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犢牛開食料營養的研究上,國外開展得較早,研究者們在開食料的營養水平和加工方式上進行了探索,而我國在這方面的研究很少。開食料可以為犢牛供給豐富的營養物質,對于保障其成年后充分發揮生產潛力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有必要在我國的環境條件、飼養管理水平下,對犢牛開食料的營養水平、加工方式等進行研究,從而使犢牛能夠健康的生長發育,為培育高產、穩產奶牛奠定基礎。
1.1開食料的營養水平
犢牛開食料的質量對于早期斷奶的實施非常重要。
1.1粗蛋白來源與含量
不同的蛋白質原料來源均能滿足開食料中的蛋白需要。開食料中最廣泛使用的蛋白質原料是大豆粕。其他的蛋白來源原料也被廣泛使用,如亞麻粕、棉籽粕、菜籽粕、熱處理大豆或粉碎擠壓大豆。犢牛由于瘤胃微生物體系并不完善,所以通常不在犢牛開食料中使用非蛋白氮。此外,在開食料中添加氨基酸也未表現出促進作用。
多數研究認為,開食料中適當的蛋白比例有利于犢牛的生長。由于犢牛飼料采食量變異很大,根據犢牛開食料日糧百分比表示CP需要量會造成誤導。
粗蛋白(CP)水平對于初生犢牛是充足的,由于犢牛在4-6周齡前仍會采食奶或代乳粉,而干飼料的早期采食量低。因此若犢牛在4周齡前進行斷奶,需要的開食料蛋白含量較高。
盡管國外對犢牛開食料蛋白質需要進行了一些研究,但研究結果并不一致。多數研究認為,從出生到8-10周齡犢牛開食料中粗蛋白(CP)含量應為16%-18%,然而也有一些不同的結論。Brown等和Gardnertsl指出,以含12%-13%粗蛋白的開食料飼喂犢牛,其生長性能與飼喂更高CP的一致。Leibholz和Kang發現犢牛日糧中粗蛋白含量為15%,可以與18%的蛋白水平獲得相同的增重效果,然而氮沉積較低。還有研究表明日糧中14.3%和26%的CP可以獲得相似的生長效果,但CP為26%的日糧有較高的氮正平衡。
許多因素都會影響犢牛對蛋白的消化,如飼喂方式(自由采食或限飼)、日糧中的可消化能量、蛋白的溶解度和日糧的加工方式等。Crowley等建議犢牛開食料中的CP含量應為干物質的15%-20%。
1.2能量來源及水平
對于飼喂牛奶或代乳料再補加開食料的犢牛。規定開食料干物質的代謝能用于維持和生長的效率分別為75%和57%。
無論犢牛采食哪種飼糧,維持性能和生長性能的總需要量都不會發生變化,只是開食料的代謝能用于維持和生長的效率低于牛奶或代乳料。因此,若計算飼料總的代謝能轉化效率。則首先根據牛奶(或代乳料)和開食料的代謝能在總代謝能中的比例,然后將各自的轉化效率加權計算。
1.3纖維來源及水平
代乳粉和開食料等初生反芻動物的飼料會對新生反芻動物的生長速率和腸道組織發育產生影響。幼齡犢牛對粗飼料的消化和吸收比較困難,因而新生犢牛出生后6-8周內不喜歡采食干草。與淀粉和糖相比,干草和粗飼料中營養物質的發酵速度慢。因此,粗飼料發酵產生的揮發性脂肪酸比精料低。而且粗飼料發酵產生的乙酸比例較高,丙酸和丁酸比例較低。而丁酸和丙酸是瘤胃發酵的主要刺激源。所以,在刺激瘤胃發育過程中,精料比粗料的作用大。
開食料中一定含量的粗纖維有利于犢牛的增重。然而,很難確定開食料中應當含有的準確纖維含量。原因是這一結果受其他很多因素的影響,如粗纖維的來源、物理形態等。開食料中的纖維素低于5%-6%時將不能給犢牛帶來最好的生產效益,而且使犢牛發生瘤胃膨脹。將13.9%的粗纖維簡單混合在開食料中對犢牛的生產性能影響效果與開食料中含有6%的粗纖維結果相似。粗飼料的不同來源決定了其在開食料中的使用量。然而,多數研究表明,粗飼料在全混合開食料中的比例為25%-35%比較合理。
盡管人們一般不使用長干草作為犢牛開食料的組成成分,但仍推薦使用一些切短的粗飼料。精料含量很高而纖維含量很低的日糧會導致開食料采食量降低,瘤胃絨毛角質化且絨毛結構成簇等現象,并導致吸收營養物質能力減弱。通常推薦在開食料中添加10%-25%的粉碎或切碎的優質干草,或其他合適的粗飼料來源。實踐證明,開食料中含有一些纖維飼料時會增加犢牛的干物質采食量和體增重。
開食料所需粗纖維取決于以下幾個方面:開食料原料組成,尤其是谷物比例;飼料的粒徑;采食水平。一旦開食料中粗纖維水平確定下來,開食料的其他組分也應適當選擇以與使用粗飼料達到最佳配合。開食料中最常使用的粗飼料是粉碎或切碎的干草,其他的還有棉籽皮、甜菜渣、麩皮、干酒糟、大豆皮、燕麥等。
2開食料的使用時機
為了降低犢牛培育成本,目前犢牛早期斷奶的成功關鍵在于如何使犢牛較早適應固體飼料。使用良好的開食料是順利實現這一過渡的關鍵。試驗表明,試驗組飼喂開食料,試驗組的平均日增重、瘤胃乳頭長度、日糧各種養分的消化率都高于對照組。
研究表明,犢牛在3周齡時飼喂開食料最為適宜,飼喂過早或過晚都會對犢牛生長發育和健康不利。因為初生(即3周齡以內)犢牛的瘤胃和網胃內沒有微生物存在,不具備消化草料的功能,犢牛只能靠進入真胃的乳汁提供營養。若此時飼喂開食料會加重犢牛胃的負擔,引起疾病。如果喂料過晚(即犢牛超過3周齡),犢牛的消化道長期依賴乳汁,前胃因得不到充分的鍛煉而發育緩慢,待犢牛到了青年和成年階段極易因為消化道容積過小而進食過少,從而影響牛的生長、發育和健康。犢牛3周齡后其前胃迅速增大,微生物隨少量的食物和飲水進入前胃,犢牛開始出現反芻現象,此時可以飼喂顆粒狀的開食料。這樣既避免了因前胃過于幼嫩而使犢牛發病,又可使其前胃的發育加快,促使瘤胃內微生物和纖毛蟲的大量繁殖,使其消化固體飼料的功能逐漸增強,為以后采食大量的粗飼料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