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11月下旬,寒潮自西向東影響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進一步下降。東北地區氣溫降幅普遍在12℃~16℃,黑龍江中南部、吉林東部等地部分地區有大雪或暴雪,稻谷購銷活躍度下降。
現貨市場,由于貿易商前期備庫成本較高,持糧待漲心態較強,短期降價售糧意愿偏弱;各級地方儲備糧庫輪入節奏放緩,采購新稻更加謹慎;加工企業受原糧成本高企及下游大米走貨偏慢影響,基本采取以銷定購策略維持訂單生產,短期市場缺乏利好消息支撐,中晚稻行情延續穩中下行趨勢。本周,南方多數省份中晚秈稻價格保持平穩走勢,部分地區有所走弱,市場購銷活躍度較低,觀望情緒濃厚。據監測,截至11月23日,主產省中晚秈稻市場收購價格如下:江西省:贛州2960元/噸,撫州2940元/噸,鷹潭2940元/噸,上饒2920元/噸,景德鎮2900元/噸,宜春2880元/噸,吉安2880元/噸,南昌2860元/噸,均與上周持平。湖南省:長沙2940元/噸,周環比上漲20元/噸;常德2780元/噸,永州3060元/噸,益陽2960元/噸,衡陽2920元/噸,岳陽2900元/噸,株洲2900元/噸,均持平。湖北省:鄂州2880元/噸,咸寧2860元/噸,周環比均下跌20元/噸;荊州2900元/噸,宜昌2900元/噸,荊門2880元/噸,隨州2880元/噸,均持平。安徽省:滁州2900元/噸,周環比下跌20元/噸;六安2760元/噸,下跌40元/噸;安慶2920元/噸,合肥2900元/噸,宣城2800元/噸,馬鞍山2760元/噸,均持平。本周,粳稻市場穩中下行趨勢明顯,分區域看,東北地區粳稻價格止漲企穩,且部分地區已經出現小幅下跌趨勢,受低溫及持續降雪天氣影響,基層粳稻流通進度緩慢,加之下游大米需求偏弱,對原糧的支撐作用進一步減弱。蘇皖地區粳稻收獲上市量增加,供需寬松,地方儲備糧庫采購積極性偏弱,加工企業走貨緩慢,采購新稻不積極,多重利空因素疊加,導致粳稻價格下行趨勢明顯。截至11月23日,主產省普通粳稻市場收購價格如下:黑龍江省:粳稻價格逐步止漲企穩,部分地區小幅下跌。哈爾濱普通圓粒粳稻2860元/噸,綏化2860元/噸,牡丹江2800元/噸,雙鴨山2780元/噸,佳木斯2740元/噸,均與上周持平;雞西2720元/噸,鶴崗2700元/噸,伊春2700元/噸,均下跌20元/噸。由于下游大米走貨不及前期,部分中小型米廠處于半停機狀態,開機米企采購新稻積極性較弱,以消耗庫存為主,后市觀望情緒濃厚。吉林省:遼源3340元/噸,周環比下跌20元/噸;長春3000元/噸,四平3300元/噸,通化3100元/噸,吉林市3020元/噸,延邊3020元/噸,白城2940元/噸,均持平。遼寧省:盤錦2940元/噸,周環比下跌40元/噸;營口3000元/噸,丹東2960元/噸,均持平。江蘇省:連云港2860元/噸,宿遷2860元/噸,均與上周持平;徐州2800元/噸,上漲20元/噸;南通2840元/噸,泰州2780元/噸,淮安2780元/噸,均下跌20元/噸;南京2860元/噸,下跌40元/噸。安徽省:安慶2920元/噸,蕪湖2800元/噸,周環比均下跌20元/噸;合肥2880元/噸,銅陵2840元/噸,均持平。10月份我國大米進口量和出口量均較9月份小幅下滑,原因主要是國際市場米價偏高,國內外大米價格倒掛嚴重,擠占了一大部分進口需求。綜合測算,截至11月22日,泰國5%破碎率白米到我國廣東口岸理論完稅價約4880元/噸,同期廣東地區早秈米批發價4040元/噸,國內外價差-840元/噸,國產大米價格優勢明顯。國際谷物理事會11月報告下調中國大米進口預估數據。綜合預估2023/2024年度中國大米進口量為330萬噸,低于上月預測的380萬噸;大米期初庫存預估從上月的1.052億噸略微下調到1.048億噸;大米出口預估不變,仍為220萬噸;國內大米用量預計為1.501億噸,略低于上月預測的1.51億噸;大米期末庫存預計為1.048億噸,與上月預測值持平。進入11月下旬,東南亞主產國大米出口報價全線上漲。因為對全球供應的擔憂日益加劇,干旱天氣威脅到泰國的稻米生產,印度禁止部分大米出口等多重因素推動,國際大米價格近兩周保持穩中上行趨勢。由于大米是亞洲和非洲諸多國家的主要口糧品種,米價上漲或將進一步增加通脹壓力,并提高進口國的大米采購成本。本周泰國大米出口報價全線上漲,創下9月底以來的最高水平。據監測,截至11月22日,泰國5%破碎率大米FOB報價602美元/噸,周環比上漲19美元/噸,同比上漲162美元/噸;泰國蒸谷米FOB報價602美元/噸,周環比上漲19美元/噸,同比上漲149美元/噸;泰國香米FOB報價846美元/噸,周環比上漲22美元/噸,同比下跌19美元/噸。由于惡劣天氣造成泰國大米減產,國內用量預估上調,因此本周國際谷物理事會將2023/2024年度泰國大米出口預估從上月的870萬噸下調到830萬噸,這個數據與2022/2023年度持平。除泰國外,越南和巴基斯坦大米出口報價也全面上漲,尤其是越南米價漲幅較大,與去年同期相比,越南白米漲幅超過50%。據監測,截至11月22日,越南5%破碎率大米FOB報價655美元/噸,周環比上漲10美元/噸,同比上漲225美元/噸;越南香米FOB報價740美元/噸,周環比下跌10美元/噸,同比上漲215美元/噸。據越南海關總署統計,今年前10個月越南出口大米超過710萬噸,同比增加17%,出口價值40億美元,同比增長35%。巴基斯坦5%破碎率大米FOB報價580美元/噸,周環比上漲10美元/噸,同比上漲145美元/噸。從進口國來看,本周菲律賓政府要求貿易商在一個月內采購100萬噸大米,以增加國內供應并控制大米價格。菲律賓農業部表示,此次計劃進口的大米主要來自越南,部分來自泰國,將在明年3月份下一季稻米上市前滿足國內供應。預計菲律賓今年稻米產量將達到2000萬噸以上,高于上年的1976萬噸,但是國內大米供需仍有缺口,需要通過進口來彌補。(原文刊登于2023年11月25日糧油市場報A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