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歇根州大學的Harvatine 等學者通過在日糧中補充飽和及不飽和脂肪酸來評價其對產(chǎn)奶量、乳成分及其濃度( 包括脂肪酸和能量平衡) 的影響。選擇8 頭瘤胃瘺管和十二指腸瘺管及8 頭無瘺管的奶牛, 采用重復的4×4 拉丁方設(shè)計進行21 d 試驗。處理分為對照組和補充2.5 %脂肪酸, 分別為飽和脂肪酸( SAT, 氫化顆粒的游離脂肪酸) 和不飽和脂肪酸(UNS, 長鏈脂肪酸的鈣皂) 的試驗組。
試驗結(jié)果表明,SAT 不改變奶牛的乳脂濃度, 但UNS 與對照組相比,則會降低瘺管奶牛的乳脂, 同時無瘺管奶牛的乳脂也傾向降低。UNS 使乳脂下降但可相應(yīng)地增加乳中t10、c12- CLA 和C18∶1 的濃度。SAT 和對照組的乳脂是相似的, 但UNS 降低了短鏈和中鏈脂肪酸。瘺管和無瘺管奶牛隨著不飽和脂肪酸的增加, 其消化能的采食量隨之降低。增加不飽和脂肪酸可使瘺管牛體重和凈能增加, 而增加飽和脂肪酸卻增加了血漿胰島素。對于瘺管奶牛來說, 隨著不飽和脂肪酸的增加, 消化能轉(zhuǎn)化為乳的效率降低。SAT 的添加并不能對產(chǎn)奶量和能量平衡提供較多益處, 而UNS 卻降低了奶牛對能量的攝取和乳中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