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回顧
飼料添加劑的應用研究起源于上世紀歐美發達國家。1930~1956年10多種維生素的化學分子結構被發現,陸續這些單項維生素被人工合成,使人工添加維生素成為現實。40年代人們發現四環素對畜禽生產具有促生長作用以來,抗生素作為飼料添加劑對飼養業的發展作出了成績,不僅促進動物的生長,而且對預防病原菌感染、群體疾病的發生,極大地提高了飼養業的經濟效益。50年代左右,動物營養家又確認了鈣、磷、鉀、鈉、氯、鎂、銅、鐵、鋅、錳、碘、硒、鉬、硫等動物必需礦物微量元素。
隨著動物營養研究領域的深入,畜禽日糧中氨基酸的需要量的明確,60年代工業化合成了飼料級賴氨酸、蛋氨酸、蘇氨酸、色氨酸等,如美國ADM集團公司,年生產賴氨酸20多萬噸作為飼料添加劑。
近年來,飼養水平的提高和生物技術在動物品種改良和繁殖等方面的應用,對飼料添加劑提出了高效、優質、安全等更高的要求。發達國家對于動物排泄物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已給予了足夠的重視,其解決的方法,一是通過理想蛋白式,添加賴氨酸、蛋氨酸、蘇氨酸、色氨酸,使之平衡提高動物對攝入氮元素的利用率;二是通過飼喂植酸酶,如德國BASF酶他富5000植酸酶、瑞士羅氏樂多仙2500植酸酶等,以提高動物對飼料中磷元素、氫基酸、微盤元素的利用率,從而降低排泄物中氨、磷元素的量,減輕對環境的污染。
畜產品的安全,關系到飼養業與人類健康、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緊密相關的世界性問題、美國在2001年預算中,就有4000萬美元撥給農業部作為國家安全開支;英國牛病、口蹄疫等事件,使其損失了300億英鎊,并因此推遲了大選;法國為預防口蹄疫已提供了100億法郎的各種援助費用,歐盟牛肉銷盤下降27%,價格下跌30%以上:比利時因“二惡英”事件免了農業部長……。畜產品的安全與人類生存息息相連,各國政府正在改變現行農業政策。我國黨和政府非常重視飼料安全和食品衛生工作,國務院領導多次對飼料安全作出了重要批示;江總書記強調,要抓好肉類衛生工作,保證吃放心肉。為此,對抗生素、化學藥物所帶來的副作用也有了更深刻的認知,如耐藥菌株的產生,畜禽細胞免疫、體液免疫功能的下降和畜食病原微生物的耐藥性以及它們在畜禽產品中的殘留等,一些國家對飼料添加劑的應用限制越來越嚴,并逐步限制或取消抗生素的使用。如歐盟在1997年4月后,禁止在飼料中添加桿菌肽鋅:泰樂菌素,維吉尼亞霉素和螺旋霉素。僅允許使用黃霉素、鹽霉素作為飼料添加劑,此外還將進一步禁止使用喹氧甲酯和卡巴氧。瑞士于1999年禁止使用全部飼用抗生素,只允許在家禽飼料中使用抗球蟲藥。
2 應用現狀
當前,發達國家已轉向優質、高效、安全、低劑量的料添加劑的研究開發應用。我國的飼料工業于80年代初期開始,氨基酸、維生素、礦物質微量元索和非營養性飼料添加劑的作為配合飼料中的必加組分。1984年國務院頒布了(1984-2000年全國飼料工業發展綱要》,提出了飼料工業“大家辦”的方針,實施了系列優惠扶持政策,使飼料總產量從1980年的500萬噸發展到2000年的配合飼料5500萬噸,濃縮料890萬噸,添加劑預混料 220萬噸,取得了舉世公認的成就。已獲農業部頒發的生產許可證的添加劑預混料企業2075家,飼料添加劑企業678家。這些企業為中國的畜牧業的發展作出了貢獻。同時,飼料添加劑的研究、開發、推廣為飼料工業的發展取得了碩果。如:四川省畜科院主持完成的“四川豬的營養需要研究"”飼養標準的制定",“農村養豬主要日糧類型及平衡飼養技術的研究”,“利用纖維素酶提高肥育豬增重的技術",“奶牛飼料實用技術研究”“菜籽餅飼料在蛋雞生產中的應用研究”“草粉生產技術及在豬飼糧中合理利用的研究”,“刺槐葉粉作飼料的利用技術"“畜禽營養舔磚研制”“飼用復合維生素的研制與應用”,“纖曲直接喂豬增重效果”,“仔豬補飼技術”,“紅苕日糧濃縮劑的研究示范推廣",“飼料工業原料開發利用可行性研究”“國產飼料中化學成分氨基酸含量測定及對豬雞牛羊的營養價值",“豬雞飼料成分及營養價值表”,“全國微量元素硒含量分布的調查研究"等分別獲得省、部、國家科技成果,對指導飼料工業、科學配方的健康快速的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3 發展趨勢
