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7月上旬,主力期貨盤面回落,東北產區高位價格松動,下游企業替代品加工比例提升,諸多因素對東南沿海玉米市場價格均呈現偏利空影響,成本因素作為目前主要價格支撐因素,在諸多利空因素影響下,對后期價格支撐力或將逐步減弱。7月上旬,東南沿海玉米市場報價相對穩定,貿易主體多持挺價心態,市場成交量維持低位,成交價格多存議價空間。截至7月8日,以蛇口港為例,國標二等玉米港內自提報價在2530-2540元/噸,實際成交價格多圍繞在2500-2520元/噸,相比6月底成交價格基本持穩。而北港二等玉米主流收購價格截至7月8日為2390-2400元/噸,較6月底下跌20元/噸,南北港口實時價格利差倒掛程度縮減至40元/噸左右。
7月供應端心態發生些許變化,東北產區因華北玉米價格優勢持續外發受阻,區域內消化有限,部分貿易商挺價心態有所松動,適價出貨,高位價格有所回落,但成本因素對底部價格依舊有較為明顯的支撐。截至7月8日,東北產區玉米均價為2400元/噸,相比6月底下跌7. 5元/噸,跌幅0.32%。另外,國內連盤期貨在7月上旬也呈現偏弱走勢,截至7月8日收盤,連盤主力09合約結算價為2465元/噸,相比6月底下跌55元/噸,直接影響作為交割地的北方港口貿易心態,也是得北港價格在7月初呈現偏弱走勢。
7月初需求端采購心態也有些許變動,從港口走貨量數據來看,下游企業采購積極性下降,內貿玉米走貨量持續縮減。下游企業表示,目前替代品種類多樣,總體供應寬裕,并且規模性替代品小麥的價格短期內預期漲幅有限,有意提高小麥加工替代比例,對內貿玉米消費形成利空影響。
另外,東南沿海地區因前期頻繁降雨,主要港口內均有部分貨源出現水分提高甚至發熱等情況,貿易環節出貨積極性提升,議價空間也隨之增大,對市場主流價格同樣有利空影響。而目前針對東南沿海地區玉米價格的支撐因素,也是為數不多的利多因素則是貿易環節的成本因素,多數貿易企業因貿易空間較小,貿易心態依舊存挺價預期,部分貿易商暫時停止玉米品目的報價運作,市場貿易活躍度下降。綜合目前影響東南沿海市場的價格因素,雖然成本因素對市場價格的底部支撐依舊存在,但目前期貨價格回落與產區心態松動或直接影響北港玉米成本,北港理論成本短期內存下行預期,疊加替代品對需求的抑制與貿易環節的競爭,東南沿海地區7月中旬玉米市場價格或有窄幅回落,以蛇口港為例二等玉米成交價格預期在2480-2500元/噸,并且需要持續關注小麥等替代品與玉米的價差關系,若替代品與玉米持續無法拉開價差,持續性替代對于遠期玉米供應將形成壓力,成本因素在供應壓力之下對價格的利多支撐將逐步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