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繼續大批量采購美國玉米和大豆,非轉基因大豆進口值得關注
來源: 作者: 時間: 2022-03-29
據每日糧油收到的最新消息顯示,截至2022年3月24日的一周,美國對我國裝運了總計約108萬噸的谷物和大豆。其中裝運大豆數量為29萬噸、玉米46萬噸、高粱33萬噸。
這也使得近一個月來對華玉米裝運總量逼近200萬噸的水平。此外,本周一美國私人出口商報告還顯示,對中國銷售13.2萬噸大豆,對未知目的地銷售12.8萬噸玉米——一般來講,未知目的地指代的是中國市場,因為國內一些買家不希望商業采購信息被披露。
據悉,今年一季度以來我國對美國糧食進口數量呈現明顯增加,主要受當前俄烏局勢影響,導致全球糧食貿易格局出現變化,黑海地區出口停滯。此外,南半球大豆收獲情況不及預期也導致我國對美豆進口增加。
從全球糧食供應形勢來看,進入本周之后俄烏局勢開始出現緩和局面,包括原油、谷物在內的大宗商品價格出現回調,但價格整體仍處于高位水平。
根據最新測算數據顯示,目前美國玉米進口玉米成本仍位于3100元/噸的水平,美國進口小麥3400元,馬來西亞棕櫚油成本13200元,美國和巴西大豆成本5600元左右。其中玉米、小麥及棕櫚油價格均明顯高于國內市場價格。
此外,由于印度宣布限制食糖出口,導致國際糖價出現上漲。目前進口食糖關稅配額外食糖進口估算成本已經達到6600元/噸,對國內糖價構成上行壓力。
在國內糧食現貨供應市場,除了玉米外,目前包括稻谷、小麥、大豆等主糧品種的國儲拍賣工作全面開啟,其中稻谷和小麥的周投放量達到210萬噸,大豆本周將安排50萬噸進口大豆進行拍賣。
此外,針對玉米市場的供應,國家于本月重啟了超期存儲稻谷的定向拍賣,以滿足飼料企業的需求。
但正如此前我們所分析的那樣,供應的充足并不代表價格的下跌。截止目前國內主產區小麥價格位于1.6元附近的位置,黃淮玉米價格位于1.45元左右、東北玉米產區集中在1.2-1.3元的位置。而大豆的下游商品豆粕價格則已經突破5000元的高位。
四大主糧中,僅有稻谷市場保持著相對穩定的態勢。
目前國內糧價的上漲已經開始向下游傳導,部分地區終端面粉價格已經開始上漲,局部饅頭等面制品漲價幅度超過30%。
此外,歷來備受關注的食用油市場,今年以來由于成品油等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對于食用油價格的變動并未引起市場關注。但實際上,自去年以來到現在,各地食用油價格的上漲一直在持續。
當然,本輪糧價上漲潮中影響最大的還是飼料養殖企業。據悉,伴隨著玉米、豆粕價格的走高,今年以來飼料價格在短短三個月內已經連漲3輪,而同期豬肉價格卻持續保持著下跌的態勢。
為避免出現極端的養殖產業變動,年內第三批中央凍豬肉儲備收儲工作也即將啟動。
從未來供應形勢來看,去年黃淮地區小麥播種遭遇大面積晚播,導致苗情較弱,不過,好消息是,截止目前為止,主產區天氣情況總體利于小麥生長。
針對春播期間化肥價格的飆升,中央財政已下達200億元資金用于對實際種糧農民的一次性補貼。不過,據行業機構JCI收集的資料顯示,受地租、農資等價格影響,今年東北農戶每畝玉米種植成本提高近350元,按照當地潮糧正常單產1500斤計算,每斤玉米成本已提高了0.23元,相當于每噸提高400多元。
此外,此前我們在報道中指出,今年1-2月我國進口的大豆中約有70萬噸的非轉基因大豆,其中來自美國的數量就達到49萬噸,占非轉基因大豆進口總量的75%左右。
而就在最近,美國大豆出口協會在其舉辦的“2022美國特種大豆和谷物春季推介會及商務洽談會”上,開始向我國買家推介美國的非轉基因大豆產品。
這也使得近一個月來對華玉米裝運總量逼近200萬噸的水平。此外,本周一美國私人出口商報告還顯示,對中國銷售13.2萬噸大豆,對未知目的地銷售12.8萬噸玉米——一般來講,未知目的地指代的是中國市場,因為國內一些買家不希望商業采購信息被披露。
