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畜禽業的發展,畜禽養殖場和養殖規模不斷增加和擴大,畜禽生產的排泄物以及由畜禽飼料和畜禽產品帶來的有毒有害殘留物對生態環境和人類健康的影響日益顯現。因此,充分認識畜禽生產對生態環境污染的嚴重性,實施控制、減少和消除畜禽生產對生態環境污染的營養策略,保護生態環境和人類健康,實現畜禽生產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最大化,是當今動物營養工作者必須研究的重要課題。
一、 畜禽生產對生態
環境的污染
畜禽生產對生態環境的污染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糞尿排泄物的污染
養殖場畜禽糞尿排泄物是造成對生態環境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據統計,以每只雞每日排出糞尿100g計算,一個飼養1萬只雞的大型養殖場每天產生的糞尿可達1t,年排出糞尿約360t。l頭豬日排糞尿量按6kg計,年產糞尿約2.5t,一個萬頭豬場日產糞尿60t,年產糞尿達25000t。以全國養豬5億頭計,年產糞尿約12.5億t。如果這些糞尿隨意排放,不做適當處理,勢必對周圍環境的水體、空氣和動植物造成污染。近年來,由于某些養殖場對此重視不夠,糞尿排泄物已成為一大公害,造成養殖場周圍惡臭熏天,蚊蠅滋生,細菌繁殖,疫病傳播,嚴重影響了周圍居民的生活、工作和身體健康。
2. 水質污染
畜禽尿液、沖洗場地的污水、雨水沖刷糞堆的污水若直接流入江河,將嚴重污染下游地區水源,造成對水質的污染。另外,飼料中大量的磷和氮不能被畜禽有效利用而排出體外,造成畜禽養殖場污水中含有高濃度氮和磷。禽養殖場污水如果直接流入魚塘,會造成水體富營養化,引起藻類等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使得水體缺氧而影響魚的生長,甚至死亡。畜禽糞尿等污染物不僅會污染地表水,其有毒有害成分還易進入地下水中,嚴重污染地下水。地下水中有毒成分增多、超標,將直接危害人類健康。
3. 惡臭污染
養殖場產生的糞便等如果沒有進行有效的處理,會發出難聞的氣味,嚴重污染生態環境。惡臭主要來自糞便、污水、墊料、飼料、畜禽尸體的腐敗分解、消化道排出氣體、皮脂腺、汗腺、外激素分泌物等。畜禽養殖場的惡臭成分十分復雜。清糞方式、日糧組成、糞便和污水的處理等不同,惡臭的構成和強度就會不一樣。惡臭的主要成分一般包括硫化物、有機酸、酚、鹽基性物質、醇、醛、酮、酯、雜環化合物、碳氫化合物等。這些物質主要由碳水化合物和含氮的有機物產生,在厭氧條件下分解釋放出刺激性的特殊氣味,高濃度存在時,會影響人畜健康。另外,牛羊等反芻動物產生大量的甲烷等氣體污染大氣,會加劇溫室效應的形成。
4 有毒有害物質潛在殘留污染
目前,畜禽產品中絕大部分不同程度地存在著有毒有害物質污染的問題,最主要的是獸藥。人藥、抗生素、激素、消毒藥、農藥等藥物殘留超標問題。造成藥物殘留的主要原因有:一是非法使用違禁藥物,如鹽酸克倫特羅(瘦肉精);二是濫用抗菌藥物,如人用頭孢菌素、螺旋霉素在動。物中的使用;三是不規范用藥或不遵守停藥期,如超大劑量使用微量元素或在停藥期前屠宰畜禽;四是農藥在飼料原料中的殘留。這些都會造成對畜禽產品的殘留污染。同時,這些藥物隨畜禽糞、尿排出,污染土壤和水源,從而污染整個人類生存環境,并通過人們的攝食轉移富集到人體,影響人類的健康。
二、控制畜禽生產對生態環境污染的營養策略
1.采用生態營養飼料的配制技術
生態營養飼料就是利用生態營養學的理論和方法,圍繞解決畜禽產品公害和減輕畜禽糞尿對環境污染等問題,從原料的選購、配方設計、加工飼喂方式等過程進行嚴格的質量控制,并實施動物營養調控,從而控制、減少或消除可能發生的畜禽產品公害和環境污染,達到低成本、高效益、低污染效果。采用生態營養飼料的配制技術,在原料的選擇上要求至少90%來源于已認定的綠色產品及其副產品,其它飼料原料可以是達到綠色食品標準的食品。為了提高飼料養分的利用率,在選擇原料時還需注意選擇消化代謝率高。營養變異小的原料。要根據不同動物種類、不同性別、不同生長階段的營養需要,盡可能準確估計動物各階段環境下的營養需要及各營養物質的利用率,設計出營養水平與動物生理需要基本一致的日糧,減少養分的消耗浪費和對環境的污染。采用理想蛋白質模式,以可消化氨基酸含量為基礎,配制符合動物需要的平衡日糧,以提高蛋白質的利用率,減少氮的排泄。在飼料加工工藝上,采用膨化和顆粒化加工技術,破壞和抑制飼料中的抗營養因子、有毒有害物質和微生物,以改善飼料衛生,提高養分的消化代謝率、減少排出量。在配制日糧時,單一考慮動物生產性能而不顧環境影響和資源利用的日糧配制方式是不可取的,應考慮各種因素的日糧最優化。在考慮動物的營養需要、最大生產性能的同時,應綜合考慮生產性能、環境保護和資源利用。
