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在飼料中常見動物蛋白原料除魚粉外,還包括雞肉粉/豬肉粉、肉骨粉、血球/血粉等。目前,國內飼料生產對動物蛋白的平均表觀消耗量約為500-520萬噸/年,其中魚粉類250萬噸、肉粉類150-170萬噸、其它主流動物蛋白94萬噸。
一、肉粉
肉粉是由屠宰廠加工副產品(碎肉、皮及皮下脂肪、肌腱、器官等)放到加壓蒸煮罐內,經蒸煮擠壓后,控溫、滅菌、脫油、烘干和粉碎而得到產品。純肉粉肉香味濃,誘食性強,流動性好,氨基酸比例平衡,必需氨基酸含量高,維生素B類含量豐富。純肉粉由于原料的原因,會含有少量的毛發成分。
1.常見肉粉市場現狀
1.1雞肉粉
(1)國產雞肉粉。目前,國內有生產資質的雞肉粉廠家超50家,不完全統計山東30家、河南6家、河北5家、東北9家、福建3家。這些區域也是白羽雞、鴨的屠宰業主要分布省份。
國產雞肉粉原料來源主要有四大類:一是雞(鴨)殼類,包括全雞架、去脖雞架、鴨半殼、鴨全殼等;二是雞油類,包括雞板油、雞肫油等;三是雞皮類,包括雞胸皮、雞脖皮、邊料落地肉、碎皮等;四是其它類,包括雞肝、雞尾、雞頭、雞腸等。
2020-2021年是中國雞肉粉生產廠家增加比較多的兩年,也是中國雞肉粉產量增長比較多的兩年。根據肉雞(鴨)出欄羽數與原料出粉率進行大致推算,2022年國產雞肉粉產量約67萬噸(另有數據60-65萬噸),之中雞源性肉粉48萬噸、鴨源性肉粉19萬噸。
(2)進口雞肉粉。根據2015-2022年均值,我國進口雞肉粉98%來自美國,2%從新西蘭進口,并且新西蘭進口數量逐年減少。2022年我國雞肉粉進口量共計190807噸,其中進口美國188641噸,新西蘭2165噸。2023年1-3月,我國進口雞肉粉8.5萬噸,同比增幅91.4%(和2015年全年持平),進口量正快速增加。
1.2豬肉粉
國內生豬出欄量穩定在7億頭左右,下腳料數量趨于穩定,約60%的下腳料用于生產豬肉粉。2022年,預估國內豬肉粉產量約為21萬噸,主要產地在兩湖地區(4萬噸)、廣東(4萬噸)、四川(3萬噸)、山東(3萬噸)、江蘇(2萬噸)、河北(2萬噸)、東北(2萬噸)等地。
2.肉粉的氨基酸特征
肉粉類產品粗蛋白含量在50~65%左右,水分不超過10%,粗脂肪在10%左右,粗灰分的含量在13%以下,一般無粗纖維,但由于產品中有雜質的存在,可能檢測1%左右的粗纖維。在氨基酸總和為40%以上的肉粉產品中,甘氨酸、精氨酸、脯氨酸的含量較高。肉粉中甘氨酸的含量在8%左右,高的可達10%,精氨酸的含量在4%~5%,脯氨酸的含量在5%左右,肉粉中胱氨酸的含量不要超過1%,亮氨酸、異亮氨酸的含量要相對較低,絲氨酸/蘇氨酸的比例不要超過1.4,最好在1.1左右。
羽毛粉價格低廉,蛋白質含量高,經常被不法貿易商添加到肉粉中,以提高產品蛋白含量,降低生產成本,謀取暴利。添加羽毛粉后,胱氨酸的含量明顯提高,高達1.44%,并且必需氨基酸賴氨酸和蛋氨酸的含量也有了明顯的降低。
由于生產工藝的限制,肉粉產品中有少量豬毛發或禽毛發的存在,但絲氨酸/蘇氨酸的比例一般在1.1~1.4。
3.肉粉的衛生指標
肉粉類產品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脂肪,在高溫、高濕的情況下,容易腐敗和氧化酸敗,并且極易受到微生物污染和其他化學物質污染。因此,對肉粉類衛生指標的控制顯得十分重要。動物源性產品水分高容易被微生物利用,使蛋白質腐敗變質;脂肪的酯鍵水解,加速脂肪的酸敗。對于肉粉類產品用量大的飼料廠家,建議最好去現場考察肉粉廠的具體生產流程和對產品衛生指標的控制措施。
二、肉骨粉。
肉骨粉是屠宰廠、肉品加工廠的下腳料中除去可食部分后的殘骨、內臟、碎肉等原料經過高溫高壓、蒸煮、滅菌脫脂、干燥、粉碎而制成的產品。飼料用肉骨粉為黃至黃褐色油性粉狀物,具有肉骨粉固有氣味,無腐敗氣味,除不可避免的少量混雜外,肉骨粉中不應該添加毛發、蹄、角、羽毛、血、皮革、胃腸內容物及非蛋白氮物質,不得使用發生疾病的動物廢棄組織及骨加工制作飼料用肉骨粉。
