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播放器av少妇影院-欧美xxxxbbbb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www.jhygf.com

當前位置: 首頁 » 動物營養 » 正文

提高早期斷奶仔豬免疫功能及健康水平的營養措施

  作者: 來源: 日期:2011-08-09  
     雖然早期(3~4周齡)斷奶可以提高母豬的繁殖性能和阻斷一些疾病由母豬向仔豬的傳播,但是早期斷奶仔豬消化系統和免疫系統發育不完全,再加上早期斷奶引起的心理、環境和營養應激,使早期斷奶仔豬出現免疫功能降低和斷奶后腹瀉等一系列問題,甚至造成仔豬死亡,影響養豬經濟效益。因此,提高早期斷奶仔豬免疫功能,改善其健康狀況,必然會促進養豬生產水平的提高。大量研究表明,合理的營養可提高早期斷奶仔豬的免疫功能和健康水平。本文就提高早期斷奶仔豬免疫功能和健康水平的營養措施進行闡述。

    1 減少飼糧蛋白質的不利作用

    我國仔豬飼糧一般以玉米—豆粕型為主,大部分仔豬飼料豆粕用量超過20%。豆類中的抗原物質(如大豆中的大豆球蛋白、B—大豆伴球蛋白,豌豆中的豆球蛋白、豌豆球蛋白)能引起IgE介導的I型超敏反應,使早期斷奶仔豬小腸絨毛縮短、組織損傷,消化吸收力進一步降低,從而引起腹瀉(董國忠等1995)。大量未經小腸消化的蛋白質涌人大腸,為大腸桿菌等有害菌群提供了生長基質,使病源性大腸桿菌大量增殖而導致仔豬發生病源性腹瀉。早期斷奶仔豬消化系統發育不完全,對營養物質消化吸收較差,飼料中大量蛋白質進人大腸發生腐敗,產生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質(如氨、胺類、酚類、吲哚和硫化氫等),這些物質一方面刺激結腸粘膜使結腸分泌大量液體,另一方面刺激結腸使結腸組織受損,水在結腸部分的重吸收下降,最后導致仔豬發生腹瀉(董國忠,1995)。減少飼糧蛋白質對早期斷奶仔豬健康不利作用的措施包括對飼糧豆類進行膨化處理和熱乙醇處理,使用優質動物蛋白質飼料代替部分豆粕,添加合成氨基酸配制低蛋白質飼糧。

    1.1 對飼糧中豆類進行膨化處理

    對豆類進行膨化處理可以減少豆類的抗原物質,還可以破壞其細胞壁,增加豆類物質的消化率。近年來,隨著人們對膨化大豆營養價值的認識和膨化工藝的逐步完善,膨化大豆作為高能、高蛋白質飼料資源,在斷奶仔豬飼料中應用越來越多。李德發(1993)對大豆蛋白的抗原性及不同大豆制品對斷奶仔豬過敏反應、腹瀉和糞中大腸桿菌的影響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結果證實膨化豆粕比膨化大豆、普通豆粕在減輕超敏反應和斷奶腹瀉方面具有明顯優勢。Kim(1997)在玉米—豆粕—乳清粉型飼糧中用干法擠壓膨化全脂大豆(DEWS)代替飼糧中50%和100%的豆粕,結果表明,用DEWS完全代替豆粕使仔豬皮褶厚度減小,腸絨毛長度增加。余東游和馮杰(2000)研究表明,飼糧中添加5%膨化大豆使斷奶仔豬的日增重提高7.54%,腹瀉率下降14.55%。劉春雪等(2006)研究表明,在斷奶仔豬日糧中使用13.88%-20.83%膨化大豆效果較好。

    1.2 添加合成氨基酸來配制低蛋白質氨基酸平衡飼糧

    飼糧蛋白質水平顯著影響斷奶仔豬腸絨毛高度和腸上皮淋巴細胞含量(Gu和Li,2004)。董國忠(1998)認為,簡單地降低飼糧蛋白質水平雖然可以有效地減少仔豬斷奶后腹瀉,但這不是最好的方法,因為簡單地降低飼糧蛋白質水平有可能影響仔豬對蛋白質和氨基酸的需要量,另外也不一定能提高飼糧蛋白質的利用率。通過添加合成氨基酸來配制低蛋白質氨基酸平衡飼糧可減少飼糧抗原物質,也可使大腸內蛋白質的腐敗作用降低和仔豬斷奶后腹瀉減少(董國忠等,1995、1996),有利于降低腸道內有毒細菌的代謝而保持腸道健康(Nyachoti,2006),有效地提高仔豬的健康水平。董國忠等(2000)研究表明,低蛋白質(CPl7.8%)氨基酸平衡飼糧使仔豬結腸組織病變指數降低,結腸吸水率提高,腹瀉程度減輕一半。

