司文化、職位需求不匹配
招聘一個人是綜合考量,除了能力與技能外,個人特質也在衡量的范疇內,假如個人特質與公司文化及職位需求過于南轅北轍,那么也會影響到是否錄用的決定。比如個人天性不愛受到拘束、喜歡寬松的氛圍,但公司文化強調紀律性、集體主義;職位需要沉穩謹慎的人,而個人體現出的是不拘小節的感覺;崗位強調團隊協作,但個人看起來不善于溝通,難以應付人際關系等。
6.不符合公司的隱藏條件
能寫在招聘要求上的都是明面上可以說的標準,而其實招聘也會存在不少隱藏條件,如某些崗位會希望相貌出色、家庭背景能給予一定助力等。
7.陪跑“炮灰”
顧名思義,招聘也會有不少突發的情況,如空降“關系戶”,職位已被內定,但招聘邀約已發出,流程需要走完,你是否優秀都不能改變結果。
8.與直屬領導及團隊氣場不合、相性差
有時不得不承認,求職也有不少運氣的成分,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也要看氣場和緣分。如果直屬領導實在看你不順眼或者和團隊氣場不合,即使你其他方面都達標,也很可能被剔除出錄用范圍,畢竟沒有領導會希望招個人來給自己添堵或是團隊里有人特別格格不入。
9.簡歷上有不實信息,面試時被發現或懷疑了
這就是經常強調簡歷可以優化但不可造假的原因。也許你認為自己隱藏得很好,簡直天衣無縫,但也許在面試中一不小心就暴露了不少“馬腳”,而你卻仍不自知。即使你成功瞞過了面試官,但如果遇到背景調查,也很可能會“露餡”。
10.你的職場風評和人脈管理出了問題
有句俗語叫“做人留一線,日后好相見”,在職場上也是如此。如果你一直在行業內跳槽,避免不了會遇到“熟人”的情況,甚至HR們會有自己的交流圈,這樣一來,你以往的職場風評和人脈關系就顯得很重要了。
而對職場新手來說,改變面試失敗的現狀就要從面試前的準備、面試時情緒的管理來入手:
【面試準備部分】
公司方面:
關于公司本身:了解對方公司的企業性質,規模,產品,所在行業,近年發展,員工評價、薪酬水平等基本信息。可以運用網絡搜索引擎或者登錄公司官網查看,還可以查看工商局和稅務局網頁上公司的注冊信息來判斷公司的可靠性。
關于應聘職位:熟讀招聘啟示,了解崗位要求,崗位職責。
關于交通:必須至少提前一天查看好交通路線,尤其要關注下天氣狀況,估算好時間,預留找路和可能會擁堵的時間,避免面試遲到。
關于面試官:如果知道面試官的名字,可以搜索他的背景和喜好,這一點在面試通知郵件或是電話里也許能得到一些線索。
自身方面:
面試必問:有些問題是可以明確知道會在面試時被詢問到的,在面試前,一定要對此有所準備。
①自我介紹:自我介紹突出與崗位匹配的自身亮點。
②與崗位相關的經歷:可以結合自己的專業和經驗與崗位描述列舉幾個例子,表現自己在崗位上的經驗與技能。
③“還有什么疑問”:根據之前查閱的公司相關資料,預想好一些問題。
面試必帶:相片、個人簡歷、黑色水筆、工作的證明、學歷證明、相關證書等等。還要準備符合應聘企業風格的全套面試著裝,比如商務型的企業可準備相對來說正式些的套裝。
面試必須:自信、愉快正面的心態、良好的精神面貌。
【面試情緒管理】
事前模擬情境練習:面試的前一天做角色扮演的模擬練習,實戰演練讓自己進入角色。以便在面試時遇到事先演練過的問題可以回答得更有思路,更順暢。
面試前瀏覽一遍自己的簡歷:面試官一般會依據簡歷上的內容來提問,面試前瀏覽一遍加深印象,心里更有底。
面試前深呼吸平復心情:這點應該不用多加解釋。同時忌期望過高,平常心更好。
遇到意料外的問題別急著回答:如果遇到事先演練時意料外的提問,急著回答更容易出錯。這里有個做法可以借鑒下:把對方提出的問題用陳述的語氣自己講一遍。這樣做可以爭取一些整理思路的時間,在復述問題的同時組織好語言后再開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