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更好了解他人的想法如何,你必須是公司核心圈內的人,這樣也很容易接觸到公司高層的信息。當然,要成為核心圈內人并非易事,唯有在適宜的時機,適合的職位,有適當的作為, 才足以讓你巧妙地朝著圈內的方向邁進。 “你做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都認識誰。”但事實上,這句話只說對了一半。從公司政治的角度講,你的好運既取決于你做什么,也取決于你認識誰,或者更確切地說,誰認識你。不管你的名聲有多響亮,如果沒有讓恰當的人知道你所做的,你的工作即使再出色也沒有任何用處。
要發展,必須有同盟
同盟軍為你提供信息、建議、幫助和支持。他們是你最寶貴的公司政治財富。當你面對一個 危險的對手時,擁有一個可靠的關系網確實能夠幫助你保住自己的職位。職場中的同盟可以分為三種:朋友、合作者、關系戶。
沒有能力時,朋友只是朋友
朋友是由于興趣相同或相近而比較合得來的同事。大家相互喜歡,但與任務、項目、目標無關。要時刻記住,朋友是會把你的個性和能力分開評判的。你們可能關系很密切,但他可能仍然堅持認為你的工作能力比較差。朋友平時對你熱情友好,但不一定會在關鍵升職時給予你支持。出于個人考慮,如果他不認可你的能力,在工作上支持你是不安全的。想讓朋友成為你堅定的同盟,你就不能成為他的累贅。
不要蠢到把合作者當對手
合作者是指互相依靠來實現目標的同事。因為目標是相關聯的,一個人的行動將影響另一個人的成功。例如,醫院的病歷管理員要從醫療人員那里了解關于病人 的信息。項目組成員需要小組中其他人員的努力來完成所承擔的任務。會計需要從經理手里獲得精確的數字準備財務報表。
如果你的行動有利于某個人的工作成果,那么這個人就是你的同盟。你沒必要四處去找工作支持者—當你的工作和他人建立起聯系,大家要彼此依靠,而你可以提供支持,他們就是你的同盟。如果你工作松懈、完不成任務,或者試圖損害他們的利益,合作者也很快會成為對手。即使你不怎么喜歡自己的搭檔,你也要變成一位容易合作的同事。愚蠢的人,會錯誤地把合作者當成對手。比如在公司里兩位經理都在產品開發部門工作,一位負責軟件開發,一位負責硬件開發。他們平時存在競爭關系,很少交流,那么在工作中,產品開發的軟件和硬件互不匹配就很容易出現了。如果你天生就具有競爭的性情,在和某個人合作完成項目時,就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關系戶是短期的同盟 在日常交往中,當我們說某人“有關系”時,就意味著他認識一些可 以幫助他把事情做好的人。有時候,人們被聯系在一起,只是因為一些共同的目標,對雙方都有利。
要生存,必須有線人
想要養成對辦公室政治的直覺力,卻與獲取內線情報的人完全不熟,那就好比人家根本不請你喝茶,你又如何了解他們茶葉的品種和口感呢?曾有位IBM首席執行官說,他每天至少會抽空拜訪重要人士,會面時他很注意避免浪費對方的時間,所咨詢的不外乎是自己企劃案的建言。這位首席執行官認為,若不是強迫自己這么做的話,如今也坐不了這個位子。對大多數人而言,提升自我能力要比與人攀交情來得輕松自在,然而光憑能力是不夠的,有時與熟知內情的人交上朋友才是獲得成功的關鍵武器。在建立關系的競技場上,你無須是個明星運動員,重點在于讓自己成為核心圈內的人,要是你后知后覺,總要等到變動臨頭才知道,那很可能是你所結交的對象是不對的,你應該重新研究分析你的關系網絡,設法結交一兩名消息靈通人士,或許可以得到幫助,獲得珍貴的情報和機會。
某大型資訊科技公司首席副總裁曾說,有次公司舉辦野餐會,所有資深主管都參加了,他們與年輕同事一起打棒球,不拘形式地會面聊天, 但她手下有一名年輕愛將卻拒絕參加。“ 我提醒 她好幾次,這類社交活動與工作表現同等重要, 但她卻不以為然,說自己事情太多,時間不夠用, 即使到了野餐會場,也只能停留一會兒,這真是個糟糕的舉動。” 不出所料,這名女同事該晉升的時候落空了,雖說她的技術能力從未受過質疑,可是卻沒有一個人真正地認識她,甚至少數人連聽都沒聽過她。在消沉了一陣子后,她變得愿意參加社交活動,并且開始和人交往,而這是她從錯誤中吸取的教訓。辦公室政治的直覺與一般形態沒有什么不同,農人憑感覺就曉得什么時候該把干草搬進倉庫 ;賽車手靠著本能反應就可避免車禍;漁夫知道何時該掉頭返航進港;棒球的擊打者從投手扔出球的那一剎那就知道會是何種球路;具有直覺感的公司政治人物全都擁有這樣的能力,事情哪里不對勁時,能馬上感覺出來。種種知識全源于觀察和學習,辦公室政治的直覺亦是如此。
以上問題將有助于發展公司政治的直覺感,讓你以穩健的步伐向前邁進,并與公司正進行中的事務接觸上。到了需要的時候,這些問題 便會自然而然地進到你的心里,而問題的答案 將能幫助你詮釋當前的情況,同時預測未來。擁有公司政治直覺的人心里存有種種問題,他會用這些問題探知形形色色的狀況,并且很少會產生誤判。
(小貼士)游刃有余還是格格不入?
人類行為多半會受到規范的影響。倘若不知道他人在正常情況下的言行舉止,你如何得知他 已逾越常軌?要是不清楚定則是什么,你又怎么知道自己已經犯規?但是,沒有人會原原本本地告訴你這些潛在的規范是什么,你只能通過觀察他人來學習。
△ 在你的公司,哪些人會湊在一起商量事情, 都在什么情況下商量?誰先開口?會講多久?他們都負責什么工作?
△ 哪些是熟知內情的核心人士?他們對于事情的觀點大概會怎么想?都會有一致的看法嗎?
△ 你周遭的人是如何把事情做好的?他們處理事情的動機與工作態度如何?言行舉止前后一 致嗎?他們是同一個小圈圈嗎?你也屬于這個圈 子嗎?
△ 哪種行為會受到公司贊揚?受到誰的贊揚?
△ 公司有哪些傳聞?在什么情況下有誰會相信?
△ 你是否在公司核心圈里頭?
來源:職場 作者:凱瑟琳•凱莉•瑞亞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