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后備母豬對礦物質需求的研究
1.在高瘦肉率豬肉中的鈣含量低于普通豬。
2.低瘦肉率豬和高瘦肉率豬需要的鈣磷比不同,在肌肉中鈣含量比較低,鈣主要存在骨骼中,因此,在肉中,高瘦肉率的豬鈣磷比就比較低。但在骨骼中,比例是非常穩定的。但這個比例也會受基因調控而改變。
3.母豬對鈣的需求特別重要,如果不能滿足,就很容易造成淘汰。
4.不同部位肌肉中存鈣量不同,后腿肉中鈣的含量就高于腰肉。
5.對微量元素總體需要量,高瘦肉率豬比低瘦肉率豬需要高。但不是你飼喂的量高,在肉中沉積的就多。
6.特別需要提出的是,雖然骨骼發育比肌肉早,但是鈣質沉積比較晚。所以,雖然它的骨骼很大,但是較薄。對母豬,我們就不能讓它過早的產子,這樣,很容易造成母豬的淘汰。
二、妊娠期母豬礦物質需求
1.胎兒的礦物質沉積主要是在105天-114天,同時,鈣的增加比磷更快。
2.從蹄型判斷礦物質缺乏程度。正常的蹄,副腳趾離開地面,蹄后面與地面呈65度角;缺鈣的豬蹄,副腳趾與地面接觸,而且蹄后面與地面的角度很小。這時候加強飼料中礦物質。
3.如何添加才是有效的?很多公司在采用注射高劑量的維生素D,它會動用母豬骨骼中的鈣,短期解決了母豬癱瘓,但是加快了母豬的淘汰。應該增加各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平衡添加。
4.鐵。以往有觀點認為,母豬在給胎兒的鐵轉化上有問題,造成仔豬鐵不足,其實,不是母豬轉化能力不夠,而是一般情況下,鐵的量不夠。
5.妊娠母豬的礦物質添加有一個重要的“窗口期”,我們必須掌握這個重要期,不同礦物質有不同的“窗口期”。
三、哺乳期礦物質需要研究
1.以窩產11個仔豬的母豬為例,在10天以后,每天鈣需要量增加的速度是非常驚人的,達到85g/d。同樣,其他礦物質的需求都在增加。
2.三胎后,母豬體內礦物質變化,所有成分都大大減少。
3.母豬該如何補充礦物質呢?只能通過日糧添加。問題是添加量和添加形式。不管是哪些礦物質,只要以硫酸形式添加,它的消化率都比較低。過量添加無機礦物質對母豬是有害的,添加有機礦物質則會有利。脂肪不會增加仔豬出生重。母豬經過妊娠和哺乳,脂肪含量降低最快,產前20天開始降解,并且延續到再次配種。
四、微量元素
1.鉻。葡萄糖有促進母豬排卵的作用。而葡萄糖與鉻元素的關系,我們是通過試驗得出:添加鉻提高了窩產子數。對斷奶再次發情也有一定的幫助,可以縮短間隔。
2.硒。可以從母豬乳中傳遞給仔豬,在斷奶后,仔豬就會缺硒。需要通過日糧補充。有機硒的吸收機理與氨基酸一致,在提高產子數、提高泌乳力上都有作用。添加有機硒另外重要的不同之處在于,乳中硒含量,不會隨胎次增加而減少。可以調控氧化,減少過氧化物。
高產的母豬代謝比較快,過氧化物就更多,而細胞的處理能力是有限度的,一定數量后,這些過氧化物就會穿透細胞膜。嚴重時可以造成豬死亡。這就是為什么高產的母豬更容易死亡(突然死亡)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