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是動物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在動物體內分布廣、作用大。它對增加機體的抵抗力,維持動物體的生長性能等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試驗通過研究在日糧中添加高銅對蛋雞產蛋高峰期生產性能和蛋品質的影響,為生產實踐中確定產蛋雞日糧銅水平提供依據。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材料飼料級硫酸銅(CuSO4·5H20),純度98%,含銅25%。
1.2試驗動物試驗選用產蛋率相近,來源相同的40周齡健康海蘭褐棕殼蛋雞104只,按照單因子完全隨機設計,設2個處理,每個處理4個重復,每個重復13只雞。預試期2周,產蛋率、蛋重、料蛋比等差異不顯著后,進入正試期,正試期4周。試驗從2004年4月6日 開始,試驗地點為山西農業大學飼料營養代謝研究基地。
1.3試驗日糧采用玉米一豆粕型日糧,按 NcR(1994)蛋雞產蛋高峰期營養需要配制,基礎日糧組成及營養水平見表1。試驗組日糧為基礎日糧+52mg/kg硫酸銅。
表l基礎日糧組成及營養水平
日糧組成 | 含量 | 營養水平 | 含量 |
玉米(%) 豆粕(%) 棉粕(%) 魚粉(%) DDGS(%) 磷酸二氫鈣(%) 石粉(%) 食鹽(%) 植物油(%) 蛋氨酸(%) 賴氨酸(%) 預混料(%) | 57.13 13.35 3.00 2.00 12.00 1 18 9.57 0.30 1 00 0.12 016 0.20 | 代謝能(MeaVkg) 粗蛋白質(%) 鈣(%) 總磷(%) 有效磷(%) 蛋氨酸(%) 賴氨酸(%) 蛋氨酸+半胱氨酸(%) | 2.60 16.00 3.80 0.57 0.38 0.79 0.39 0.67 |
注:1)預混料為每噸基礎Ⅱ糧提供銅
|
對照組 | 試驗組 |
平均蛋重(g/枚) 日產蛋重(g/只·d) 產蛋率(%) 日采食量(g/只·d) 料蛋比 破軟蛋數(枚) | 67.77~1 35 62.99~2.40 92.90~0 02 142.95~2.27 2.28~0.07 5.75~2.14 | 67.30~0.73
64.53~1 54
95.87~0 02
143.87 |
注:同行肩標含相同字母或未標注,表示差異不顯著(P>0.05).下同。
由表2可以看出,試驗組與對照組相比,其平均日產蛋重、產蛋率、日采食量分別提高2.44%、3.20%和0.64%,料蛋比和破軟蛋數分別下降2.2%和34.78%,但各指標差異均不顯著(P>0.05)。2.2硫酸銅對蛋品質的影響見表3。 表3硫酸銅對蛋品質的影響
|
對照組 | 試驗組 |
蛋形指數 蛋殼重(g) 蛋殼厚度(um) 蛋白重(g) 蛋黃重(g) | 1.29~0 01 6.38~0.13 377.75~6.73 40 91~1.99 18 66~0.16 | 1 29~0.00 5.88~0.01 401 50~28.54 39.62~1.47 17.69~0.61 |
由表3中可以看出,試驗組與對照組相比,其蛋形指數無變化,均為1.29,蛋殼重比對照組下降7.84%,蛋殼的厚度增加6.29%,而蛋黃和蛋白的重量分別下降5.20%和3.15%,但各指標均表現為差異不顯著(P>0.05)。
3討論 本試驗表明,添加高銅可提高產蛋率、耗料量、日產蛋重,降低料蛋比,但差異不顯著(P>0,05),這可能與禽類對銅的需要量有關。本試驗試驗組比對照組的日采食量提高了0.64%,這與以往結果相矛盾,有試驗表明當產蛋雞的料蛋比降低時,耗料量也降低,提高雞的生產性能的最佳銅添加量為60 mg/kg(武書康和齊廣海,1990)。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在管理時雞只采食習性造成的飼料損失從而形成較大的誤差,也可能由于雞的品種、環境溫度和雞本身原因造成的。 本試驗中添加銅對蛋品質的影響結果與前人報道不一致。與對照組相比,試驗組的蛋形指數差異不顯著(P>0.05),均為1 29,這與武書康(2001)報道結果一致。本試驗中試驗組的蛋殼重比對照組減少7.84%,這與前人的研究報告中的蛋殼重量基本不變存在差異。 本試驗結果,在蛋雞日糧中添加60 mg,kg的銅,可提高蛋雞的產蛋率、日產蛋重、蛋殼厚度,降低料蛋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