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11月21日消息:今年的厄爾尼諾現象將會造成澳大利亞干旱,小麥產量也將大幅減少。美國農業部預計澳大利亞2023年小麥總產量為2450萬噸,比2022年減少1520萬噸或38%。
美國農業氣象專家布萊斯·安德森稱,赤道附近的太平洋中部和東部已達到厄爾尼諾現象的閾值。
11月中旬赤道附近太平洋海面溫度平均達到或比厄爾尼諾閾值高出1攝氏度以上,其中南美洲海岸附近的東太平洋溫度最高,比閾值高出2到3攝氏度。
與此同時,厄爾尼諾現象的大氣指標-南方濤動指數(SOI)也顯示出厄爾尼諾特征。澳大利亞氣象局表示,截至11月17日的30天SOI指數為負9.99。
澳大利亞的小麥生產與太平洋氣候條件密切相關。當拉尼娜現象發生時,澳大利亞的小麥產區通常會獲得更多降雨,小麥作物有望豐收,例如去年澳大利亞小麥產量達到創紀錄的近3970萬噸。
但是今年情況將會不同,澳大利亞幾乎每個州都面臨產量下降的問題。東部的小麥主產區新南威爾士州的小麥產量將同比下降35%,從2022年的1015萬噸降至2023年的660萬噸,這將是四年來小麥產量首次低于1000萬噸。
在澳大利亞大陸的另一端,西澳州谷物行業協會預計該州小麥產量為785萬噸,比7月份發布的首次預估低21%,比2022年的1393萬噸減少44%。
厄爾尼諾現象可能在小麥收獲前繼續對單產潛力構成壓力。美國氣候預測中心(CPC)11月表示,厄爾尼諾現象持續到北半球春季(4月到6月)的幾率為62%。
來源:博易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