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hn Portsmoutb最近對歐洲、澳大利 亞、北美和亞洲市場上所養殖的兩個高產肉種雞品系近 800只種雞進行了調查,他發現種雞在 20至30周齡時,被調查的肉種雞中有100多只突然對亡。這些肉種雞在死亡之前都表現出良好的生長性能和健康的生理狀態,但是在病理解剖后,可以清晰的發現它們的心臟變大,肺部、瀉殖腔輸卵管創有充血。肉種雞SDS的死亡率一般處在2%到3%這個范圍內,SDS的發病高峰期開始于肉種雞達到最大采食量時的周齡,30周齡時SDS通常會停止發生。
1 SDS的原因
礦物質元素磷和鉀的平衡狀態。含量變化與SDS的發生存在緊密的聯系。當肉種雞達到性成熟時,巨大的生理狀態變化就會發生。胸肌生長所需的鉀元素和其它營養物質的需要量會大幅增加,若此時日糧中不及時補充鉀,就會極易引起肉種雞SDS的發生。
2 鉀與SDS
鉀元素的生理功能主要存在于細胞水平。鉀在全血中的含量比血漿中高25%,肌肉中鉀的含量是血漿中鉀含量的25倍。鉀在維持體內酸堿平衡和滲透壓平衡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它也是心臟運動。肌肉放松等一系列生理活動所必需的礦物質元素。動物體內缺鉀將會引起肌肉軟弱無力和心臟活動紊亂等癥狀。 3 磷與SDS Hopkinsin(1991)指出,家禽體內磷的含量對SDS的發生頻率有著重要影響。家禽日糧中鉀的含量過高,而磷的含量不足,將會導致肉種雞發生SDS的頻率大幅增加。若日糧中鈣的含量過高,將會拮抗的引起肉種雞體內磷的缺乏。家禽體內80%的磷元素沉積在骨骼中,其余20%的磷存在于核苷酸。磷脂和其它含磷的化合物中。磷的生理重要性主要在它的代謝功能上被反映,磷具有促進能量代謝、脂肪酸轉運、氨基酸合成和作為酸緩沖劑的作用。
自然狀態下飼養的肉雞,其生長性能最佳。這是因為這種狀態下的熱平衡和熱交換不易引起肉種雞的熱應激。快速生長品系的肉種雞較生長緩慢品系的肉種雞易發生熱應激,為此飼養中經常對快速生長的肉種雞進行限飼以提高它們對熱應激的抵抗力,然而當限飼時間與種雞的性成熟時間發生重合時,SDS的發生頻率就會增加。熱應激將會導致肉雞排泄物中鉀、磷的含量升高,然而通過提高飼料中鉀、磷的含量以增加血漿中鉀、磷的沉積率的效率卻很低。因此當雞群處于熱應激時,飼料中鉀、磷的含量應大幅升高,以保證體內適宜的鉀、磷水平。一般情況,當雞群處于30℃溫度下時,日糧中磷和鉀的添加量應提高10%。表1和表2所列的是熱應激狀態下肉種雞所需鉀、磷的推薦量和鉀、磷與鈣以及鉀、磷之間最佳的配比濃度。綜上所述,在為了預防SDS發生時,肉種雞對鉀、磷的需要量顯著高于正常狀態下肉種雞維持生長和繁殖時對鉀、磷的需要量。肉種雞在20至28日齡時,日糧中鉀的含量應至少維持在0.65%,可消化磷的含量應至少維持在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