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農業農村部監測,2月22日“農產品批發價格200指數”為130.36,比昨天下降0.23個點,“菜籃子”產品批發價格指數為132.40,比昨天下降0.20個點。截至2月22日14:00時,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豬肉平均價格為21.07元/公斤,相比節前的22.95元/公斤,下降了8.2%。
與生豬持續走低的市場行情不同,當下的仔豬價格不僅持續走高,較節前上漲50—100元/頭,且成交相對活躍。上海鋼聯農產品事業部生豬分析師王凌云表示:“近期仔豬價格上漲與市場看好后市有關。2023年四季度北方疫情影響,河南、山東等地母豬及生豬產能受損,多地仔豬供應下降,業內對三季度市場行情預期增強帶動價格快速走高。年內來看,養殖端飼料成本壓力有所緩和,但隨著仔豬價格快速回升,生豬外購養殖壓力仍存,壓縮后續生豬出欄利潤。”
行業龍頭再談豬周期:行業尚存600元降本機遇
2023年豬周期持續底部震蕩,養殖企業陷入全面虧損,至暗時刻,牧原股份董事長秦英林近期在公開渠道發聲,強調科技創新對養豬的重要性,提出行業尚存600元的降本機遇。
眾所周知,飼料是生豬養殖的成本大頭,而豆粕在成本中又占據了較大比例。多年來,我國大豆主要依靠國外進口,進口的大豆數量中,有四成需要被養豬消耗。“我們中國養豬技術相對落后,消耗的豆粕量遠比歐美高,特別是和歐洲比,他們的飼料豆粕占比在4%—8%,我國卻達到17%以上,幾乎是歐洲的2倍到3倍,甚至更高。”“這種豆粕浪費沒有任何價值,純粹是我們技術裝備等各方面水平落后造成的。”秦英林稱。通過精準配方,牧原股份近年來已實現了精準飼喂、精準計量,完成低豆粕應用。通過研發落地低豆日糧技術,不斷用合成氨基酸來替代豆粕,牧原股份飼料豆粕用量占比已低至約5%,甚至更低。公開披露信息顯示,牧原股份的2023年平均生豬養殖完全成本在15元/kg左右,雖未能達成此前“力爭年底生豬養殖完全成本降至14元/kg以下”的目標,但仍保持在行業領先水平。“現在我們處在豬周期的艱難期,大家都很焦慮。但任何市場都有高峰低谷,在低谷的時候,我們一定要穩扎穩打,也要看到我們這個行業還有很多的機會。”他認為,豬周期誰也回避不了,但如果把成本降下來,就不用怕豬周期。對標荷蘭、丹麥等養豬技術先進的國家,我國差距還很大,這也意味著發展空間還很大。如果我國養殖水平都能夠達到與丹麥齊平,那么每頭豬最少還有600元錢的成本下降空間。
上市公司聚焦降成本
在春節前發布的1月生豬銷售簡報中,各大豬企仍在強調降成本。2024年1月,新希望、溫氏股份的生豬銷售均價皆在14元/公斤以下,低于成本線。
2023年全年,溫氏股份肉豬養殖綜合成本約8.3—8.4元/斤,同比下降約0.3元/斤。2024年在飼料原料價格不變的基礎上,公司制定全年平均肉豬養殖綜合成本的奮斗目標為7.5—7.8元/斤。新希望表示,2024年平均的育肥成本目標為15.5元/kg,因為2023年全年平均的肥豬成本是16.7元/kg,相當于下降了1.2元/kg。同時希望2024年年底全面進入到15元以內的育肥成本。值得一提的是,各大豬企對2024年的豬價走勢持樂觀態度。牧原股份認為,從全年來看,與2023年相比,預計2024年的豬價更樂觀一些。在供給端,當前能繁母豬數量仍處于較高水平,但整體呈下降趨勢,預計2024年生豬供應量將低于2023年。溫氏股份也表示,理論上,2024年豬價應好于2023年平均水平。
來源:華夏時報、證券時報、中國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