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廣州召開的第二屆中國DDGS(玉米酒糟蛋白)大會上,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動物科學系教授杰瑞·舍森博士指出,隨著國際油價的攀升,目前美國有部分酒精加工廠(約30%)在生產DDGS之前先提取玉米油,此舉直接導致DDGS中粗脂肪含量降低到7%-8%(低于以前的10%-14%)。
他還預計,此類酒精加工企業呈增加趨勢,到2012年末,將有50%的美國酒精生產廠有如此舉措,未來DDGS的粗脂肪含量將在3%-13%之間。參會的賣家代表之一The Scoular Company國際市場部經理 Jennifer Li告訴南方農村報記者,油脂含量是DDGS除了蛋白含量之外的一項重要指標。她指出,隨著能量優勢的減少,DDGS將更多的被飼料企業與豆粕等蛋白原料進行性價比比較,目前豆粕價格43%蛋白價格2950元/噸,進口菜粕36%蛋白1800元/噸,DDGS約26%蛋白價格2150元/噸,除非未來蛋白原料上漲,否則,相比之下,DDGS優勢已經不很明顯了,這會影響到它在飼料中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