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生豬養殖行業中仔豬價格呈現出迅猛上漲態勢,引發行業廣泛關注。以7公斤斷奶仔豬為例,其價格已攀升至580元/頭,15公斤仔豬價格更是漲至600-750元/頭,甚至出現仔豬價格高于部分肥豬售賣價格的反常情況,這在以往生豬市場中極為罕見。此輪仔豬價格的大幅上漲,對整個生豬養殖行業產生了深遠影響,探究其背后的驅動因素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供應端沖擊:疫情引發的供應短缺
(一)PED疫情的大規模暴發
2025年一季度,全國豬流行性腹瀉(PED)發病數達到79366頭,同比增長58.44%,漲幅顯著。僅3月份,發病數就達30116例,較2月增加8000例。對比2024年全年21萬余頭的發病數,2025年一季度發病數在全年占比可觀,充分彰顯此次疫情的嚴峻性。
從地域分布來看,河南、山東、四川等養豬大省是PED疫情的高發區域。這些地區養豬業發達,養殖密度大,一旦有豬只感染PED病毒,極易在豬群中快速傳播。部分養殖場衛生條件欠佳,防疫措施落實不到位,如糞便處理不及時、消毒不徹底等,為病毒傳播創造了條件。此外,生豬交易頻繁,動物流動量大,進一步加劇了病毒傳播風險。
(二)高死亡率導致仔豬供應銳減
PED對仔豬,尤其是10日齡以內的仔豬危害極大。感染該病毒后,7日齡以內哺乳仔豬死亡率高達100%,部分康復仔豬發育遲緩成為僵豬;1周齡哺乳仔豬若持續腹瀉3-4天,因脫水死亡的平均死亡率達50%,極端情況下可達90%。
在受疫情嚴重影響的豬場,剛出生的仔豬感染病毒后,短時間內出現水樣腹瀉,糞便呈黃色、灰色或透明狀,并伴有嘔吐癥狀,迅速脫水、身體虛弱,最終夭折。存活下來的仔豬生長發育也受到嚴重影響,體型瘦小,養殖價值大幅降低。
由于PED導致大量仔豬死亡或生長發育不良,市場上健康仔豬的供應量急劇減少,仔豬供應緊張局面凸顯,嚴重影響后續養殖計劃。
需求端擴張:補欄熱潮推動價格上漲
(一)傳統補欄旺季的剛性需求
在生豬養殖行業,春季是傳統的生豬補欄最佳時期。春節過后,各地迅速進入補欄高峰期。春季氣候適宜,仔豬成活率相對較高,此時補欄,經數月精心飼養,可趕上下半年豬肉消費旺季,有望獲得較好收益。
今年補欄需求尤為旺盛,許多豬場因前期去產能化空欄較多,急需補充仔豬。小型豬場存欄生豬出欄后,欄舍空置,為維持正常運轉,對仔豬需求迫切,急切希望購入健康仔豬重啟養殖計劃。
(二)對后市豬價的樂觀預期
除傳統補欄旺季的剛性需求外,養殖端對后市豬價的樂觀預期也是推動仔豬補欄熱度高漲的重要因素。隨著經濟逐步復蘇,居民消費能力增強,普遍預期下半年豬肉消費市場將更加活躍。特別是中秋、國慶等傳統節日以及冬季南方地區集中腌臘時期,豬肉需求量通常會大幅增加。
從過往市場規律來看,每年下半年豬肉價格均有不同程度上漲。今年年初以來,生豬價格雖有起伏,但整體呈穩中有升態勢,增強了養殖端對未來豬價的信心。
這種樂觀預期促使養殖戶積極采購仔豬,部分原本觀望的養殖戶也受豬價走勢和市場樂觀氛圍影響,加入補欄隊伍。強烈的補欄意愿進一步推動仔豬價格上漲,使仔豬市場異常火爆。
企業戰略布局:種豬業務的崛起與發展
面對仔豬市場供應短缺和價格飛漲的局面,各大豬企紛紛加大在種豬業務上的布局力度,這不僅關乎企業自身發展,也對整個生豬養殖行業的未來走向產生深遠影響。
(一)牧原:60億構建種豬選育平臺
牧原股份計劃投資60億元打造超健康種豬選育平臺,該平臺融合先進技術與創新理念,致力于培育適應中國復雜養殖環境和市場需求的優質種豬。牧原采用的輪回二元育種體系,相比傳統育種模式,減少中間兩個世代,降低成本的同時提升育種效率,實現種豬國產化,擺脫對進口的依賴。
