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首映排片9%到現在的21%,《大圣歸來》這部誠意之作成功地讓《小時代》等粉絲電影敗下陣來。
就像不知道下一個巧克力是什么味道,導演田曉鵬也沒想到《大圣歸來》會成為一匹暑期檔黑馬。
在“自來水”(自發組成的**)的助托下,7月13日,《大圣歸來》以3880萬單日票房霸氣登頂,成功逆襲一向戰無不勝的《小時代》等粉絲電影。
一夜之間,田曉鵬的手機被打爆了,微信里擠滿了恭賀,媒體采訪邀約不斷。
“感謝各界對我的贊譽與支持,但我還是比較冷靜看待國內的動漫電影市場以及我個人的優缺點,凡事我還是喜歡踏踏實實去做。”14日,田曉鵬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14日,《大圣歸來》的排片已加到21%,這也意味著該片將持續拿下票房冠軍,拿下目標票房3億元似乎已不是問題。
意外的逆襲
說《大圣歸來》是逆襲一點也不夸張。
首先是在最初的排片安排上,該片就失去了先發優勢。
按照常規,動畫影片分兩類,一類是針對小朋友市場的動畫電影,另一類是合家歡型的動漫電影,前者動漫電影排片正常是9%,后者在20%左右。
由于暑期檔的激烈競爭,《大圣歸來》上映首日排片只有9%。
本報記者統計,單是此次暑期檔就有35部影片上映,也就是說每天有一部新影片上映。為取得好票房,一些電影上映前,會自掏腰包拿下一定比例的座位,以便于電影上映期間,觀眾可以自由選擇空間與時間。
“我知道這次有出品方拿出幾千萬去做這件事,但我們不會投入這么多的宣發費用。”該片一聯合發行負責人表示。
沒有好的排片,沒有明星,沒有噱頭,《大圣歸來》前期宣傳并不好做。
除了印發海報等傳統手段外,《大圣歸來》選擇了兩點打法,一是點映,音樂、動漫、美術等業內人士成為主要觀影人群,二是參加一些傳統媒體的大型活動,并通過微信派發觀影紅包。
“點映選擇行業內相關人士,他們對影片的直觀感受會影響動漫圈里的人;而觀影紅包至少集聚了幾十萬的觀影人群。”微影時代副總裁楊丹表示。
本報記者了解到,上周末,該片所有團隊都在加班加點,通過感恩活動或優惠措施吸引更多人走進電影院。影片出品方之一橫店影視董事長劉志江帶團的感恩之行到了北京、杭州等地;導演、制片等主創人員則出現在地方發布會。此時,好口碑的“**”開始種下,一些動漫公司甚至包場請員工或朋友觀看,“良心粉”首先在動漫界形成。
10日,《大圣歸來》在9%的排片下,票房達到2000萬;11日,排片上漲約2個百分點,單日票房接近3000萬;12日,排片再漲約1個百分點,票房超過4000萬,漲幅超過40%。
本報記者注意到,正是在11日3000萬的基點上,“良心粉”很快轉為“自來水”,朋友圈等社交平臺幾乎被《大圣歸來》自發的好評與推介占領,豆瓣評分達到驚人的8.8分。
本報記者朋友圈關注的一些院線則開始發出“防止國產動畫繼續被破壞,我們都是猴子的救兵”的口號,甚至將排片主動提升到25%。
與此同時,媒體也開始主動約制作方采訪,宣傳方單是13~14日兩天,宣傳方接到的采訪要求就多達幾十家,本報記者的十輪采訪大多時候在負責人吃飯期間進行。
6000萬的投資
這幾天發生的一切,是田曉鵬八年前不曾想到的。
作為央視版長篇動畫《西游記》的制作團隊成員,早在2007年,田曉鵬便開始醞釀同題材的動漫電影。
“最初動機是想送給兒子一個禮物。我的理解里,悟空與唐僧更像是一種父子關系。”田曉鵬說。
只是夢想照進現實并不容易。
2007年,國內動漫市場正處于幾家大的影視傳媒公司與國外動漫公司聯**立公司的階段,影院被《怪物史瑞克3》等國外影片占據。
國內動漫人才則在給好萊塢動漫電影打工,田曉鵬當時就在帶著他的團隊創作美國《蜘蛛俠》游戲宣傳片。
直到2010年,田曉鵬才真正開始著手影片的制作,制作團隊是其創建的十月動畫。
論技術,國產動畫電影并不比國外差,關鍵還是講故事的能力。田曉鵬覺得,《大圣歸來》不能像《功夫熊貓》那樣講美國式的故事,還是要說適合中國人的故事。
“《西游記》在中國家喻戶曉。在許多故事里,孫悟空是神,但我想盡量還原一個人的心路歷程,不講低幼的故事,也不做傳統西游故事。”田曉鵬說。
最終,《大圣歸來》講述了一個在五行山下沉潛五百年的孫悟空被兒時的唐僧誤打誤撞地解除封印,在相互陪伴的冒險之旅中找回初心,完成自我救贖的故事。
與以往不同的是,在該片里,悟空是一個頹廢的大叔,唐僧是個熊孩子。這背后的邏輯是,被關了500年的悟空肯定不會是20歲的青年;唐僧則心有大愛,他要從一個純真的小孩轉變成一個取經人。
這也是一年前,當田曉鵬將部分片段給一些投資人看時,最打動他們的地方。田曉鵬透露,當時找他的投資方就多達十余家。
而當《大圣歸來》大獲成功,第二部的制作也已提上日程。
記者了解到,目前第二部故事大綱已經寫好。在第二部里,唐僧將進入青春期,懷疑悟空的“威信”,而悟空將從一個沒有信仰的人變得愿意把唐僧當作信仰。
田曉鵬覺得現代人都不相信《西游記》,所以他需要花很多篇章來講為什么唐僧愿意去取經,為什么孫悟空愿意追隨唐僧去取經。
系列已提上日程
“票房一直不是我們最初追求的目標,我們自始至終希望通過該片能夠喚起觀眾對國產動畫電影的信心。”劉志江告訴本報記者。
《大圣歸來》的成功,的確給尷尬的中國動漫市場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近年來,中國動漫產業急速擴張,自2007年開始,便保持著年50%以上的增速。以2011年動漫市場1000億元產值為參照,目前,這一蛋糕至少在3000億元左右。
只是,市場很大,票房很慘。
2014年全年電影票房前100位中,動畫電影占23部,產出票房21.5億,占總票房的12%,其中多數是好萊塢進口動漫大片。
相比之下,國產動漫影片除了借助傳媒優勢火爆的《喜羊羊與灰太郎》外,其他的如《魁拔》系列雖獲得好口碑,但三年總票房僅6000多萬。
因此,《大圣歸來》的成功沒有理由不讓中國動漫人興奮。
本報記者了解到,該片除了票房收入外,獨家網絡版權銷售與海外版權銷售額已達到成本的大半,票房若達3億,應該是國產影片收益率較高的一部。倘若再加入衍生品的布局,會有更大的驚喜。
不過,要想借《大圣歸來》系列改變國產動漫電影的命運可能就有點難度了。幾位采訪對象都認為,這個希望有點高,中國動漫電影的尷尬需要中國電影人的共同努力。
本文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作者:陳漢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