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在肉鴨日糧中的應用?
??
摘要:將2200羽12日齡商品代櫻桃谷肉鴨隨機分成四組,試驗1、2、3組以不同比例的小麥添加同比例的酶制劑,替代等量的玉米,另一組為對照組。試驗結果表明,用小麥添加酶制劑,可以等量替代玉米,且可使得試驗期增重提高30~160克/羽,飼料轉化率提高2.24%~4.53%,成活率提高10.73%~12.02%,飼料成本比對照組降低4.98%~10.96%,飼養效益明顯提高,每只肉鴨飼養效益比對照組高出0.42~1.22元。?
關鍵詞:小麥;酶制劑;肉鴨??
小麥在我國作為主食,用于飼料生產的數量極少,但在歐洲國家小麥是飼料能量的主要原料。小麥在飼料工業上,具備易于儲存、季節性的價格優勢及制造出的顆粒飼料品質好,而受到飼料廠家的重視。小麥在亞洲飼料工業中有逐漸增加的超勢。?
與玉米相比,小麥的代謝能值低,其主要原因是麥類谷實所含的水溶性非淀粉(NSP)主要是拉伯木聚糖、β—甘露聚糖、纖維素及果膠。這些多糖溶于水后可形成粘性凝膠,成為抗營養因子,引起胃腸道內容物的粘稠度增加,阻礙單胃動物對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
小麥添加酶制劑在肉雞和蛋雞上的應用報道較多,而在肉鴨上的使用報告不多,本試驗探討小麥在肉鴨日糧中應用的可行性。??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動物與分組?
試驗選用12日齡櫻桃谷商品代肉鴨2200只(公、母自然混合),隨機分成4組即試驗1、2、3組及對照組,每組550只。試驗在江陰市某鴨場進行,試驗期24天。?
1.2 酶制劑?
本試驗中采用了和美酵素及麥質素酶,系由美國ChemGenCorp生產,其中和美酶酵素是細菌發酵產品,其主要成份為β—甘露聚糖酶,它能分解飼料中對營養吸收有妨害的多糖體β—甘露聚糖(飼料配方中豆粕+菜粕>10%,其中的β—甘露聚糖可引起家禽生產性能的下降),從而增加飼料的營養價值;麥質素酶是一種針對麥類NSP的單酶制劑。?
1.3 試驗日糧及營養水平(見表1)?
表1 試驗日糧及營養水平?
試驗1組 | 試驗2組 | 試驗3組 | 對照組 | ||
配 方 |
玉米(%) | 40.4 | 0 | 0 | 52.39 |
小麥(%) | 26.2 | 73.43 | 52.39 | 0 | |
豆粕+菜粕%) | 17.92 | 11.50 | 20.02 | 20.02 | |
其它原料(%) | 15.47 | 15.07 | 27.59 | 27.59 | |
美酵素(ml/噸) | 0 | 105 | 105 | 0 | |
麥質素酶(ml/噸) | 30 | 85 | 50 | 0 | |
營 養 指 標 |
代謝能(Mcal/kg) | 2.7 | 2.7 | 2.67 | 2.7 |
粗蛋白質(%) | 16.0 | 16.3 | 17.8 | 16.0 | |
鈣(%) | 0.95 | 0.95 | 1.04 | 0.9 | |
磷(%) | 0.62 | 0.64 | 0.75 | 0.62 | |
賴氨酸(%) | 0.59 | 0.53 | 0.68 | 0.67 | |
蛋+胱氨酸(%) | 0.6 | 0.54 | 0.62 | 0.63 | |
飼料成本(元/噸) | 1284 | 1202 | 1261 | 1350 |
注:該配方用美國Brill配方軟件制作
1.4 飼養管理?
1.4.1 前期用肉小鴨破碎飼料,預試期飼料的營養值各試驗組與對照組一致。?
1.4.2 同一鴨舍,網上平養,用毛竹柵欄分隔成4組,同樣的飼養管理條件,飼喂顆粒飼料,自由采食,自由飲水,飼料計量不限量。?
1.4.3 在雛鴨5日齡時注射大腸桿菌油苗(0.3ml/羽),飼養過程中預防藥物同時使用。?