借助該平臺,牧原能夠精準篩選優良基因種豬,培育出的種豬繁殖性能卓越、窩均產仔數多、生長速度快、飼料轉化率高且抗病能力強。這不僅滿足自身對優質種豬的大量需求,保障養殖業務穩定發展,還為市場提供高品質種豬,推動行業發展,為中國種豬選育自主可控奠定基礎,提升中國在國際種豬育種領域的話語權。
(二)溫氏:收購哈客,優化產業布局
溫氏股份控股孫公司廣東溫氏種豬科技有限公司以1.187億元收購福建哈客生態農業有限公司100%股權。福建哈客入選2023年國家畜禽核心育種場,具有獨特價值和優勢。溫氏通過此次收購,優化養殖資源配置,強化區域布局。
收購完成后,溫氏種豬供應能力顯著提升,福建哈客優質種豬資源與溫氏現有養殖體系結合,產生強大產業協同效應,穩固種豬供應鏈,提升種豬業務水平。這有助于溫氏在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更好地滿足市場對優質種豬的需求,促進整個行業健康發展。
(三)新希望:AI賦能,推動育種創新
新希望在生豬育種領域積極進取,牽頭聯合國內優勢高校和育種企業開展研發和聯合育種工作,深度參與國家級育種項目,整合各方資源,致力于提升中國生豬行業種質資源,培育本土化特色品種,為種業振興貢獻力量。
新希望大膽探索“AI+現代農業”模式,將人工智能技術引入育種領域。通過AI技術分析挖掘大量種豬基因數據,精準篩選優良性狀種豬,提高育種效率和準確性。在基因檢測環節,AI技術可快速準確檢測種豬基因缺陷和潛在疾病風險,為種豬健康選育提供有力支持。這一創新舉措有望為種豬業務注入科技活力,推動生豬育種技術突破,助力新希望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四)其他企業的積極行動
除上述巨頭企業外,眾多企業也在種豬業務上積極布局。雙胞胎集團廣西田東祥周豬場智能化技改項目總投資4.6億元,建筑面積19.98萬平方米,規劃年飼養3.04萬頭能繁母豬,年出欄商品仔豬60.8萬頭。豬場采用先進智能化飼養設備和數據集成系統,實現生產流程精準跟蹤把控,提高養殖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和疫病風險。
正大康地2400頭祖代擴繁場項目位于廣東省梅州市松口鎮,占地204畝,總投資約1.13億元。建設規模涵蓋兩條1200基母生產線、兩條種豬保育及育成生產線,采用單周批生產工藝,引進先進養殖設備,嚴格按照丹系種豬高要求建設。預計年底種豬上市,滿產后每年可為行業客戶提供約2.4萬頭優質雙陰丹系種豬,致力于打造行業丹系種豬擴繁體系新標桿。
華統股份擬投資2億元在萍鄉市蓮花縣坊樓鎮奢下村投建母豬擴繁場項目,計劃建設6000頭母豬擴繁場及配套設施。預計2025年10月底前開工,2026年10月投產,2027年出欄仔豬7.5萬頭,產值3000萬元,2028年出欄仔豬15萬頭,產值6000萬元。該項目將完善其生豬產業鏈一體化經營模式,擴大母豬養殖規模,為后續業務提供穩定原料供應,增強企業抗風險能力和整體競爭力。
神農集團擬募資2.9億元建設仔豬擴繁基地,其中1.37億元用于紅河彌勒神農畜牧有限公司五山鄉年出欄24萬頭優質仔豬擴繁基地建設項目。項目實施將擴大生豬養殖產能規模,提高生物安全防控水平、信息化建設水平和管理效率,理順全產業鏈上下游布局規劃,鞏固和提升公司行業地位。
京基智農募集資金用于生豬種苗繁育基地項目。公司已建成廣東徐聞、高州、海南文昌、廣西賀州四大生豬養殖基地,累計年產能超220萬頭。此次募集資金用于云浮生豬養殖一體化項目及賀州生豬種苗繁育基地項目,規劃產能將進一步擴大,顯示其在生豬養殖領域持續發展的決心,有望在市場競爭中占據更有利地位。
巨星農牧計劃進一步擴大種豬產能,現有18萬頭以上種豬場產能和27萬頭以上存欄種豬,還計劃增加4-5萬頭種豬場產能。不斷擴充的種豬產能將為其在種豬市場贏得更大發展空間,提升行業影響力。
