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試驗選用13周齡雌性岑溪三黃雞540只,分成9組,飼喂不同能量、粗蛋白質和含硫氨基酸水平的9組處理日糧,通過飼養試驗、屠宰測定和肉質分析,研究能量、粗蛋白質和含硫氨基酸水平對岑溪三黃雞生長性能、屠宰性能和肌肉品質的影響。結果表明:提高能量和粗蛋白質水平明顯提高增重(P<0.05),提高能量水平顯著地降低料重比(P<0.05)。能量、粗蛋白質和含硫氨基酸水平對岑溪三黃雞的屠宰率、半凈膛率和全凈膛率均無顯著性影響(P> 0.05),但提高能量和粗蛋白質水平可明顯提高胸肌率(P<0.05)。肌間脂肪含量隨日糧能量濃度的增加而增加,隨蛋白質水平的提高而降低(P<0.05)。以增重為衡量指標,育肥期岑溪三黃雞能量,粗蛋白質和含硫氨基酸的適宜水平分別為 12.55MJ/Kg,16% 和0.65%;以料重比來衡量,則分別以13.18 MJ/Kg,14.4%和0.45%水平為宜。
關鍵詞: 岑溪三黃雞;營養水平;肌肉品質
岑溪三黃雞是廣西優質黃羽地方雞種之一,其體型小巧、外表靚麗、肉質細嫩而鮮美甘滑,是制作“水蒸雞”不可多得的雞種,暢銷兩廣和港澳地區,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和青睞。但長期以來,廣西優質三黃雞飼養周期長,飼料消耗多,生產成本高,究其原因之一,是因為飼糧營養水平大多參照國內外公開發表的營養參數,而這些參數并非完全適合飼養廣西優質三黃雞。為此,我們對岑溪三黃雞的營養需要進行了系列的研究,目的是摸索出既能滿足廣西優質三黃雞的營養需要,促進其生長發育,又能保持其原有肉質風味的適宜營養水平,以提高飼養效益。我們對岑溪三黃雞生長期主要營養素的適宜水平進行了研究和報道[1],本試驗是在上述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岑溪三黃雞育肥期對能量、粗蛋白質和含硫氨基酸的適宜水平,為科學飼養廣西優質三黃雞提供參考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日糧設計:考慮能量、粗蛋白質、總含硫氨基酸3個因素,每個因素設3個水平,采用L9(34)正交試驗設計,試驗日糧設計及日糧營養水平見表1。
1.2 試驗雞分組與飼養管理:選用540只11周齡體重一致、健康的雌性岑溪三黃雞,將其分成9組,每組設3個重復,每個重復20只。分別飼喂9組處理日糧,采用常規的飼養管理方式飼養。實驗分預飼期2周,正試期6周。飼養期間以重復組為單位,記錄日采食量、每周稱測體重。
1.3 血液生化指標測定:試驗結束,每處理取6只(每重復2只)接近平均體重的雞進行采血,分離血清,測定血中尿酸濃度。
1.4屠宰測定:飼養試驗結束時,分別從每組中取接近平均體重的6只雞(每重復2只)
進行屠宰測定。
1.5 肉質分析:從每組中取接近平均體重的6只雞測定胸肌中總氨基酸、總脂肪、肌苷酸、肌糖元的含量和肌肉的嫩度及系水力。
1.6 試驗時間及地點:試驗于2005年8月27日~10月7日在廣西岑溪市外貿雞場進行。
1.7 數據分析:數據采用EXCEL和SPSS軟件包分析處理。采用GLM進行方差分析,LSD進行多重比較。
2 結果
2.1 生長性能
不同能量、粗蛋白質和含硫氨基酸的處理水平對岑溪三黃雞生長性能的影響見表2。以能量12.55MJ/Kg和16%蛋白質水平的處理增重最大(P<0.05),而含硫氨基酸水平對增重無顯著作用(P>0.05),隨著能量水平的提高,采食量明顯下降(P<0.05),粗蛋白質和含硫氨基酸處理水平對三黃雞采食量無顯著影響(P>0.05),隨著能量水平的增加,料重比下降(P<0.05),但粗蛋白質和含硫氨基酸處理水平對料重比無顯著作用(P>0.05),以14.4%和0.45%水平的處理有改善的傾向。
2.2 血清尿酸濃度
隨粗蛋白質水平的提高,尿酸濃度明顯提高(P<0.05),含硫氨基酸是影響岑溪三黃雞血清尿酸濃度的另一個重要因素,以0.65%水平含硫氨基酸的處理尿酸濃度最低,結果見表3。
表3 能量、粗蛋白質和含硫氨基酸水平對岑溪三黃雞血清尿酸濃度的影響
處理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尿酸濃度(mmol/l) |
232 ±36 |
279 ±28 |
311 ±19 |
215 ±25 |
216 ±41 |
306 ±63 |
222 ±22 |
202 ±18 |
299 ±50 |
2.3 屠宰性能
