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7月5日以來,在貿易商出貨積極性提升和下游需求略降的影響之下,國內玉米價格窄幅下跌。隨著時間的推進,目前湖北、湖南的春玉米也將陸續供應市場。整體上看,留給陳玉米的時間,也就剩下兩個多月,為何玉米價格還不上上漲?短期內國內玉米價格走勢如何?本文做簡要分析。
7月玉米價格窄幅下探
我們還是先來看看近期國內玉米價格的走勢。從7月5日以來,國內玉米價格再次窄幅下跌。截止7月23日,全國玉米均價2356元/噸,較7月4日下跌了大約37元/噸,跌幅1.52%。
從驅動邏輯來看,國內玉米價格再次承壓下行的主要因素是貿易商出貨積極性提升導致供應階段性增加,而需求略降所致。
從供應來看,進入7月份以后,隨著氣溫升高,東北地區貿易商對高水分糧源惜售情緒緩解,出貨積極性提升。
而華北貿易商出貨積極性同樣有所提高。隨著前期國內玉米價格的回暖,并在漲至階段性高位以后,部分存糧貿易商的利潤有所增加,特別是在4月份前后建倉的華北貿易商,已經有了50-100元/噸左右的利潤。隨著華北深加工企業收購價格的回落,貿易商對后市信心不足,疊加部分貿易商倉儲條件欠佳,出貨意愿也較前期有所提升。
綜合來看,進入7月份以來,華北及東北貿易商玉米的出貨積極性都較之前有所提升,市場有效供應增加。
從需求來看,在有效供應增加的同時,需求端卻呈現出略降的局面。根據機構統計的數據,從7月份至今,深加工企業的開工負荷較6月份,整體有下降的趨勢,多數深加工企業采取隨采隨用、滾動補庫的策略,對玉米需求很難形成支撐。
飼料養殖方面,由于畜禽養殖表現的相對較為穩定,飼料需求也無明顯放量。而且,目前飼料企業的平均庫存大約在33天左右,高于去年同期的同時,也高于近幾年同期平均值,處于安全庫存水平。另外,由于國內小麥和進口玉米存在替代優勢,目前部分飼料企業也在持續采用替代品替代內貿玉米,國內玉米飼用需求也存在被小幅擠壓的情況。
近期玉米價格走勢如何?
從供應來看,目前產區貿易商庫存多于往年同期,在供需結構不發生較大改變的前提下,下旬至8月份,貿易商依然維持較高的出貨意愿。
另外,從部分地區春玉米的上市情況來看,也對國內玉米市場形成利空影響。例如湖北地區7月中旬上市的春玉米,目前干糧裝車價格在2310元/噸左右,較陳玉米價格低大約150-200元/噸,本地飼料采購意向積極。8月份湖南地區的春玉米也將陸續上市。因此,未來玉米供應仍呈現出寬松的格局。
需求方面,短期內無論是飼用養殖還是深加工企業,對原料玉米的需求都很難有明顯提升。同時,部分下游企業后期也有合同玉米的供應,采購積極性很難提升。
進口替代品方面,6月份進口玉米92萬噸,預計7月份在進口配額的限制下,進口量仍將在100萬噸以內的低位,但目前進口玉米拍賣仍在持續,拍賣價格也較國產玉米仍有優勢。
綜上所述,短期內國內玉米市場維持供需寬松的格局,玉米市場缺乏明顯的利好支撐,玉米價格易跌難漲。不過,隨著陳糧逐漸消耗,在一定程度上將支撐玉米價格。預計在8月中旬之前,國內玉米價格將維持窄幅漲跌調整的運行態勢。
另外,8月份是新季玉米重要的生長階段,重點關注產情變化對心態和市場供需帶來的影響。
來源:新農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