這些企業在種豬業務上的積極布局,反映了市場對優質種豬的旺盛需求,也預示著種豬市場將迎來激烈競爭和深刻變革。在這場變革中,誰能培育出更優質種豬,誰就能在未來市場競爭中掌握主動權。
行業發展態勢:短期價格與長期趨勢分析
(一)短期價格走勢預測
綜合仔豬供應和需求情況,短期內仔豬價格將維持高位運行。供應端方面,盡管部分企業加大種豬業務布局,但種豬繁育周期較長,短期內新增仔豬供應難以快速增加,健康仔豬供應緊張局面仍將持續。需求端來看,養殖端補欄積極性依然較高,對仔豬需求旺盛,看好后市豬價的養殖戶仍在積極采購。因此,短期內仔豬市場供小于求的狀況難以根本改變,價格大概率繼續維持高位,甚至可能小幅上漲。
然而,隨著氣溫升高,仔豬疫病防控難度加大,若疫情得不到有效控制,仔豬死亡率上升,將進一步加劇供應緊張,推動價格上漲;反之,若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仔豬供應可能增加,價格上漲幅度將受到抑制。此外,飼料價格波動也會對仔豬價格產生影響。若飼料價格持續上漲,養殖成本增加,養殖戶可能減少補欄數量,對仔豬價格形成下行壓力。
(二)長期行業發展趨勢
疫病沖擊和巨頭布局種豬業務正推動生豬養殖行業向規模化、集約化、科學化方向發展。
規模化方面,小型養殖戶因資金、技術和防疫能力相對薄弱,在疫病沖擊下損失慘重,抗風險能力差,市場份額逐漸被大型養殖企業擠壓。大型養殖企業憑借資金雄厚、技術先進、管理規范等優勢,不僅能更好應對疫病挑戰,還能在種豬育種、養殖技術創新等方面加大投入,不斷擴大養殖規模。如牧原、溫氏等企業,養殖規模和市場占有率不斷提升,未來行業規模化程度將進一步提高。
集約化是行業發展的重要趨勢。集約化養殖可實現資源高效利用,降低生產成本,提高養殖效益。從飼料采購、養殖設備使用到疫病防控、人員管理等環節,集約化養殖通過優化配置提高效率。例如智能化豬場建設,采用智能飼喂、智能環控等先進設備,精準控制養殖環境,減少飼料浪費,降低人工成本,提高仔豬成活率和生長速度。未來,隨著科技進步和應用,集約化養殖模式將更加成熟完善,成為行業主流。
科學化體現在種豬育種、疫病防控和養殖管理等多個方面。種豬育種上,企業越發重視種豬基因優化,利用先進育種技術培育繁殖性能好、生長速度快、抗病能力強的優質種豬,如新希望“AI+現代農業”的探索。疫病防控方面,企業將加強生物安全體系建設,采用先進檢測技術和疫苗,提高疫病預警和防控能力。養殖管理上,運用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實現對豬群生長狀況的實時監測和精準管理,提高養殖效益。
總體而言,生豬養殖行業正處于深刻變革之中,仔豬價格波動是其中一個體現。未來,隨著行業發展成熟,規模化、集約化、科學化的養殖模式將成為主流,這有助于提高行業整體競爭力,保障市場穩定供應,更好應對各種風險挑戰,推動生豬養殖行業可持續發展。
行業發展建議:理性決策與多方協同
仔豬價格的大幅上漲以及企業在種豬業務上的積極布局,給生豬養殖行業帶來巨大變化。對于養殖戶而言,仔豬價格上漲導致養殖成本大幅增加,外購仔豬育肥利潤空間壓縮,養殖風險加大。在此情況下,養殖戶應保持理性,充分考慮自身資金實力、養殖技術和市場風險承受能力,制定合理養殖計劃,避免盲目跟風補欄。
對于相關企業,布局種豬業務具有重要戰略意義,但也面臨諸多挑戰。種豬育種是長期復雜過程,需要大量資金、技術和人才投入,且市場競爭激烈,前景存在不確定性。企業布局種豬業務時,需做好充分市場調研和風險評估,制定科學合理發展戰略,提升核心競爭力。
生豬養殖行業發展不僅關系養殖戶和企業利益,也與消費者生活密切相關。政府部門應加強生豬市場監管,完善市場調控機制,穩定市場價格,保障市場供應。加大對種豬育種技術研發的支持力度,推動生豬養殖行業向高質量、可持續方向發展。(豬價查詢綜合現代畜牧網、網絡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