據悉,今年一季度以來我國對美國糧食進口數量呈現明顯增加,主要受當前俄烏局勢影響,導致全球糧食貿易格局出現變化,黑海地區出口停滯。此外,南半球大豆收獲情況不及預期也導致我國對美豆進口增加。
從全球糧食供應形勢來看,進入本周之后俄烏局勢開始出現緩和局面,包括原油、谷物在內的大宗商品價格出現回調,但價格整體仍處于高位水平。
根據最新測算數據顯示,目前美國玉米進口玉米成本仍位于3100元/噸的水平,美國進口小麥3400元,馬來西亞棕櫚油成本13200元,美國和巴西大豆成本5600元左右。其中玉米、小麥及棕櫚油價格均明顯高于國內市場價格。
此外,由于印度宣布限制食糖出口,導致國際糖價出現上漲。目前進口食糖關稅配額外食糖進口估算成本已經達到6600元/噸,對國內糖價構成上行壓力。
在國內糧食現貨供應市場,除了玉米外,目前包括稻谷、小麥、大豆等主糧品種的國儲拍賣工作全面開啟,其中稻谷和小麥的周投放量達到210萬噸,大豆本周將安排50萬噸進口大豆進行拍賣。
此外,針對玉米市場的供應,國家于本月重啟了超期存儲稻谷的定向拍賣,以滿足飼料企業的需求。
但正如此前我們所分析的那樣,供應的充足并不代表價格的下跌。截止目前國內主產區小麥價格位于1.6元附近的位置,黃淮玉米價格位于1.45元左右、東北玉米產區集中在1.2-1.3元的位置。而大豆的下游商品豆粕價格則已經突破5000元的高位。
四大主糧中,僅有稻谷市場保持著相對穩定的態勢。
目前國內糧價的上漲已經開始向下游傳導,部分地區終端面粉價格已經開始上漲,局部饅頭等面制品漲價幅度超過30%。
此外,歷來備受關注的食用油市場,今年以來由于成品油等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對于食用油價格的變動并未引起市場關注。但實際上,自去年以來到現在,各地食用油價格的上漲一直在持續。
當然,本輪糧價上漲潮中影響最大的還是飼料養殖企業。據悉,伴隨著玉米、豆粕價格的走高,今年以來飼料價格在短短三個月內已經連漲3輪,而同期豬肉價格卻持續保持著下跌的態勢。
為避免出現極端的養殖產業變動,年內第三批中央凍豬肉儲備收儲工作也即將啟動。
從未來供應形勢來看,去年黃淮地區小麥播種遭遇大面積晚播,導致苗情較弱,不過,好消息是,截止目前為止,主產區天氣情況總體利于小麥生長。
針對春播期間化肥價格的飆升,中央財政已下達200億元資金用于對實際種糧農民的一次性補貼。不過,據行業機構JCI收集的資料顯示,受地租、農資等價格影響,今年東北農戶每畝玉米種植成本提高近350元,按照當地潮糧正常單產1500斤計算,每斤玉米成本已提高了0.23元,相當于每噸提高400多元。
此外,此前我們在報道中指出,今年1-2月我國進口的大豆中約有70萬噸的非轉基因大豆,其中來自美國的數量就達到49萬噸,占非轉基因大豆進口總量的75%左右。
而就在最近,美國大豆出口協會在其舉辦的“2022美國特種大豆和谷物春季推介會及商務洽談會”上,開始向我國買家推介美國的非轉基因大豆產品。
上一篇 | 抗災有“期” 玉米“保險+期貨”助河南長垣抗災情
下一篇 | 農業農村部:2月份小麥供需形勢分析月報
一周熱點
- 2022-09-09關于再次延期舉辦2022中國飼料工業博覽會的緊急通知
- 2022-09-092022年各主產省大豆產情及氣象形勢分析
- 2022-09-092022年我國玉米產業發展及市場形勢展望
- 2022-09-08海關總署:8月份中國大豆進口量同比降低24.5%
- 2022-09-072022年新季國內玉米市場分析與展望
- 2022-09-05玉米上躥下鐵 新糧上市后還會深跌嗎?
- 2022-09-05局地新豆收購價高達6000元 什么情況?
- 2022-09-05黑海聚焦:烏克蘭谷物出口加快 而俄羅斯小麥出口步伐遲緩
- 2022-09-019月份豆粕展望:大概率維持高位運行
- 2022-08-31中國大豆擴種見成效 USDA調低中方需求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