    1.3 用優質動物蛋白質飼料代替部分豆粕

    動物性蛋白質飼料(如脫脂奶粉、魚粉、噴霧干燥 血漿蛋白粉和腸膜蛋白粉等)具有較高的可消化性,是優質的蛋白質飼料。脫脂奶粉和魚粉已廣泛應用于 仔豬飼糧,而血漿蛋白粉和腸膜蛋白粉是近年來開發 的優質蛋白質飼料。血漿蛋白粉含有豐富的免疫球蛋 白(占蛋白總量的20%-26%),是一種天然抗體源。在斷奶仔豬飼糧中加入噴霧干燥血漿蛋白粉使大腸桿菌K88含量減少,小腸絨毛高度增加,胃內pH值降低(Nvachoti等,2003),斷奶仔豬的日增重增加和腹瀉率降低,同時血清尿素氮、血清葡萄糖、總膽固醇、甘油三酯水平顯著下降(胡奇偉等,2005)。易永宏和樊哲炎(2000)研究表明,添加5%血漿蛋白粉可顯著降低3周齡斷奶仔豬腹瀉率。腸膜蛋白粉(DPS)是以豬小腸為單一來源,經一系列蛋白酶長時間水解與特殊酶解處理,而后經高溫滅菌和特殊條件下干燥等過程 制造出來的蛋白質原料,含有大量的小肽和游離氨基酸,在早期斷奶仔豬飼料中可以部分或全部代替血漿蛋白粉(An、乳清粉和脫脂奶粉等較昂貴的動物蛋白原料,大大節約飼料成本(高欣等,2001)。高欣等(2001)研究表明,添加DPS30、DPS50和AP950(血漿蛋白粉)都能明顯提高斷奶仔豬生長性能和降低腹瀉指數;在生產上添加3.5%DPS50等量代替斷奶仔豬飼糧中的AP950效果較好。

    2 添加脂肪

    仔豬斷奶后頭幾天采食量較少(Bmininx等,2001、2002),導致攝入代謝能不足。添加脂肪可提高飼糧能量濃度,延緩食物在胃腸道中的排空時間,增加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等營養物質在消化道的消化吸收時間,減少因蛋白質在大腸內腐敗導致的仔豬腹瀉。增加飼糧脂肪含量可以提高飼喂效果,增加能量的轉化,但是使體液免疫受到抑制(Vanheugten等,1996)。Hontecillas等(2002)報道,共軛亞油酸(CLA)有改善斷奶仔豬生長性能和增強免疫功能的作用;添加1.33%CLA可降低早期斷奶仔豬因腸炎引起的腸道粘膜損傷,維持細胞因子(干擾素-r和白介素IL-10等)和淋巴細胞亞群(CD4+和CD8+等)水平與健康豬相似。同時考慮生長性能與免疫反應指標,CLA的最佳添加劑量為2%(賴長華等,2004)。

    3 控制飼糧纖維水平

    長期以來,粗纖維由于降低仔豬的采食量和飼料的消化率,被認為是一種抗營養因子。飼糧中粗纖維含量過高容易使胃腸道粘膜發生機械損傷,使仔豬對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減弱,從而導致仔豬腹瀉。但是大量研究表明,適當增加飼糧中的粗纖維水平不會影響早期斷奶仔豬生產性能,但可有效地降低仔豬腹瀉率(楊玉芬等,2003)。一方面,粗纖維有利于仔豬消化系統的發育,尤其是粗纖維分解產生的丁酸,是腸上皮細胞不可缺少的能源,還可以減少大腸內有毒性胺類(如尸胺、腐胺、組胺和色胺等)的生成,從而減少腹瀉(楊玉芬等,2003)。另一方面,纖維通過促進胃腸蠕動和食糜流動,加快病原菌的排出,減少仔豬發生病原性腹瀉。李雁冰等(2006)將仔豬飼糧中粗纖維含量由2.8%提高到5.3%,對于仔豬的日增重、采食量和飼料轉化率沒有產生不利影響,但有效地防止了仔豬腹瀉的發生。所以適當的纖維水平在仔豬飼糧中是必要的,目前仔豬飼糧中適宜的纖維水平仍需進一步研究。

    4 使用添加劑

    4.1 微量元素與維生素

    大多數微量元素和維生素作為酶的重要協同因子,以輔酶形式在淋巴細胞和巨噬細胞功能和活性上發揮重要作用。大量研究表明,鋅、銅、硒、維生素C、維生素E和生物素等對仔豬抗腹瀉能力有明顯的作用。在飼糧中添加鋅和維生素C能夠增加豬的抗體水平和生產性能(Bhar等,2003)。添加300mg/kZ維生素C可使仔豬血清球蛋白含量和球清比增加,免疫機能增強,但對仔豬生長性能沒有影響(趙君梅等,2002)o冷向軍和王康寧(2001)在早期斷奶仔豬飼糧中添加250me/kz的銅,降低了仔豬腹瀉發生率,而且提高了十二指腸脂肪酶活力和脂肪表觀消化率,還有減少結腸內大腸桿菌數量的趨勢。鈣、磷是骨骼的重要組成部分,鈣離子還作為一種重要的信使物質,調節淋巴細胞分裂,介導巨噬細胞吞噬功能。林映才等(2002)研究表明,滿足4-9 kg早期斷奶仔豬生長和骨骼發育的飼糧鈣含量為0.90%,飼糧中相應的磷水平為0.55%。提高飼糧磷水平,能增強細胞免疫功能,但降低體液免疫功能(Kegley,2001)。

