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新希望投資者公布關系活動記錄。對于今年的豬價行情怎么判斷?新希望表示短期內,豬價波動有一定ASF和出欄偏緊的影響。但從長期來看,考慮目前的產能去化程度,以及企業擴產速度的降低,預計供給量還將減少,可能導致豬價持續上升。5月27日晚,牧原股份詳細對2023年年報問詢進行回復,拆解了關于公司是否存在流動性風險、毛利率為何高于同業、當年計提減值原因等市場關切問題。牧原股份表示,當前債務結構穩健,整體流動性風險可控,“預計隨著生豬市場行情好轉及成本下降,公司盈利能力及現金流情況將有較大改善。”
新希望:長期來看預計供給量還將減少,可能導致豬價持續上升
對于今年的豬價行情怎么判斷?5月28日,新希望在最新公開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里稱,短期內,豬價波動有一定ASF和出欄偏緊的影響。但從長期來看,考慮目前的產能去化程度,以及企業擴產速度的降低,預計供給量還將減少,可能導致豬價持續上升。
新希望稱,目前市場對豬價的預測存在分歧,個人意見認為豬價不會像2022年下半年那么高,但今年整體的形勢看,對于年底四季度的行情,考慮疊加消費端需求,行情肯定好于上半年。
另外,新希望表示,公司通過分期管理有望在年底降低運營成本。公司正致力于提高生產管理水平,以進一步降低成本。在肥豬成本細分項中,苗種、飼料、死淘和獸藥等成本項還有進一步下降的空間。同時,公司也進一步細化對養殖場負責人和核心團隊進行成本管理和經營培訓,以提升整體運營效率。公司在技術和生產效率上持續改進,預期未來成本將進一步下降。
公司目前最新 PSY 是 25.3 頭左右,規模化企業這么多年的養殖經驗和管理知識積累都會有進步。但我們更關注每公斤增重的成本,這是衡量生產效率的關鍵指標。窩產和出生體重可能存在相互制約的關系,因此不能單看 PSY。今年行業整體 PSY 會穩步上行。
對于生豬出欄體重,4 月大體接近120kg,最近開始要求逐步提升一些體重,但全月拉齊了看應該也還是在120kg上下。會根據行情適當地調節銷售節奏,但因為要考慮整體生產節律的問題,不會像散戶那樣特別大幅度的提升。
關于行業里二次育肥的情況如何?據了解,2023 年下半年行業里上了一批二育的量,之后豬價不好就減少了,5 月初隨著豬價轉好,二育積極性又比較高了,但整體上比 22 年要少。但5月這波豬價上漲,部分也是源于二育的推波助瀾。
牧原股份回應深交所問詢:貨幣儲備充裕,償債能力穩健
5月27日晚,生豬龍頭牧原股份發布公告,針對深交所2023年報問詢函提出的現金流、長短期借款等問題一一回應。
【回應】
貨幣儲備充裕,償債能力穩健
近日,深交所對牧原股份的財務狀況進行了詳細問詢,首要關注點集中在公司的流動性狀況。5月27日,牧原股份在回應中明確表示:“公司貨幣儲備充裕,現金流保持穩定且安全。”
據回復公告披露,截至2023年底,牧原股份持有的貨幣資金達到194.29億元,其中銀行存款占據了大頭,達到136.79億元。這一資金儲備符合公司當前的現金流管理方針,并確保資金余額維持在一個合理的水平上。
牧原股份也指出,其生豬銷售采用的是“錢貨兩清”的結算方式,這種方式使得公司的經營現金流生成能力頗為出色。僅在2023年,公司每月的經營活動現金流入接近100億元。隨著生豬市場的復蘇和成本的降低,公司的盈利狀況和現金流有望進一步改善。
與此同時,與行業內的其他公司相比,牧原股份的貨幣資金與其長短期借款的比例大體相當,顯示公司的資金儲備規模與其債務規模及行業周期特點相吻合,這被認為是合理且穩健的。
在回應債務結構時,牧原股份強調其“債務結構均衡,償債能力穩健”。根據2023年的財報數據,牧原股份截至年底的有息負債總額為761.37億元,其中一年內到期的部分達到544.51億元。
有金融機構人士對記者分析,由于牧原股份采用的是“全自養、全鏈條、智能化”的養殖模式,其資產主要是生豬和豬舍。而生豬作為生物資產難以明確產權,且豬舍多建在租賃土地上,這通常被金融機構視為非有效的抵押品。因此,公司更傾向于使用短期借款,而非依賴于中長期貸款,這導致了短期借款在總借款中占比較高,從而影響了短期償債指標。
面對一年內即將到期的有息負債,牧原股份在回復公告中闡述了其周密的資金規劃,并指出公司有多種償債資金來源。
