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生豬期貨2505合約盤中觸及近三周高點13650元/噸,收漲1.61%。生豬期價走高是否意味著內需全面轉好預期帶動生豬基本面出現改善?
對此,五礦期貨農產品分析師王俊表示,近期的貿易爭端對生豬市場而言有兩個潛在利多:一是成本端上漲抬升豬價運行區間;二是關稅上調后凍品輸入受阻,而目前國內凍品處于低庫存狀態,進口減少或利好短期的屠宰需求,進而利多豬價。“但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成本還是凍品,對國內生豬供需的實質影響有限,短期看市場上漲存在情緒因素。”他說。
生豬期貨出現了比較明顯的反彈,同時反彈的還有雞蛋和豆粕。中信建投期貨養殖食品首席分析師魏鑫表示,這一輪生豬反彈的邏輯是貿易沖突提升飼料成本,同時豬價在這一階段仍然持續穩定。需要注意的是,成本端傳導在生豬領域并不直接。相反,如果成本快速上升,會影響到目前養殖端不斷提升體重的節奏,反而可能導致市場加快出欄,短期對豬價形成一定壓力。
“生豬現貨基本面的情況主要由能繁母豬產能決定。2024年5月以來,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持續增加,當前我國母豬產能充足,4月養殖場計劃出欄量環比增長,生豬現貨價格仍在低位震蕩,生豬基本面依舊寬松。”中信期貨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李藝華說。
部分頭部豬企在一季度同比實現扭虧為盈,反映豬價回升至成本線以上,行業進入修復周期。
牧原股份表示,總體來看,過去幾年小麥、玉米和豆粕等主要原材料成本合計占營業成本的比例約在55%-65%,上述大宗農產品價格波動會對公司的經營數據產生較大影響。公司會根據飼料原材料市場行情變化趨勢靈活調整飼料營養配方,在保證豬群最適營養需求的前提下,提升飼料配方的經濟性。公司2025年3月的生豬養殖完全成本在12.5元/kg左右,2025年的成本目標是全年平均12元/kg。公司會持續做好生豬健康管理和生產管理,提高精細化管理水平,提升養殖成績,進一步降低公司整體生產成本。折舊攤銷在生豬養殖完全成本中的占比是10%左右。
牧原股份表示,國內生豬養殖業過去長期以散養為主,行業集中度較低,散養戶、中小規模養殖場數量眾多。近幾年隨著生豬養殖規模化水平繼續提升,標準化、智能化等先進技術、設備加快應用,帶動了行業整體素質的提升,國內生豬養殖行業規模化集中度有所提升,產業正朝高質量發展邁進。同時,降本增效成為行業發展主旋律,隨著養殖技術的不斷進步和規模化程度的提高,行業生產效率逐步提升。
“今年一季度養殖端盈利為近幾年的最佳水平,這與偏低成本和當前市場普遍惜售、壓欄有關,其代價就是供應后置,壓力后移。”王俊說,就盤面而言,由于前期市場過分看空,近月合約的貼水程度較深,因而在現貨短期存在支撐的背景下,生豬易漲難跌。短期盤面上漲或仍未完全兌現,但中期供應增長壓制遠月合約價格。
魏鑫表示,目前生豬養殖板塊反彈主要是市場情緒驅動,基差有一定的收斂空間。若豬價繼續反彈,有望為養殖企業提供更好的套保空間。
“當前豬價反彈更多受市場情緒驅動,現貨市場生豬供應寬松,出欄量充足且上游庫存體重偏高。若豬價持續反彈,待市場情緒充分釋放后,可能存在回調風險。”李藝華說。
中衍期貨認為,全國能繁母豬存欄整體穩定,理論生豬供應相對充足,但養殖端出欄節奏減緩供應壓力,近期關稅政策可能促進后續凍肉庫存的需求量,可能支撐后續豬價偏強運行。
來源:期貨日報、中新經緯、中國畜牧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