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判斷當前豬價是否見底?專家給出2023年養殖建議
近期,生豬期現貨價格加速下跌,日前主力2303合約開盤后跳水,盤中觸及14035元/噸的低點,創下近十個月的新低。行業數據顯示,豬價自2022年10月中旬持續回落,生豬(外三元)價格從26元/千克跌至14元/千克左右,跌幅已近50%。
對于豬肉價格近期持續下跌的原因,有機構認為,春節后進入豬肉消費傳統淡季,從需求端來看對豬價支撐較弱,因此對于節后豬價走勢判斷,更多應從供給端著手。
豬價疲態為何持續難改?
事實上,春節后是生豬的傳統消費淡季,一般情況下,春節前后豬價會明顯走低。
“從基本面來看,供強需弱,因此豬價較節前有明顯下滑。”廣發期貨農產品分析師朱迪介紹說,供應方面,養殖企業陸續復工,疊加2月出欄計劃環比增加,供應壓力加大,當前市場仍有部分大肥壓欄,供應預期寬松。需求方面,居民面還在消化冰箱庫存,白條虧損,走貨困難,市場供需承壓。短期利空因素持續存在,盡管周中存在短期惜售提價,但難改豬價疲態。
據一德期貨生鮮品事業部分析師侯曉瑞介紹,當前期貨各合約逐月升水,2303合約相對于目前最低倉單成本仍有2000元/噸左右的升水,其他各合約升水幅度更高,主要邏輯為現貨低價導致市場不斷去產能,進而給出現貨上漲預期,但目前時間及幅度均不確定。
在侯曉瑞看來,供應增量大于需求增長是導致生豬現貨下跌的主要原因。“2022年前期現貨一路上行導致市場投機情緒激增,推動現貨價格超預期上漲,在價格漲至28元/千克的高位后,豬價缺乏繼續上行動力,供過于求的事實開始顯現,現貨價格高位回落,2022年12月前后豬肉需求受外界因素影響出現短暫下滑,豬價整體呈現加速下滑趨勢,且維持弱勢至今,市場投機情緒的彌漫導致前期產能后置是導致本輪豬價大幅下行的主要原因。”她說。
此外,朱迪認為,豬價持續下跌也有市場情緒、預期不符、育肥等多方面的因素影響。她進一步解釋說,首先,市場對年底行情有較好預期,導致養殖端普遍壓欄,供應后置;其次,二次育肥愈發專業化,2022年年中以來大量二育進場,不斷推升豬價的同時,導致出欄均重上升,年底豬肉供應量增加;再次,年底受疫情影響,豬肉消費低迷,生豬旺季不旺;最后,伴隨母豬性能的不斷提升,生豬出欄量也有邊際提高,供應增加。節前供強需弱,偏離市場先前預判,終端承接能力有限,豬價疲弱。
在王俊看來,當前價格下跌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刺激消費,當前仍處消費淡季,但消費大概率會逐步恢復,未來包括收儲政策、凍肉入庫、二次育肥等非常規的需求行為均會有助于積壓產能的逐步出清,但不確定的是這個過程的持續時間,以及在此之前價格下行的底線。
“我們對當前行情仍偏悲觀,但預計今年見底的時間將早于去年,而最低價格也將高于去年同期,對見底后價格持謹慎樂觀態度,預計年內高點和波動性將小于去年。”王俊說。
新的一年養豬該如何決策?
