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人?關鍵的一點是“容人所長”,發揮他人潛在的能力,這對一個領導來說,沒有比這更激動人心的了。看到他人他人因為自己而成長起來,是件多么快樂的事啊,但許多領導并沒有體會到這一點。
要做到這一點,就要學會用欣賞的眼光來看待他人,看到他人的長處,看到他人比自己優秀的一面。很多人只知道欣賞自己,不知道欣賞他人,這樣的人是不配做領導的。
用欣賞的眼光看下屬
每個人都有自己和長處,要做到容人所長,首要的一點是要能夠站在欣賞的角度來觀察自己的下屬,覺得“他是一個人才”,甚至比自己還要優秀的多。如果沒有這樣的觀點和想法是無法發現他人的長處的。
松下幸之助曾經這樣對人說,社會上贊揚我是什么“經營高手”,給了我“善于用人”的美譽。可是,我并沒有做什么。我看哪一個人,都覺得他比我有學問、有才干,是出色的人才。總覺得他們有許多我不具備的長處,也許這就是我在商業、經營和用人上小有成就的原因。
實際上,越是聰明、有能力的領導者越是懂得欣賞自己的下屬,并沒有覺得自己有什么“了不起”的,而是覺得他人有“了不起”的地方。他們在介紹自己的下屬時,總是“眼睛放光”,就像是介紹自己表現優秀的“孩子”一樣,把下屬令人自豪的特長、專長一一道來。
安迪·格魯夫在向他人介紹自己的下屬時總是充滿的贊許的眼光:我手下有一位叫丹尼斯·卡特的營銷經理。他是個天才,我從他身上學到的東西最多,讓我懂得了品牌的含義。曾擔任網絡工程師的馬宏升有著寬帶和通訊網絡方面的經驗,而我對互聯網的認識幾乎為零,他與我一同共事兩年,最終成為公司的執行副總裁……
這就是一個領導的胸懷——有的時候,你要懂得放低你的身段,你的下屬有值得你驕傲的地方。我們很多人看不到下屬的長處,就是因為不能放低自己的身段,總覺得自己是個“領導”,一幅“高高在上”“頤指氣使”的樣子。
欣賞,是最好的期待
古希臘有一個神話故事,是說一個叫皮格馬利翁的國王愛好雕塑,他用象牙精心雕刻了一位美麗的姑娘,為了使她超凡脫俗,神韻兼備,他幾乎傾注了自己全部心血,然后他整天坐在雕塑前,希望美麗的姑娘能活過來,他的誠心終于感動了上帝,上帝賦予了美女以鮮活的生命,成為他夢寐以求的情侶。
“皮格馬利翁效應”,也叫“期待效應”,經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雅格布森在小學教學上予以驗證提出。意思是說人的情感和觀念會不同程度地受到別人下意識的影響。人們會不自覺地接受自己喜歡、欽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響和暗示。
實際上,來自上司的欣賞和贊美是對下屬最好的期望,當你把下屬看著是“天才”的時候,他就會像“天才”一樣地表現給你看。
在七十年代電腦還是少數白領能夠操作的機器時,曾經有一家美國公司的副總做了一個試驗。他在公司的清潔工里挑選了一個黑人,堅信他有能力從事與電腦有關的工作,并當眾表達了自己的這個期望。結果三個月后這個清潔工就“烏鴉變鳳凰”,成了公司出色的電腦操作員,徹底扔掉了與掃把為伍的工作。
欣賞就是一種期望,一種清晰、明確的期望。我們對下屬越是有一種欣賞的態度和期望,下屬就越是會有一種積極的表現,從而成為一個有“發展潛能”的下屬。我們對下屬越是有一種消極的態度和期望,下屬就越是會有一種消極的表現,就會成為一個“沒有發展潛能”的下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