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播放器av少妇影院-欧美xxxxbbbb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www.jhygf.com

中國飼料工業信息網logo

糧食安全有法后,我國在糧食減損上怎么做?


來源:    作者:    時間: 2024-06-03

6月1日,我國糧食安全保障法正式施行。糧食安全保障法闡明了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干什么、怎么干、誰來干等重大問題。


糧食安全保障法立足我國國情、糧情,聚焦耕地保護和糧食生產、儲備、流通、加工等環節以及糧食應急、節約等方面,有針對性地建立和完善相關工作制度,是糧食領域基礎性、統領性法律,體現出了系統性、整體性、前瞻性。其中,對糧食節約作出專章規范。


糧食安全保障法對節糧減損的重點領域、重點環節作出了制度性安排,并設定了法律責任。明確政府及其部門節糧減損責任,建立健全引導激勵與懲戒教育相結合的機制;對生產、流通、加工、消費等環節節糧減損作出專門規范;對不同主體提出不同要求。從政府到不同環節、不同領域、不同主體分別提了要求,基本實現全鏈條、全覆蓋。


當前,國內面臨資源和環境雙重硬約束,糧食增產空間有限,減少糧食損失浪費是維護糧食安全的重要任務。那么,我國是如何進行糧食減損的呢?


我國糧食產后減損模式是什么?

多年來我國在產后環節不斷摸索實踐,有效減少糧食產后損失,為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節約資源和減少排放作出了積極重要貢獻。其中包括以下環節:


一是收儲。通過實施農戶科學儲糧專項,建設糧食產后服務體系,有效滿足農民糧食收獲后的清理、烘干、存儲等技術服務需求。從2007年起,國家實施農戶科學儲糧專項,共為26個省農戶建設經濟、適用、防蟲、防霉的標準化儲糧新裝具1000萬套。2017-2020年,實施“優質糧食工程”,已在26個省份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成5500余個專業化糧食產后服務中心,充分發揮促進糧食提檔升級的積極作用。


二是倉儲。糧食倉儲廣泛應用的機械通風、谷物冷卻、糧情測控等“四合一”儲糧技術,已成為國有糧庫的標配。目前,我國氮氣等氣調儲糧技術應用規模已達5500多萬噸。全國低溫、準低溫儲糧倉容超過2億噸,原糧低溫儲藏技術應用范圍逐步擴大,有效保證了儲糧品質,降低了糧食儲藏損耗。


三是物流。通過加強糧食現代物流體系建設,能夠有效降低糧食物流環節損耗。通過應用鐵水聯運接卸技術、糧食鐵路運輸專用車皮和專用散糧車、接卸平臺,有效減少了運輸環節糧食遺撒損耗。


四是糧食加工。全面倡導適度加工、合理加工,開展成品糧油適度加工技術研發及成果推廣,避免過度加工導致出品率過低,推進適度加工標準研究工作,為有效減少不必要的糧食損失和能源消耗提供支持。例如,在大米加工中,應用柔性碾米設備,可提高糧食出米率5-8個百分點。積極挖掘米糠、麩皮、豆粕等綜合利用潛力,提高糧食利用率,開辟節糧新渠道。


五是糧食消費。積極提倡節約,反對浪費,結合每年世界糧食日、全國糧食安全宣傳周和全國糧食和物資儲備科技活動周等主題活動,制作宣傳材料,組織專題講座,開展線上線下宣傳,傳遞愛糧節糧、健康消費理念,創新宣傳形式,組織開展送糧油科普進社區、進家庭、進學校活動,大力倡導科學文明的消費方式,助力開展“光盤行動”。


我國在糧食減損上有哪些經驗?


一是加強制度建設。為推動節糧減損制度建設,我國出臺了大量政策文件、法律法規、規劃等,將提倡節約、反對浪費上升到國家精神文明建設的高度。為推動糧食減損形成長效機制,202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食品浪費法》頒布實施,《糧食流通管理條例》修訂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糧食安全保障法》將于2024年6月1日起施行,節糧減損治理法治化逐步深入。糧食減損相關任務已納入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


二是強化標準規范。系統化減少糧食損失浪費更需要標準引導。目前我國制定了涵蓋倉儲、物流、加工等環節的糧食相關技術標準,例如,修訂發布了《大米》《食用油》等標準,《糧油儲藏技術規范》明確了倉儲環節減損降耗的各項有效舉措。下一步,在現有的基礎上,將繼續強化綠色倉儲相關技術標準的制修訂工作。健全口糧適度加工標準體系,加快建立全谷物標準體系,加強新型糧機裝備等國家標準的制修訂,通過標準引導持續降低糧食損失損耗。


三是推進科技支撐。為推動節糧減損,建成糧食儲運等4個產后領域國家工程研究中心、23個糧食產業技術創新中心和12個局級糧食產后領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構成了糧食產后減損技術創新體系的框架。我國已開發應用食品級惰性粉物理防控技術,電離輻射、微波、光誘捕等物理殺蟲技術,氮氣氣調殺蟲技術,開展了捕食螨生物殺蟲技術、多殺菌素、s-烯蟲酯、植物源殺蟲劑等儲糧害蟲綠色生態防控新技術與產品研究。從預警、監測、檢測等環節及時發現及防治儲糧蟲霉,減少糧食損失。


四是推動全鏈條治理。堅持全產業鏈、系統化治理糧食損失,加強糧食生產、收購、儲存、運輸、加工、銷售、消費等全鏈條的管理。此外,我國目前已經形成了政府主導、企業實施、全民參與的全社會節糧減損行動長效機制,農業、發改、糧食、商務、市場等部門聯動分工負責的工作機制,涉糧企業、行業協會、科研院所共同參與的社會共治機制。


我國糧食減損面臨的問題與未來重點是什么?


“十四五”期間,我國將深入實施糧食節約行動,全面貫徹中辦、國辦印發的《糧食節約行動方案》,不斷健全法律標準體系,完善節糧減損激勵機制,通過大力推廣應用低溫綠色儲糧等技術,強化監管,全面倡導適度加工、合理加工等方式,多措并舉推進糧食生產、收購、儲存、運輸、加工、銷售、消費等全鏈條節糧減損。指導農戶科學儲糧,加快實施綠色倉儲提升行動,大力推進成品適度加工,切實提高成品率、出品率和加工轉化率,強化節糧科技集成一體化示范,深入開展愛糧節糧健康消費科普教育。加強糧食科技國際合作交流,分享中國經驗。


來源:央視新聞、上海楊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