除了現有的充足貨幣資金外,牧原股份還有未使用的銀行授信額度270.59億元,以及已獲得的80億元債券額度,這些都顯示了公司強大的融資能力和較低的融資成本。
此外,公司控股股東在必要時也能提供資金支持。同時,牧原股份還擁有價值419.31億元的存貨和93.15億元的生產性生物資產,這些都具有較強的變現能力。公司專業的資金籌劃團隊則能合理安排資金流動和債務償還,以降低流動性風險。
回復公告也進一步指出,與同行業公司相比,牧原股份近三年的資產負債率處于中等水平,且一直控制在合理范圍內。公司計劃在未來繼續穩健經營,并逐步降低財務杠桿,以進一步優化其財務結構。
【成本】
力爭在年底將成本降至13元/kg
與其他生豬企業一樣,2023年以來,牧原股份一直在降成本上下功夫。行業內的共識是,成本更低的企業將在市場周期變化時占據更有利的位置。
牧原股份在2023年實現了顯著的業績。公司全年營業收入達到1108.61億元,銷售生豬6381.6萬頭,且生豬養殖的平均完全成本成功控制在約15元/kg,相較于2022年,成本降低了0.7元/kg,這進一步鞏固了其在行業中的成本優勢。值得注意的是,到2024年4月,牧原股份生豬養殖的平均完全成本已經進一步降至14.8元/kg。
在5月22日的年度股東大會上,牧原股份的首席財務官高曈明確表示,公司將通過技術創新、優化生產流程以及加強員工培訓等措施,持續提高生豬養殖效率。公司設定的2024年全年平均生豬養殖完全成本目標為14元/kg,并力爭在年底將成本降至13元/kg,以實現自非瘟以來的最低生豬養殖成本。
隨著2024年豬價持續向好,牧原股份的業績有望進一步提升。據公開銷售數據顯示,今年前幾個月的生豬銷售均價持續上漲,特別是進入5月,部分地區生豬價格已漲至16~17元/kg。這一趨勢為牧原股份帶來了更大的利潤空間。
農業農村部生豬產業監測預警首席專家王祖力指出,隨著市場供需狀況的逐步改善,豬價有望開啟上漲行情。這將進一步有利于牧原股份提升盈利水平。據估算,按照牧原股份當前公開的成本,每頭豬可帶來近200元的利潤空間。
面對行業周期挑戰,牧原股份認為,通過持續的管理創新和成本控制,能夠確保在行業中保持領先地位。同時,據長江證券的研報分析,本輪豬周期的拐點可能已經到來,豬價中樞有望持續上升。這將使牧原股份的盈利水平受益于后期養殖景氣度的回升,進一步提升其在市場中的競爭力。
【豬價】
豬價超預期上漲
近期,生豬現貨價格不斷攀升,全國部分地區豬價已成功跨越16元/公斤的關口。同時,生豬期貨價格也呈現出強勁的上漲勢頭,相較于春節前的低點,累計漲幅已超16%。
根據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2024年5月中旬與上旬相比,生豬(外三元)價格達到了15.3元/千克,創下自2023年10月上旬以來的新高。環比每千克上漲了0.3元,漲幅為2%。今年以來,生豬價格經歷了震蕩,但當前價格較年內低點已經上漲了11.68%。此外,5月以來,生豬期貨也呈現出小幅上揚的趨勢,主力合約在這段時間內的漲幅超過了5%。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近期生豬市場的回暖,其深層次原因在于2023年下半年產能的去化,這導致了生豬供應的逐步減少。同時,市場對下半年生豬行情的樂觀預期也促使部分養殖者開始嘗試二次育肥,從而進一步減少了市場的即時供應。
從供需的綜合角度來看,市場供應過剩的情況正在逐步得到緩解。在供應方面,之前產能調減的效應預計將在今年第二和第三季度逐漸顯現。而在需求方面,根據季節性消費的特點,5月和6月的豬肉消費量相較于3月和4月通常會增加5%至10%,這無疑為豬價上漲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在最近的投資者交流中,上市公司牧原股份也表達了對今年豬價的謹慎樂觀態度,他們預測今年的整體價格表現將會超越去年。從供給端來看,目前行業的能繁母豬數量已經調整至一個合理的范圍內,因此預計2024年的生豬供應量將會低于去年。而在需求端,隨著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預計2024年的需求量將會有所上升。
來源:博亞和訊綜合公司公告,證券之星,大河財立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