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蘇黑三省相繼啟動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后,政策托底作用逐漸顯現,國內中晚稻市場運行平穩,疊加收購后期稻谷質量轉好、糧源供給逐漸減少,主產區中晚稻價格普遍小幅回升。
據監測,部分省份中晚稻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啟動后,政策托底作用逐漸顯現,中晚稻市場運行平穩,疊加收購后期稻谷質量轉好、糧源供給逐漸減少,主產區中晚稻價格普遍小幅回升。
晚熟稻谷質量小幅提升
中晚秈稻價格普遍回升
糧油市場報特約分析師分析,10月下旬以來,主產區晚熟稻谷質量小幅提升,加工企業加緊搶購優質糧源,疊加最低價收購預案啟動后市場信心得到支撐,除江西部分地區受低價再生稻沖擊以外,主產區中晚稻價格普遍回升。
據監測,湖南常德地區后期收割的稻谷堊白度較中前期明顯好轉,湖北荊州地區晚熟稻谷出米率較前期提升2%左右,江蘇中晚秈稻出米率較前期有所提高,淮河以北地區稻谷收購價回升明顯,淮河以南價格小幅上漲。
11月6日,江蘇新季中晚秈稻收購價2660~2675元/噸,周環比上漲5~30元/噸;江西普通中晚秈稻收購價2590元/噸,周環比下跌10元/噸,“黃華占”稻谷收購價2900元/噸,持平;湖南普通中晚秈稻收購價2620元/噸,周環比上漲20元/噸,“黃華占”稻谷收購價2800元/噸,持平;湖北“豐兩優”中晚秈稻收購價2620元/噸,周環比上漲20元/噸,“黃華占”稻谷收購價2670元/噸,持平。與此同時,江西普通中晚秈米出廠價3840元/噸,周環比回落60元/噸,“黃華占”大米出廠價4400元/噸,持平;湖南普通中晚秈米出廠價3840元/噸,周環比上漲30元/噸,“黃華占”大米出廠價4240元/噸,上漲40元/噸;湖北“豐兩優”中晚秈米出廠價4020元/噸,“黃華占”大米出廠價4400元/噸,均持平。
南北粳稻上量持續增加
新糧市場價格相對穩定
近日天氣晴好,新季粳稻上市量持續增加,市場注意力轉向新糧,陳糧交易量有所降低。11月1日黑龍江公布2024年第一批最低收購價稻谷收儲庫點共75個(空閑倉容492.26萬噸),并于11月6日起在省內符合條件的地區啟動中晚稻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有力支撐粳稻底部價格。東北粳稻收獲基本完成,收購進度總體快于去年同期。本周,黑龍江粳稻市場維持前期走勢,市場積極采購達標優質糧源,圓粒粳稻收購穩步推進,農戶售糧二成左右,同比略快;長粒粳稻價格低迷,農戶惜售情緒濃厚,收購進度較慢。
受東北積溫不足和南方持續高溫影響,部分地區粳稻產量及質量略有下降,加之普通稻谷種植面積略減,符合收儲標準和加工需要的糧源相對有限,優質優價特征明顯。隨著天氣轉涼,銷區大米備貨意愿增強,外運訂單有所增加,但普通大米以走量為主、高價大米占比有限,限制米企獲利空間。而加工企業開機率普遍提高后,副產品供應量隨之增加,但飼料企業對稻谷副產品需求不足、價格低位運行,進一步壓縮加工企業利潤。
11月6日,黑龍江雞西大米加工企業圓粒粳稻收購價2700元/噸,圓粒粳米出廠價3640元/噸,周環比均持平;長粒粳稻收購價2840元/噸,持平,長粒粳米出廠價4160元/噸,下跌40元/噸。吉林德惠大米加工企業超級稻谷收購價3160元/噸,超級稻米出廠價4400元/噸,周環比均持平。江蘇新季普通粳稻采購成交價2760~2835元/噸,淮安地區周邊普通粳稻少量上市,米企收購價2600~2680元/噸(水分16.5%,出米率67%~69%)。(全文刊登于2024年11月9日糧油市場報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