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養豬產業規模化、集約化、現代化的發展,規模化豬場在整體養殖數量中占據了絕對多數的比例。傳統養豬中圈舍內為土地面,仔豬在補料前母豬帶領仔豬在拱食土壤的過程中可以獲得一部分鐵元素的補充,同時傳統養豬中豬的品種較現在規模化豬場差得遠,當然生長速度也跟規模化豬場也較大的差別,盡管如此,傳統養豬過程中對鐵的補充依然是多數養豬場的重要工作之一;現代規模化豬場其封閉的管理模式不同于傳統養豬,母豬不能獲得帶領仔豬自由生活的權力,且圈舍建筑以水泥地面為主,無法從土壤中獲得機體生長所需的各項微量元素,所以只能依賴于外界的補充,即直接補充或來源于飼料,所以在當代規模化豬場日常仔豬管理中補鐵顯得更為重要。筆者在此結合豬場的實際情況淺述一下在養豬過程中補鐵的各項注意事項,以供參考。
1 補鐵時間的選擇
新生仔豬容易發生缺鐵性貧血的原因是由于初生仔豬體內鐵貯不足。據研究發現,新生仔豬出生時體內含鐵貯約為40~50 mg。而哺乳仔豬在生長過程中每天約需7~16 mg鐵才能保證其較快的生長速度。而新生仔豬唯一的鐵的來源就是由母乳獲進,而每頭新生仔豬通過母乳每天僅能獲得約1 mg鐵。所以新生仔豬體內的鐵貯僅夠維持機體3天的需求量。要保證3天后不發生缺鐵性貧血,應在4日齡內對新生仔豬進行補鐵,否則就會出現缺鐵性貧血癥。導致仔豬精神不振、食欲減退、腹瀉、生長緩慢,甚至生長較快的仔豬會因缺氧而突然死亡。
2 補鐵制劑的選擇
2.1 嚴把質量關,養殖場(戶)在選擇補鐵制劑時要仔細認真。首先要選擇通過GMP認證且上市的企業所生產的產品,另外檢查生產日期、有效期、包裝等,以防使用不合格或過期產品導致不必要的損失。
2.2 規格選擇目前使用的補鐵制劑較多的是右旋糖酐鐵注射液,規格有50mg/ml,100 mg/ml,150mg/ml,正邦動保生產“富血旺”規格為150 mg/ml的補鐵制劑。右旋糖酐鐵含量較高,且較好的生產工藝,使得藥劑溶液顆粒較小,對仔豬刺激性小,吸收快,抽取和注射極為方便。此外,額外增加的硒、鈷以及復合維生素B等,能夠一針多補,作用全面,更有利于鐵元素的全面吸收,同時可促進機體造血機能的進一步完善,增加了鐵元素在造血過程中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