根據我國飼料添加劑的生產現狀和未來飼料工業的發展要求,2010年全國飼料生產能力將達到1.4億噸,配合飼料達到1億噸,濃縮料產量1000萬噸,添加劑預混料產量300萬噸、飼料添加劑基本實現國產化、整體水平達到20世紀90年代末國際先進水平。
3.1 向專業化、規模化、集團化發展。我國飼料添加劑的生產規模小,工藝流程差,專業化程度低,很難適應我國飼料工業發展需要,現有供應能力遠遠小于未來市場需求,尤其是氨基酸維生素和高效安全的新型動物添加劑保健用品、如賴氨酸國內廠家年產量3000~5000噸,美國ADM集團公司一個工廠就年生產20多萬噸,占世界產量的一半。為此必須對我國現有飼制添加劑生產企業進行調整,采取助優扶強的政策、使已具有一定實力的企業向專業化、規模化、集團化方向發展。
3.2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產品科技含量。目前我國生產的多數抗生素飼料添加劑為國外已淘汰或正在淘汰的產品,如喹乙醇、阿散酸、桿菌肽鋅、泰樂菌素、維吉尼亞霉素等,盡管這些產品在我國的使用時間相對比較短,有些投產才幾年,但其應用即將影響我國畜禽產品對外出口,或導致人用抗生素耐藥性多數藥物添加劑保健品是在仿制國外產品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隨著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的加強和加入 WTO的實現,未來我國動物添加劑保健品的生產將面臨嚴峻的挑戰和殘酷的競爭。因此,國家和有關企業必須加大科研投入,提高自主科研創新能力,提高添加劑產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適合我國飼料工業發展需要的新型高效、安全的產品。
3.3 擴大產量,加大開發力度。多年來,我國飼料工業所需的氨基酸、維生素多數需要進口,尤其是蛋氨酸全部依賴國外供應。盡管國家已投入了相當數量的投資用于蛋氨酸、賴氨酸和單項維生素生產裝置的建設,但遠不夠飼料工業之需要,一定程度上制約著畜牧業生產的發展,今天要加大投入,擴大產量。由于技術和飼養水平所限,蘇氨酸和色氨酸在我國剛好在用于配合飼料的試驗階段,但隨著“理想蛋白模式"在飼料配方中的應用,蘇氨酸,色氨酸等其它氨基酸在我國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
3.4 加強綠色產品的研究和開發。眾所周知,飼料添加劑涉及畜產品安全和人類健康,人們呼喚綠色產品,逐步限制和禁止抗生素、化學合成藥物和激素用于飼料飼吸動物。迫切需要研究和開發無污染、無殘留、無副作用、抗疾病、無耐藥性,促生長的環保型綠色飼料添加劑。如微生態制劑,益生素和益生菌,制劑,酸化劑,寡糖類,高利用率有機微量元素(有機鉻、酵母硒和有機 Cu、Fe、Zn)等,尤其是中草藥飼料添加劑,適合人們回歸自然的心理、它有安全、經濟實用,天然性和多功能作用,如有營養作用,抗疾病作用,解驅蟲作用,增強免疫作用,防霉防疫作用,抗應激作用,來源廣泛有極大的推廣應用價值,同時人類健康迫切需要綠色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