2使用無毒副作用、無殘留的安全型飼料添加劑
(l)微生態制劑 微生態制劑又叫活菌劑。生菌劑,指用在動物體內正常的有益微生物經特殊工藝制成的活菌制劑。
(2)寡聚糖
寡聚糖包括甘露寡糖、果聚寡糖、β一葡聚糖。飼用寡聚糖具有預防疾病和促進生長的作用。據報道,葡聚糖對豆粕型飼料的飼養效果有明顯改善作用,可以提高仔豬日增重。仔豬日糧中添加低聚果糖,可以提高仔豬日增重,其效果優于桿菌肽鋅、硫酸抗敵素等抗生素。
(3)酶制劑
酶是由生物體產生的一類具有高度催化活性的物質,又稱生物催化劑;飼用酶制劑是通過特定生產工藝加工而成的含單一酶或混合酶的工業產品。目前,使用酶制劑來提高飼料中能量的利用和蛋白質、植酸磷的消化率已取得了很大進展。纖維素酶、阿拉伯木聚糖酶。β一葡聚糖酶等能夠分解纖維性飼料原料,蛋白酶則可直接促進蛋白質原料的分解,提高氮的利用率。
(4)中草藥添加劑
中草藥添加劑含有多種氨基酸、維生素、微量元素等營養物質,能增進機體新陳代謝,促進蛋白質和酶的合成,從而促進生長,提高繁殖力和生產性能,提高飼料報酬,增加飼養效益,且毒副作用小,無耐藥性和殘留公害,應用前景廣闊,是一種天然優質新型的飼料添加劑。
(5)有機微量元素添加劑
過去廣泛使用的無機微量元素,由于其利用率低,且易受pH值。脂類、蛋白質、纖維、草酸、氧化物、維生素、磷酸鹽、植酸鹽及霉菌毒素等諸多因素影響,使其被動物吸收的數量遠小于理論值。近來發現,使用有機微量元素可提高微量元素的生物利用率,促進生長、增強免疫功能、改善胭體品質。降低維生素礦物質預混料中維生素的分解和減少微量元素對環境的污染。可限制微量元素超大劑量的使用,如不使用高銅、高鋅日糧等。高銅、高鋅日糧對仔豬確實有顯著的促生長或防止腹瀉等效果。但是長期使用高劑量銅鋅,大量多余的銅和鋅隨著糞便排出體外,會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污染。
(6)生物活性肽
生物活性肽就是對動物具有特殊生理功能或生理作用的肽類,這些作用包括激素樣作用、免疫調節作用、抗菌作用、抗氧化作用以及具有與礦物質結合的特性。對動物的消化、吸收、礦物質代謝、抗癌、促生長、免疫以及刺激產乳、調節神經、防治疾病等方面有重要作用。近年來已有多種生物活性肽從微生物、植物及生物體內分離出來,開發利用活性肽在飼料上有著廣闊的前景。
3 使用除臭添加劑
除臭劑的使用可以大大降低畜禽排泄物中的惡臭。目前所用除臭劑可分為三大類,即物理。化學和生物除臭劑。物理除臭劑主要指一些掩蔽劑、吸附劑和酸化劑。掩蔽劑常用較濃的芳香氣味掩蓋臭味。吸附劑可吸收臭味,常用的有機活性碳、金屬本、麩皮、米糠、沸石、稻殼等。酸化劑是通過改變糞便的pH值達到抑制微生物的活動或中和一些臭氣物質達到除臭的目的,常用的有甲酸、丙酸等。化學除臭劑可分為氧化劑和滅菌劑。常用氧化劑有氧化氫、高錳酸鉀等,另外臭氧也用來控制臭味。甲醛和多聚甲醛是滅菌劑。生物除臭劑主要指酶和活性制劑,其作用是通過生化過程除臭,如豬場使用EM制劑,可使其惡臭降低97.7%。另外,使用植物提取物可以減少動物惡臭的產生。如一種絲蘭屬植物,它的提取物有兩種活性成分,一種可與氨氣結合,另一種可與硫化氫結合,因而能有效地控制臭味,同時也能降低有害氣體的污染。
三、 結語
對世紀是一個崇尚綠色、注重環保的世紀,人們的一切生活和生產活動都將在倡導環保的前提下進行。解決畜禽生產對環境的污染問題,也是保護生態環境的一項重要內容。因此,研究和應用生態營養調控技術,減少和降低畜禽生產對生態環境的污染,達到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的統一,應成為廣大畜牧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