1.5 檢測項目?
試驗期內分別稱各組初試體重、末重,記錄死亡數、死亡原因、耗料量,觀察糞便,羽毛生長情況。??
2 試驗結果及分析?
?
試驗結果見表2。??
組別 | 增重情況 | 成活率 | 料肉比 | |||||||
初試體重?(克/羽) | 36日齡體重?(克/羽) | 日增重(克/羽) | 比對照組增重(克 /羽) | 增重率?(%) | 數據?(%) | 增幅?(%) | 耗料量(千克) | 數據?(%) | 降幅?(%) | |
試驗1組 | 379.17 | 2330 | 81.28 | 45 | 1.87 | 99.27 | 11.82 | 2960 | 2.78 | -4.91 |
試驗2組 | 344.17 | 2445 | 87.53 | 160 | 8.88 | 99.47 | 12.02 | 2960 | 2.53 | 4.53 |
試驗3組 | 357.50 | 2315 | 81.56 | 30 | 2.21 | 98.18 | 10.73 | 2880 | 2.59 | 2.26 |
對照組 | 370.83 | 2285 | 79.76 | 0 | 0 | 87.45 | 0 | 2440 | 2.65 | - |
2.1 增重?
試驗期間平均日增重差異不顯著(P>0.05)。?
2.2 料肉比?
試驗1組飼料轉化率較差,比對照組多耗飼料4.91%;試驗2組飼料轉化率最好,較對照組少耗飼料4.53%,試驗2組的料肉比與試驗3組接近。?
2.3 成活率?
各組間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對照組成活率較低的原因是發生了鴨傳染性漿膜炎(里氏桿菌病)。?
2.4 采食情況?肉鴨對各組飼料都比較喜食,無少食或拒食現象。?
2.5 糞便?
對照組糞便外觀最好,試驗2組次之;試驗1、3組較差,有時濕、干糞交替出現。?
2.6 羽毛生長情況?
對照組最好,試驗2組次之,試驗1、3組較差。試驗1、3組的羽毛在早晨尤為潮濕,鴨整理羽毛的時間明顯多于對照組和試驗2組。?
2.7 經濟效益分析(見表3)?
組別 | 毛重收入 (元/只) |
飼料成本(元/只) | 平均毛利(元/只) | 鴨苗成本(元/只) | 其它費用 (元/只) |
平均利潤 (元/只) |
試驗1組 | 9.97 | 6.96 | 2.83 | 1.4 | 1.5 | 0.07 |
試驗2組 | 10.27 | 6.50 | 3.77 | 1.4 | 1.5 | 0.87 |
試驗3組 | 9.72 | 6.73 | 2.99 | 1.4 | 1.5 | 0.09 |
對照組 | 9.60 | 6.85 | 2.75 | 1.4 | 1.7 | -0.35 |
注:肉鴨售價:4.2元/千克??
3 討論??
當給家禽喂過多的小麥時,其中水溶性非淀粉多糖(NSP)可以引起生產性能下降,糞便粘稠以及喙蒼白。飼喂以小麥為基礎的日糧,家禽生產性能的變異大部分是由腸內粘稠度不同所致。研究表明,能引起粘度的NSP會對家禽產生諸多影響,最終導致生產性能下降。添加酶制劑,可以降低食糜粘度,促進營養物質在小腸充分吸收,減少有害微生物增殖及泄殖腔污染,增進畜禽健康,提高成活率。?
3.1 試驗說明,添加酶制劑的情況下,小麥完全可以等量替代玉米,且日糧成本較對照組低4.89~10.96%。?
3.2 由于酶制劑是在人工情況下噴加,均勻度受到限制,因此,試驗組存在干、濕糞交替出現及羽毛不干凈,整理羽毛的時間明顯增多,從而損失較多的能量,使料肉比上升,效益降低,如能采用自動噴加工藝,效果將得到改觀。?
3.3 因對照組處于試驗組中間,對照組發病,試驗組安然無恙,說明酶制劑具有增強機體抗病能力的效果,從而降低鴨的發病率,有一些試驗報道了酶制劑有阻止細菌在腸內寄生的能力。?3.4酶制劑的最佳用量有待進一步試驗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