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播放器av少妇影院-欧美xxxxbbbb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www.jhygf.com

中國飼料工業信息網logo

稻谷最低收購價政策實施20年 我國稻谷生產經歷了哪些變化?


來源:    作者:    時間: 2024-04-23

我國自2004年開始實施稻谷最低收購價政策,對稻谷生產產生了重大影響。回顧過去20年,我國稻谷生產大概經歷了三個階段:種植面積整體增加、南方產區種植結構調整和東北產區種植結構調整。

第一階段:2003~2015年,稻谷生產規模擴大。2015年,全國稻谷種植面積比2003年增長16%,加上單產提高,產量增長32%。一季稻尤其是粳稻種植規模擴大是面積增加的主要貢獻,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其間我國稻谷最低收購價水平逐步提高,到2015年,我國早秈稻、中晚秈稻和粳稻最低收購價分別為每百斤135元、138元和155元,為歷年最高水平,相應的稻谷種植面積達到30784千公頃的峰值,稻谷產量達到2.12億噸的高位水平。二是伴隨人口增加和經濟發展水平提高,稻谷消費需求增加促進生產規模擴大。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5年末我國總人口13.8326億人,比2003年增長7.04%;我國人均GDP從2003年的1.06萬元/人增至2015年的4.98萬元/人,人口增加和生活水平提高均增加了稻谷消費需求。

第二階段:2016~2019年,其間稻谷種植面積和產量分別小幅下降3.4%和0.7%,以南方稻谷產區種植結構調整為主。受益于政策提振、良種推廣和田間管理水平提高,稻谷產量快速增加,且增幅超過消費增幅,稻谷市場逐漸呈現供過于求狀態,2016年稻谷進入去庫存進程。從稻谷生產端看,主要表現為下調稻谷最低收購價,引導種植結構調整,南方雙季稻產區“雙改單”現象(雙季稻種植改為單季稻種植)增多,以及部分重金屬超標區域退出稻谷生產,東北粳稻種植面積略有下滑,但仍保持在高位水平。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其間我國早稻種植面積從5309千公頃降至4450千公頃,降幅16%;國家糧油信息中心估計,東北三省粳稻面積略減0.8%。

第三階段:2020~2023年,其間稻谷種植面積和產量分別下降3.7%和2.5%,以東北粳稻產區“水改旱”為主導,轉種大豆和玉米等旱地作物。一方面,多年以來我國粳稻最低收購價明顯高于秈稻,東北粳稻種植積極性得到提振,稻谷過剩部分以粳稻為主,客觀上粳稻種植面積存在調減的基礎;另一方面,近年玉米需求增加,缺口顯性化,加上“大豆振興計劃”,均需要通過“水改旱”來擴大種植規模。據國家糧油信息中心估計,其間東北三省粳稻種植面積從5230千公頃降至4523千公頃,降幅14%;秈稻最低收購價提高,南方雙季稻種植面積基本保持穩定,局部地區有所增加。經過兩個階段的種植結構調整,2023年我國稻谷面積降至28949千公頃,比歷史峰值減少6%,產量較峰值下降近3%,但稻谷總體仍供大于求。國家對口糧生產高度重視,2024年再次提高了早稻最低收購價,預計2024年我國稻谷種植面積將穩中有所回升。(原文刊登于2024年4月23日糧油市場報A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