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播放器av少妇影院-欧美xxxxbbbb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www.jhygf.com

當前位置: 首頁 » 企業文化 » 正文

“自覺”的邊界

  作者: 來源: 日期:2012-06-25  

  許許多多的企業領導,希望通過企業文化建設達到的目的,就是員工能夠在沒有上級管理監督的情況下自覺地、積極地工作,這也就是“文化管理”這一稍顯虛妄的詞匯來源的根本。

  但是我認為,在以利益取向為核心的企業組織中,如果缺少了基本的和根本性的制度設計及其實施,僅僅依靠或者部分地依靠員工的自覺,都難以實現企業的最佳管理實踐。雖然我也經常反思自己在制度方面的“固執”,但是所看到所聽到的案例,無一例外地告訴我,制度在企業文化的創建當中是何等的重要。近日通讀《德勝員工守則》,更對此問題有了進一步的思考。

  總體來說,德勝(蘇州)洋樓公司的企業文化幾乎是西式管理的翻版,這方面的內容,《員工守則》中比比皆是。而最能代表其管理精髓的是“誠實、勤勞、有愛心、不走捷徑”的價值觀和公司領導聶圣哲先生極力倡導的“蔑視程序的人,永遠是德勝的敵人”這樣的管理理念。《德勝員工守則》封面上有這樣一句話:“一個不遵守制度的人是一個不可靠的人!一個不遵循制度的民族是一個不可靠的民族!”按照趙曉先生的說法,這是德勝公司“徹底告別(中國歷史上)‘混世魔王’的最強聲音”。從公司管理實踐看,也正是這樣對制度的執著與堅守,才有了德勝公司將農民工變成“紳士”和“淑女”的結果

  與朋友討論德勝公司的管理,也有朋友提出了這樣的問題:德勝公司的制度管理自不待言,但他們也有很多依靠員工“自覺”的一些做法啊,比如上班不打卡、隨意調休、報銷不簽字、開放式長途電話等等。朋友認為,這些東西,可能正是德勝公司在制度建設之外的、依靠員工“自覺”行動的文化精髓,這也正是其他企業可以向德勝公司學習的企業文化。

  德勝公司的上述作法,表面上看的確與員工的“自覺”行為相關,而且似乎在這種“自覺”的過程中,沒有什么額外的制度來約束。但是,如果仔細閱讀和思考《德勝員工手冊》我們就會明白,這些“自覺”大部分都有其隱藏在背后的制度,或者說底線。如果員工在公司希望“自覺”的行為中產生了“不自覺”的行為,這背后的、底線的制度,可能將你“連根拔起”。也就是說,在德勝公司,貌似沒有制度約束的“自覺”,其實都是有邊界的。

  比如,在德勝公司,報銷不用像其他企業那樣層層簽批,基本依靠員工的自覺。這一點經常被許多人稱為德勝公司依靠文化管理的經典之作。但是,如果仔細研讀“財務報銷規則”就可以看到,雖然沒有了過程中的審批制度,但公司對報賬這種“自覺”行為并非沒有約束。比如,“財務報銷規則”之“總則”中提到,“以欺詐的手段報銷因私費用是不道德的,甚至是非法的,員工將會為這種不誠實的行為付出昂貴的代價;同時,公司的‘個人信用計算機輔助系統’也極易發現這種欺詐行為”。“財務報銷規則”之七,專門對“個人信用計算機輔助系統”做了說明。“財務報銷規則”之九的內容是“嚴肅提示——報銷前的聲明”,任何人在報銷前都要認真聆聽財務人員宣讀這樣的內容:“您現在所報銷的憑據必須真實及符合《財務報銷規則》,否則將成為您欺詐、違規甚至是違法的證據,必須受到嚴厲的懲罰并付出相應的代價,這個污點將伴隨您一生。如果因記憶模糊自己不能確認報銷憑據的真實性,請再一次認真回憶并確認憑據無誤,然后開始報銷,這是極其嚴肅的問題。”

  我想,這里的“個人信用計算機輔助系統”和“嚴肅提示——報銷前的聲明”就是員工“自覺”行為的底線,也就是企業用以約束“不自覺”行為的制度設計。

  當然,在制度管理之外,德勝公司也確有“人性化管理”的一面,比如開放式長途電話。“員工想打長途電話很容易,只要去規定的辦公室,每一次在規定的時間內通話即可。打完電話也不用交錢,只要登記一下就行了。”為這部電話機,公司每月要支出一千到三千元不等的話費。曾有公司成員建議取消這部電話或者由員工出錢購買電話卡,但公司領導“從員工的角度設身處地地考慮這件事情,而不是單從節省費用的角度考慮這個問題。”其實,這是德勝公司在管理方面聰明地把握“度”的結果,也是在關鍵的制度設計和非關鍵的制度設計方面收放自如的表現——看似支出了一定的成本,卻將打電話作為一種福利,攏住了員工的心。同時我們也看到,即便是這樣的福利,也不是僅僅依靠員工“自覺”的。比如,“每一次在規定的時間內通話”、打完電話“登記一下”,這其實也是一種隱性的制度或者外部的約束啊。

  所以,在任何企業,想實現那種不靠制度約束而完全依靠個人自覺的員工工作行為,是一種妄想。對于不同員工行為的恰當的制度設計,才是企業長治久安的根本。

 
 相關新聞  
管理員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中國飼料》雜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