1.肉骨粉市場現狀據
QYResearch調研團隊最新報告“全球肉骨粉市場報告2023-2029”顯示,預計2029年全球肉骨粉市場規模將達到84.7億美元,未來幾年年復合增長率CAGR為4.5%。全球范圍內肉骨粉生產商主要包括Darling Ingredients、Sanimax、FASA Group、TerramarChile、MOPAC、CSF Proteins (Ridley)、West Coast Reduction、The Midfield Group、Maxland Group、JG Pears等。2022年,全球前十強廠商占有大約12.0%的市場份額。
就產品應用而言,目前動物飼料是最主要的需求來源,占據大約38.3%的份額。
近五年,我國肉骨粉進口量呈逐年增長趨勢。2022年,我國進口肉骨粉13.8萬噸,約是2018年的2.7倍。其中,41%從澳大利亞進口,30%從烏拉圭進口,17%從新西蘭進口,12%從阿根廷進口。從新西蘭、澳大利亞進口量和占比均逐年增加,從阿根廷進口占比逐漸減少。預計未來幾年內,進口量會達到15-20萬噸水平。
2.肉骨粉的氨基酸特征
肉骨粉的粗蛋白一般在40%~50%,國產肉骨粉的粗蛋白在40%左右,進口澳洲和烏拉圭肉骨粉粗蛋白在50%左右,肉骨粉中粗脂肪含量要小于12%,粗纖維含量小于3%,水分含量10%以內,總磷含量3.5%,鈣含量為總磷含量的180~220%。肉骨粉中胱氨酸的含量在0.5%左右,不得高于1%,絲氨酸1蘇氨酸的比在1.1~1.2,賴氨酸的含量不得低于2.0%。
因原料組成和肉、骨的比例不同,肉骨粉的質量差異較大,如果原料沒有骨骼組織,則肉骨粉實際是肉粉,肉骨粉中經常混雜有蹄角粉、皮毛粉、腸胃內容物。肉骨粉中經常檢測出現的情況是胱氨酸的含量超標。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在生產肉骨粉過程中,添加了含毛發的皮組織;另一個是貿易商在肉骨粉中添加了羽毛粉等,從而導致了肉骨粉氨基酸含量出現了變化。
摻有羽毛粉后,肉骨粉的絲氨酸含量有了明顯提高,絲氨酸/蘇氨酸的比高達1.81,胱氨酸的含量高達1.26%。肉骨粉中結締組織蛋白較多,其氨基酸主要為脯氨酸、羥脯氨酸和甘氨酸,肉骨粉中甘氨酸含量一般在5%~6.5%。皮革粉中甘氨酸的含量在19%,如果肉骨粉中摻有皮革粉,甘氨酸的值會有明顯的提高,可能會高達10%以上,可以通過顯微鏡觀察到藍色塊狀物,加鹽酸后藍色塊狀物變紅,可證實有皮革粉的存在。
三、質量控制。
3.1原料來源
為確保動物源性飼料的安全,其原料來源控制是首要環節,這就要求企業禁止采購腐敗、污染或者來自疫區的動物源性原料。
目前生產肉骨粉的原料很多,有反芻動物牛羊的下腳料,有豬、禽場的下腳料。肉骨粉生產企業應按豬、禽、反芻動物肉骨粉原料分類生產,控制疾病傳播。同種動物或者相近動物飼料的原料,如以豬的血粉或者肉骨粉作為豬的蛋白原料。經過加工病毒雖然死亡,但只要其DNA不被完全損害,病毒就能利用動物體內潛在的細菌或者病毒復制系統,有可能會導致疾病的發生。這就要求飼料企業要了解肉骨粉的原料來源和生產工藝情況,盡量避免使用同源性動物蛋白原料,從而確保肉骨粉的使用安全。進口肉骨粉其來源主要為牛和羊的下腳料。一般來說,在水產飼料中使用肉骨粉的安全性相對較高。
3.2衛生指標
肉骨粉中蛋白質、脂肪含量較高,容易酸敗和受微生物污染。對肉骨粉要進行酸價、微生物指標如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的檢測和控制,具體要求可以參考肉粉的相關指標。
總之,肉粉和肉骨粉的質量變異性極大,在使用前,要從原料來源、生產工藝、常規養分指標、微生物指標和重金屬指標等全面評估和分析,以避免使用劣質原料造成的不必要損失。
來源:數說水產、王繼強等《肉粉和肉骨粉的營養特點和質量控制》、飼料行業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