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現存豬企36萬家!規模養豬趨勢下養豬散戶的未來在哪里?
最近10年,養豬戶加快退出行業的趨勢十分明顯,并導致養豬巨頭的出欄量和市場比重快速增長。據中國豬業高層交流論壇統計,2022年養豬前20強出欄生豬16918萬頭,占國內總出欄量69995萬頭的24.17%。
這一趨勢引發不少人的焦慮,散養戶還能活多久?資本會不會把散戶都吃掉?養豬巨頭會不會壟斷市場、控制市場?
2022年新增豬企1.63萬家
企查查數據顯示,我國現存生豬養殖相關企業35.95萬家。近5年來,我國生豬養殖相關企業新增注冊量整體呈下降趨勢。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新增生豬養殖相關企業3.38萬家,新增數量同比減少36.65%。
2023年農村養豬戶賺不賺錢?
現在,農村養豬戶呈兩極分化的現狀,既會養豬,又會經營的養豬戶,到目前需要出欄的生豬,已經全部都出欄了,總體來說不虧本,略有盈利,工夫錢賺到了。另一類農村養豬戶,只會養豬,不會經營,去年生豬高價時期,誤判市場行情,錯誤的選擇,導致壓欄惜售,再次進行二次育肥,現在豬越養越大,豬價越來越跌,“吞的怕是骨頭,吐掉的怕是肉”,大肥豬至今還在等豬價上漲再賣。因此,到了這個時候,他們所養的豬至今還沒有出欄,賒欠的仔豬本和飼料錢,還無法結清,家里老小盼望過一個幸福年,還無錢購買年貨,內需外債困擾著他們,過完年以后,還得要賣大肥豬,才能決定是否開年繼續養豬,若是豬沒有賣掉,恐怕開年再沒有周轉金來養豬了,只好“金盆洗手”,被養豬行業所淘汰。
至于2023年農村養豬賺不賺錢,答案是,只要有人吃豬肉,養豬人就會賺錢。
生豬市場價格波動周期縮短,節奏加快
2022年豬企基本是“虧半年賺半年”,全年盈利基本靠下半年。此外,與非洲豬瘟前年份相比,近兩年生豬價格波動性明顯增加,周期有縮短趨勢,一線養殖人員感慨:“節奏太快,現在養豬越來越難。”
農業農村部豬肉全產業鏈監測預警首席分析師朱增勇表示,這輪豬周期一個明顯特點是周期時間縮短、局部波動變大,隨著行業規模化提升,養殖戶對于市場反應速度更快,投機性養殖情緒明顯增長,諸如二次育肥現象明顯增多,當然二次育肥不會影響供給基本面,但會影響供給結構。
從生豬一線電話會議上獲悉,目前養殖戶和集團豬企出欄積極,但前期壓欄和二次育肥大豬仍未出完,根據一線草根調研,420斤的大豬依然占三成左右。
通過上市豬企每月銷售均價能發現,2022年二季度僅用3個月就從深度虧損到達盈虧線附近,10月行業內實現頭均1200元的利潤水平,此后豬價一路下跌,12月多數豬企僅保持微利狀態。根據布瑞咨詢數據,2022年豬價高低點波動達到248%。
TOP20豬企市占比提升至20%左右
2022年,豬企新增注冊量整體下降,以目前豬價波動率和行業趨勢來看,2023年仍會有大量中小型養殖主體退出行業,為集團豬企提供市場空間。
近日,新希望在互動平臺上表示,公司預計2023年行業產能進一步增加,使豬價下行,但由于產能基數還不算特別大,所以全年均價未必低于2022年。公司將繼續推動養豬成本繼續下降,出欄量也繼續保持一定幅度的增長。
溫氏股份近期透露,2023年肉豬銷售目標為2600萬頭,2024年為3300萬頭。從行業外部環境來講,未來養豬業集中度會逐步提升,大型養豬企業優勢會越來越明顯,但大型養豬企業不可能無限制擴張,達到一定規模后,需要根據產業發展模式、市場接受程度和政府政策等綜合考慮。
布瑞克·農產品集購網研究總監林國發認為,溫氏股份距其2018年歷史最高出欄2230萬頭量仍有一定差距,且2022年末母豬存欄進一步快速提升,預計2023年出欄量維持高增長。其他上市企業,除了部分受限于現金流,可能放緩擴張進展,其他企業仍會按照計劃進行產能擴張。結合上市企業能繁母豬數量情況,預估2023年上市公司出欄量有望達到20%水平。2023年豬價年度高低點波動仍或超過200%,中小型養殖主體每年出欄1-3批,屆時如果漲價時候惜售壓欄,暴跌時候恐慌出欄,中小養殖企業很可能直接巨虧甚至負債退出行業。
另據中國豬業高層交流論壇統計,2022年養豬前20強出欄生豬16918萬頭,占國內總出欄量69995萬頭的24.17%。
規模養豬成大勢,散戶又該何去何從?
資本開始涌入養豬行業,許多人相中了生豬養殖這塊大蛋糕,但也提醒著我們:養豬業要發生改變了。
1、提升養豬水平,成為技術達人。養豬水平有優勢才能活下來,否則,不管是散戶還是規模豬場,都走不遠。如何才算技術達人?兩個硬指標:料肉比低于2.6、MSY不低于20。
2、適度規模。養豬業已經從副業升級為產業,一年養個幾頭、幾十頭、一二百頭豬,必要性不大,不如打工。當然,適度規模需要一定的資本,如果你沒有這個資金,也別勉強自己,農民積攢一些家底不容易,如果靠借貸實現養豬創業,你的抗風險能力就會比較弱,很容易在市場的沖擊下趴下。
3、選擇靠譜的龍頭企業進行合作。也就是說要學會“傍大款”,龍頭企業+家庭農場是有關部門鼓勵的發展模式,有助于推進小農戶經濟和現代農業的有機銜接,有助于共同富裕。更重要的是,由于龍頭企業會按照約定的標準支付代養費用,這種模式能顯著增強家庭農場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當然,選擇龍頭企業合作時要慎重,所托非人也會有很大風險,雛鷹就是前車之鑒。
來源:綜合企查查、財聯社、豬市前沿、中國豬業等
一周熱點
- 2023-01-282022年豆粕行情創十年新高,2023年還向上沖嗎?
- 2023-01-192023年1月全球粗糧市場與貿易報告
- 2023-01-17中牧安達喜獲“三體系”認證證書
- 2023-01-17贏創榮膺2023年度“中國杰出雇主”認證
- 2023-01-17農業農村部再批轉基因玉米、大豆生物安全證書
- 2023-01-17大豆進口或見頂 自給率提升3個百分點
- 2023-01-16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培育的中畜五指山小型豬近交系被認定為中國實驗動物資源
- 2023-01-16雷文勇當選四川省人大常委會委員
- 2023-01-16敲重點!2022年豬業幾大數據:上市豬企出欄量超1.2億頭、成本下降503元每頭……
- 2023-01-16生豬價格跌至15元每公斤 國家發展改革委釋放穩價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