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在機體的免疫系統(tǒng)中,抗體、免疫球蛋白(IgS)都是蛋白質(zhì),而蘇氨酸是組
成IgS的重要氨基酸,蘇氨酸對豬IgG合成具有重要作用。蘇氨酸缺乏會抑制免
疫球蛋白及T、B淋巴細(xì)胞的產(chǎn)生,進(jìn)而影響免疫功能。
1)蘇氨酸與仔豬的免疫機能
仔豬獲得免疫保護(hù)基本來自兩方面,一是從母乳中獲得免疫保護(hù)或稱被動免疫,二是在自然狀態(tài)下仔豬自身免疫系統(tǒng)發(fā)生、發(fā)育而形成的主動免疫。初生仔
豬通過母豬胎盤或初乳獲得某種特異性抗體,從而獲得對某種病原體的免疫力,
抵御病原體的感染,以保證其早期的生長發(fā)育。一般來講,母豬分娩后3~4天
的母乳為初乳,其中含有大量的免疫活性物質(zhì),包括免疫球蛋白(IgS)、免疫活
性細(xì)胞、非抗體保護(hù)蛋白。IgS 由IgG、IgA 和IgM 組成。這些免疫物質(zhì)可被吮
乳仔豬消化道吸收。初乳中IgG抵御敗血病的感染,IgA可抵抗腸道病原體的感
染。而在初乳和常乳免疫球蛋白氨基酸組成中含量最高的是蘇氨酸,均在10%以
上。新生仔豬對免疫球蛋白的最大吸收在吸吮初乳后4~12h,隨后吸收很快下
降。出生后48h腸道完全關(guān)閉,這對阻止自然界中的病原大分子進(jìn)入仔豬體循
環(huán)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有研究顯示豬初乳中的淋巴細(xì)胞能經(jīng)腸道轉(zhuǎn)入仔豬體
內(nèi),再經(jīng)淋巴管轉(zhuǎn)運到腸系膜淋巴結(jié)中并增強仔豬的免疫力。
2)蘇氨酸與母豬的免疫機能
妊娠母豬對蘇氨酸的需要量較高,對母豬免疫球蛋白的合成有重要影響,這
可能與免疫球蛋白中蘇氨酸含量高有關(guān)。Cuaron(1984)研究表明,飼喂玉米—豆
粕日糧的妊娠母豬與飼喂有高粱的相同含氮量的強化日糧的妊娠母豬相比,前者
血漿中IgG 濃度將減少25%。但在飼喂高粱日糧母豬的初乳和仔豬血漿中,IgG
的濃度并沒有明顯的變化,飼喂高粱日糧的母豬血漿IgG的減少可用增加蘇氨酸
的辦法加以緩解,但添加Lys卻不行。這表明即使當(dāng)?shù)胶馑枰牡谝幌拗菩?
氨基酸(賴氨酸)缺乏時,添加蘇氨酸也能使血漿中IgG得到恢復(fù),增加T細(xì)胞依
賴性抗原的抗體合成量,而且母豬初乳中也含較多抗牛血清白蛋白抗體。因此,
雖然對氮平衡來說,賴氨酸是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但對妊娠母豬來說,要維持血
漿IgG濃度,蘇氨酸是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蘇氨酸對妊娠母豬的體液免疫起主導(dǎo)
作用。Hsu等(2001)研究表明低蛋白日糧添加蘇氨酸能顯著提高母豬初乳和常乳
中IgG含量。
母豬在較冷的環(huán)境條件下產(chǎn)下仔豬時,仔豬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濃度及斷奶成
活率都會下降,而日糧中添加蘇氨酸可改善冷環(huán)境對血清IgG濃度及仔豬存活率
的不利影響,并增強仔豬的免疫力。
3)蘇氨酸與生長豬的免疫機能
鄭春田等(2000)報道,提高日糧中蘇氨酸水平有助于迅速提高生長豬血清球
蛋白和IgG 含量(P<0.05),但不影響最終含量,血清抗牛血清白蛋白抗體水平隨
日糧蘇氨酸水平升高而升高。抗豬瘟弱毒疫苗抗體含量在日糧蘇氨酸水平為
0.64%時最高,而后隨日糧蘇氨酸水平升高而下降。當(dāng)日糧蘇氨酸水平為0.54%
時,20kg~35kg 生長豬的生長速率最佳,但更高的蘇氨酸水平對增加機體免疫
力有益。Li 等(1999)研究表明,對于17~31Kg 生長豬,提高日糧蘇氨酸含量能
顯著提高血清IgG濃度(P<0.01)和抗牛血清白蛋白水平(P<0.01);當(dāng)蘇氨酸水平
為0.68時,豬只獲得最大生長速度,但為達(dá)到機體最佳體液免疫抗體合成量和
IgG水平,則還需要更高的日糧蘇氨酸含量。良好的免疫系統(tǒng)是最佳生產(chǎn)的基礎(chǔ),
因此有必要對蘇氨酸在抗體形成中的作用機理,以及保證最佳免疫機能的蘇氨酸
需要量等問題作進(jìn)一步研究。
侯永清等(2001)研究了日糧蛋氨酸與蘇氨酸不同水平對機體免疫機能的影
響。結(jié)果表明,蛋白質(zhì)與賴氨酸主要影響機體的細(xì)胞免疫機能,而蛋氨酸及蘇氨
酸主要影響機體的體液免疫反應(yīng)。不同蛋氨酸水平影響胸腺占體重的比例,不同
蘇氨酸水平影響脾臟占體重的比例,蛋氨酸及蘇氨酸的不同水平對皮褶厚度變化
無顯著影響,蘇氨酸及蛋氨酸的不同水平顯著影響血液中IgG的效價及半數(shù)溶血
值,說明蛋氨酸及蘇氨酸與機體免疫力有關(guān),機體免疫機能最佳時適宜的蛋白質(zhì)、
賴氨酸、蛋氨酸及蘇氨酸水平分別為18%、1.3%、0.39 %及0.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