    4.2 酶制劑

    早期斷奶仔豬由于消化系統發育不完全,再加上斷奶應激使消化道中的酶活性降低,使早期斷奶仔豬的消化能力較弱。添加外源性酶制劑可彌補早期斷奶仔豬體內各種酶的不足,減輕胃腸負擔,維持正常的消化吸收功能,從而幫助消化、吸收各種營養物質,達到促生長、維持腸道健康的作用。李同洲等(1996)研究證實,在飼糧中添加復合酶制劑降低了斷奶仔豬腹瀉發生率。王冬艷等(2000)也證實,斷奶仔豬飼糧中使用復合酶有提高采食量和日增重的趨勢,同時可減少仔豬腹瀉。

    4.3 酸化劑

    早期斷奶仔豬胃內鹽酸分泌不足,消化道pH值較高,不足以促進胃蛋白酶原轉化為胃蛋白酶,因此可通過在仔豬日糧中添加酸化劑來降低胃腸道pH值,促進胃蛋白酶原向胃蛋白酶的轉化,提高蛋白質的消化率,并且低酸環境可以有效地抑制病原菌的生長繁殖,保護有益菌。冷向軍等(2002)研究表明,添加鹽酸、檸檬酸、復合酸均可不同程度地促進仔豬生長,降低腹瀉發生率;其中添加1.5%檸檬酸對降低結腸大腸桿菌數量,減少腹瀉發生率效果明顯;添加0.25%復合酸可刺激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提高十二指腸胰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鹽酸的作用效果不及檸檬酸和復合酸。

    4.4 寡糖

    寡糖是由2-10個單糖組成的糖類,由于其穩定性高、毒性低,在作為飼料添加劑等用途上顯示了良好的應用價值,也是目前研究綠色飼用添加劑的熱點。寡糖難以被動物腸道吸收,能調節腸道微生物區系,擴大有益菌群并減少有害菌群。飼糧中適宜的寡糖能顯著提高斷奶仔豬血清中的IgG水平,在促生長作用上能替代抗生素(宋小珍等,2005)。李梅等(2000)研究表明,異麥芽寡糖能顯著提高仔豬的細胞免疫功能。黃俊文等(2005)報道,甘露寡糖能顯著降低仔豬各腸段的大腸桿菌的濃度;甘露寡糖與納豆菌聯用能顯著降低空腸以下各腸段的pH值;添加2g/kg的甘露寡糖顯著降低大腸桿菌的數量,有增加仔豬小腸粘膜絨毛高度的趨勢。

    4.5 益生素

    益生素是一類活菌制劑,可以刺激有益菌的生長繁殖并通過產生有機酸或其它物質來抑制致病性細菌的生長,從而改善仔豬胃腸道的微生態環境,減少早期斷奶仔豬腹瀉。目前益生素主要包括以下菌屬:乳酸桿菌屬(如嗜乳酸桿菌)、鏈球菌屬(如糞鏈球菌)、芽孢桿菌屬(如枯草桿菌)。對于控制仔豬腹瀉,將益生素和檸檬酸配伍使用比單獨添加益生素或檸檬酸的效果好(周友明等,2006)。胡友軍等(2003)在早期斷奶仔豬飼糧中添加耐高溫活性酵母,提高了仔豬的生產性能和機體細胞免疫水平,降低了腹瀉率。

    5 其它營養措施

    斷奶前補飼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于現代化的養豬生產中。斷奶前充分補飼可以使斷奶后仔豬對飼糧抗原物質獲得免疫耐受,減少斷奶后飼糧抗原物質引起的超敏發應。斷奶前充分補飼,有助于讓仔豬盡快適應固體飼糧,刺激消化道盡快發育。在飼糧中適當加入抗生素有利于降低病源微生物的繁殖,添加碳酸鈉可調節機體酸堿度,降低仔豬腹瀉,提高其消化力、免疫力、抗應激力等。在早期斷奶仔豬飼糧中添加谷氨酰胺能夠改善空腸中段腸絨毛的生長發育狀況,減少糞中水分的含量,緩解仔豬因飼喂大豆而導致的腹瀉(張軍民等,2002)。

    6 結語

    在配制早期斷奶仔豬飼糧時,應根據早期斷奶仔豬的生理特點,配制既滿足早期斷奶仔豬對營養物質的需要又能提高早期斷奶仔豬免疫力和健康水平的仔豬飼糧。應用營養調控手段來預防或減少仔豬早期斷奶綜合癥是行之有效的途徑,也會給養豬生產者帶來顯著的經濟效益。同時,加強飼養管理對提高仔豬健康水平也是非常重要的措施。

 
 相關新聞  
管理員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中國飼料》雜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