能量、粗蛋白質和含硫氨基酸處理水平對岑溪三黃雞屠宰性能的影響見表4。三種營養素的處理水平對屠宰率均無顯著影響(P>0.05),但以12.55MJ/Kg能量水平的處理傾向于提高屠宰率和半凈膛率,隨粗蛋白質和含硫氨基酸水平的提高,屠宰率也有上升的趨勢。三種營養素的處理水平對全凈膛率也無顯著影響(P>0.05)。但以1.92MJ/Kg能量和0.55%含硫氨基酸水平的處理全凈膛率最高,隨著粗蛋白質水平的提高,全凈膛率也有所提高。能量、粗蛋白質和含硫氨基酸的處理水平對胸肌率影響差異顯著(P<0.05),以12.55MJ/Kg能量水平的處理胸肌率最高(P<0.05),并隨粗蛋白質和含硫氨基酸水平的提高而提高(P<0.05)。盡管隨粗蛋白質水平提高,腿肌率有提高的趨勢,但三種營養素的處理水平對腿肌率無顯著影響(P>0.05)。隨能量水平的提高,腹脂率增加,而隨粗蛋白質和含硫氨基酸水平增加,腹脂率下降(P<0.05)。
表4 能量、粗蛋白質和含硫氨基酸水平對岑溪三黃雞屠宰性能的影響
因素 |
能量(MJ/kg) |
粗蛋白質(%) |
含硫氨基酸(%) | ||||||
水平 |
11.92 |
12.55 |
13.18 |
14.4 |
16.0 |
17.6 |
0.45 |
0.55 |
0.65 |
屠宰率(%) |
89.05 |
89.28 |
88.60 |
88.89 |
89.02 |
89.02 |
88.87 |
88.99 |
89.06 |
半凈膛率(%) |
78.92 |
77.65 |
77.86 |
77.4 |
78.11 |
78.89 |
78.15 |
78.24 |
78.04 |
全凈膛率(%) |
65.94 |
65.69 |
65.84 |
64.95 |
65.72 |
66.80 |
65.57 |
66.01 |
65.90 |
胸肌率(%) |
17.20a |
17.59b |
17.00a |
17.17a |
17.09a |
17.53b |
17.22 |
17.32 |
17.25 |
腿肌率(%) |
21.35 |
21.45 |
22.08 |
21.27 |
21.47 |
22.15 |
21.75 |
21.58 |
21.55 |
腹脂率(%) |
2.26a |
2.61ab |
3.55b |
2.96a |
2.84ab |
2.62b |
2.89 |
2.85 |
2.68 |
注:因素內同行肩標相同者表示差異不顯著(P>0.05),不同者表示差異顯著(P<0.05)
2.4 肌肉品質
能量、粗蛋白質和含硫氨基酸的處理水平對肌肉品質的影響見表5。三種營養素的處理水平對岑溪三黃雞的胸肌、腿肌嫩度和系水力均無顯著影響(P>0.05),以11.92MJ/Kg能量水平、17.6%蛋白質水平和0.65%含硫氨基酸水平的肌肉系水力最大,隨蛋白質和含硫氨基酸水平的提高,肌肉的系水力有增加的趨勢。能量、蛋白質和含硫氨基酸水平對肌糖元和肌苷酸含量也無顯著影響(P>0.05),以12.55MJ/Kg能量水平肌肉中肌糖元和肌苷酸含量較多,隨蛋白質和含硫氨基酸水平的提高,肌糖元含量有上升趨勢,而肌苷酸含量則呈下降趨勢。肌肉氨基酸總量隨能量、蛋白質和含硫氨基酸水平的提高而提高(P<0.05)。而肌間總脂肪含量隨能量水平提高而明顯增加,隨蛋白質水平提高而減少(P<0.05)。
3 討論
楊正德等[2]研究認為,7-14周齡貴農金黃雞的能量和粗蛋白質適宜水平分別為12.13 MJ/Kg和15%;楊燁[3]報道13~16周齡雌性河田雞適宜的能量水平為12.56 MJ/Kg,粗蛋白質水平為17.5%。徐阿里[4]報道,9周齡以后臺灣土雞能量和粗蛋白質需要量分別為12.55~12.97MJ/Kg和17-18%。本試驗結果表明,以增重為衡量指標,廣西優質三黃雞能量、粗蛋白質和含硫氨基酸的適宜水平分別為12.55MJ/Kg、16.0%和0.65%。以料重比為衡量指標,則分別以13.18MJ/Kg、14.4%和0.45%為宜。
Sell [5]報道,家禽屠宰性能主要受遺傳影響,營養水平對屠宰性能無顯著作用。本試驗結果表明,在育肥期,適當提高日糧能量和蛋白質水平可提高三黃雞的胸肌產量。但能量水平過高會導致過多脂肪沉積,而過高的蛋白質水平則增加腎臟負擔,且降低經濟效益。從本試驗結果看,能量、粗蛋白質和含硫氨基酸水平分別為12.55MJ/kg,17.6%和0.45%時,胸肌產量較為理想。
影響肉質的因素主要包括遺傳、營養和飼養方式等。由于很多營養物質參與肉質變化的生化過程,因此,營養調控對肉質具有重要影響。本試驗表明結果,日糧能量、粗蛋白質和含硫氨基酸對肌肉氨基酸總量和肌間總脂肪含量均有作用。上述三種營養素似乎也影響三黃雞肉中肌糖元和肌苷酸的含量。關于營養調控對三黃雞肉質風味的影響研究報道不多,有待今后進一步探明。
4 結論
綜上所述,能量、粗蛋白質和含硫氨基酸對13-18周齡的岑溪三黃雞的增重和料重比影響顯著,以增重為衡量指標,育肥期岑溪三黃雞能量、粗蛋白質和含硫氨基酸的適宜水平分別為12.55MJ/Kg、16.0%和0.65%;以料重比為衡量指標,則分別以13.18 MJ/Kg、14.4%、0.45%為宜。適當提高日糧粗蛋白質和含硫氨基酸水平,降低日糧能量濃度,可以提高岑溪三黃雞的屠宰性能和改善其肌肉品質及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