春節過后,生豬市場保持震蕩調整態勢,在初十之前生豬價格還是相對平穩,瘦肉型生豬出欄均價大概保持在15元/公斤左右,但在最近這幾天,又出現了小幅的震蕩回落,目前的價位已經震蕩至14元/公斤的位置。此時的價位,對于自繁自養的養豬人來講,每出欄一頭肥豬的虧損程度要達到近200元,所以在春節過后的生豬市場依然相對低迷。中國生豬預警網分析師馮永輝認為,主要原因還是因為春節以前的消費旺季,已透支了節后的需求,所以節后的消費相對要差一些,生豬價格保持平穩震蕩又有略微虧損的狀態。目前從南北的區域價差來看,價差并不是特別大,也基本上能夠體現出,南北方地區的生豬調運并不是大范圍的,因為節后的消費需求處于比較低迷的狀態,這也導致南方地區的價格基本上保持在7元/斤,北方地區的價格也基本在7元/斤,所以總體的價格相對比較平穩。
馮永輝表示,值得注意的是,元宵節是非常明顯的節日分水嶺,在這之前,尤其是北方地區的勞務輸出省份,很多居民還都是在老家過年,基本每人都要消化春節以前一次性購買的10-20斤,甚至更多的豬肉。但一般元宵節過后,也就意味著年都過完了,在春節過完了之后,尤其是這些勞務輸出的大省,這些勞務人員可能都要返程了,也要開始尋找工作,或者是從事新的工作,他們也都會從生產者變成一個消費者,從產區流動到消區,豬肉的消費一般也會在元宵節過后,會比元宵節之前會有一個小幅度的回升。但由于春節以前的消費旺季,它不僅僅是北方殺年豬,要透支節后的需求,還有最關鍵的是南方做臘肉,南方做臘肉所透支的節后消費的時間會更長。因為南方做的臘肉,一般情況下可能要吃到來年的五一,所以也都會減少春節過后的豬肉購買量,但相對而言,元宵節之前和元宵節之后,從時間上來看,肯定還是元宵節以后會比元宵節前的半個月,消費上整體會有一定的回升,對于價格上來看,也會有小幅度的反彈,但能夠持續多長時間,或者反彈的力度有多大,主要還是要看我們目前可出欄的豬源。因為春節以前,在價格比較低的時候,養豬人恐慌性踩踏出欄的過程中,還是有一部分的肥豬并沒有拋掉,一直等到了節后,所以這部分的供應,還是要消化一些之前壓欄的大豬。
生豬價格的下跌目前已基本處于底部震蕩且虧損的態勢,但這種轉態肯定不會是常態,因此必須要搞清楚,春節以前價格下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這其中有很多投機性的因素,只要有投機性的因素,持續時間就不可能是長期的,或者因為投機行為失敗以后,肯定會對產能形成一定的影響,同時要注意這其中消費因素的變化,因為預期之中的消費旺季直接變成了最淡季。
國泰君安研報也指出,去產能驅動下,生豬板塊第三樂章有望開啟。一是2023年一季度行業生態依然較差。從供給來看,目前出欄均重依然較高,供給壓力依然較大;從消費來看,受疫情因素壓制需求影響,當前豬價位于低位,節后為需求季節性淡季,需求預計難以有明顯改善。二是恐慌中的去產能,養殖戶普遍預期2023年應是下行周期,并且冬至往往是季節性高位,但當前生豬價格持續下跌,養殖戶盈利預期由樂觀轉向悲觀,行業去產能窗口再度打開。三是產業有望出現季度級別去產能,豬周期高位延續時間有望超預期,當前二者方向皆向上,去產能為催化,低估值為根本邏輯。
為此,馮永輝建議廣大養豬人,在新的一年里,要總結2022年在應對市場變化的一些經驗教訓,2022年的價格波動非常之劇烈,這其中很大因素是因為整個生豬行業的投機性行為,對市場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而有一些養豬人也是參與了這種投機性的養殖操作之中。比如在2022年9、10月份二次育肥大量進場,拉升了短期內的生豬價格,但隨之而來的是,導致了后面恐慌性的集中拋售,并進一步導致了價格的大幅下跌,所以廣大養豬人要從2022年生豬價格劇烈波動中總結經驗教訓。首先,一定要先把豬養好,每年的冬季和春季,在生豬養殖過程中,都會面臨豬病的威脅,這就要創造一個好的環境,讓生產成績更好,所以養好豬是第一位的。其次在生產決策上,要理性決策,不要跟風性的采取投機性行為,肥豬到了體重就要適時出欄落袋為安。
來源:期貨日報、搜豬網
一周熱點
- 2023-05-052023年一季度巴西牛肉、豬肉和禽肉出口表現良好
- 2023-05-055月美豆供需報告前瞻及對國內油粕市場的影響
- 2023-05-05廣東省重點農業龍頭企業名單公布!1403家企業入選!
- 2023-05-05農業農村部:2023年3月生豬產品數據
- 2023-05-04豬、糧市場節后齊生變!正快撐不住的時候,暴雨來“救價”了
- 2023-05-04生豬產業集中度持續提升
- 2023-05-04玉米:供應壓力重重 需求仍待恢復
- 2023-05-04生豬價格反彈為何不持續,行業低谷何時走出?
- 2023-04-27豬價止跌反彈隱憂仍存 下半年市場效益如何
- 2023-04-27大北農集團華有(江門)科技園盛大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