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漲近1個月的國內小麥價格,近期開啟了調整模式,隨著麥價漲至高位,秋糧騰倉需求漸顯,部分持糧主體出售意愿增加,加之終端需求預期轉弱,主產區面粉加工企業持續下調小麥收購價,價格重心小幅下移。預計短期內麥價延續相對弱勢,標準品小麥仍可接受市場的考驗,建議持糧主體可根據自身倉容、資金、糧源品質等方面全面權衡,不跟風拋售,也不盲目惜售,調整好心態,等待下一波行情。
進入9月份以后,基層糧商和貿易企業惜售心理松動,出貨積極性提高,市場流通糧源較前期明顯增加,各主流平臺小麥掛拍數量也大幅增加,小麥市場迎來階段性售糧小高峰。在價格到位、上量增加的情況下,大多數面粉加工企業嘗試下調小麥報價,個別企業調價幅度較大,導致近期國內小麥整體偏弱運行,但是換個角度,若價格下跌過多或不被市場主體認可。據市場監測,截至9月10日,主產區普麥凈糧主流進廠價:山東1.50~1.56元/斤,河北1.49~1.545元/斤,河南1.46~1.55元/斤,安徽1.52~1.53元/斤,江蘇1.52~1.54元/斤,整體較9月初下跌0.005~0.02元/斤。近期平臺小麥交易如火如荼,與普通小麥行情穩中偏弱態勢不同的是,部分地區單品種優質小麥銷售表現較好。9月7日,南方小麥交易市場受周口市金立糧源貿易有限公司委托,銷售2606噸2023年鹽城產“鎮麥168”,全部成交,底價3100元/噸,成交價3140元/噸,溢價40元/噸;受江蘇省農墾米業集團有限公司臨海分公司委托,銷售3600噸2023年鹽城產“西農979”,全部成交,底價3060元/噸,成交價3125~3155元/噸,溢價65~95元/噸。9月8日,受鹽城市大豐區步愛糧油貿易有限公司委托,銷售2550噸小麥,成交750噸2023年東臺新曹產“寧麥13”,底價3040元/噸,成交價3115元/噸,溢價75元/噸。結合階段性市場供需和持糧主體心理預期來看,部分市場主體愿意抓住糧庫收購的尾巴,見好就收,直接體現就是近幾日政策性儲備小麥采購成交率有所上升,前期流拍的小麥甚至折價成交,充分反映了這一時期市場主體情緒的波動。另一方面,雖然近期國內小麥價格偏弱運行,但與制粉企業調價幅度相比,標準品小麥相對抗跌。9月5日,天津市靜海區糧食購銷有限公司競價采購2023年產小麥3712.4噸,全部成交,底價3240元/噸,成交價3200元/噸,折價40元/噸。9月6日,亳州糧食儲備庫采購2023年產混合小麥6599.458噸,質量標準為國標一等,底價3200元/噸,成交3300噸,成交率50%;9月8日再次競價采購3300噸,底價3200元/噸,成交價為3190元/噸,下降10元/噸。9月8日,天津市糧食儲備有限公司競價采購2023年產小麥2.75萬噸,全部成交,底價3200元/噸。其中,2.25萬噸以底價成交,5000噸成交價3190元/噸,折價10元/噸。9月8日,淮南淮糧糧油儲備管理有限公司競價采購2023年產混合麥7506.996噸,質量標準為國標三等及以上,全部成交,底價3180元/噸,成交價3100~3150元/噸,折價30~80元/噸。伴隨著小麥價格高位運行以及終端需求提振,近期面粉價格依舊保持偏強態勢。據市場監測,截至9月8日,特一粉出廠價:華北地區3680~3700元/噸,周環比繼續上漲40元/噸左右;華東地區3600~3800元/噸,上漲20~40元/噸;黃淮地區3650~3680元/噸,上漲20~30元/噸。面粉價格上漲,階段需求增加,走貨較好,制粉企業虧損局面有所改善,而隨著節日臨近,經銷商對持續上漲的價格持謹慎態度,加上前期備貨積極已經透支了一部分需求,所以一旦面粉走貨放緩,下游備貨告一段落,制粉企業采購心態也將隨之轉變,下調小麥收購價是必然,需求也很難持續支撐麥價。飼用方面,華北地區新玉米收獲上量增多,走貨積極,加上定向稻谷每周持續穩定流入市場補充飼料原糧,近期玉米行情小幅下跌。據市場反映,9月8日,山東聊城貿易商玉米收購價格為2880元/噸左右,水分15%以內;飼料企業收購價2980元/噸,深加工企業收購價2974元/噸,水分15%左右,普遍小幅走低。雖然飼用小麥仍有替代優勢,但隨著小麥價格走高、質差小麥大量走貨,加上收購商對飼用小麥行情的不確定心理,前期出貨較為積極,當前市場上質差飼用小麥數量越來越少,廠家尋貨難度也逐步加大,剩下的以標品小麥和制粉小麥居多,而替代仍需著眼于性價比角度,市場主體對質優小麥看漲心理較穩,低價飼用麥替代規模或將受限。(原文刊登于2023年9月12日糧油市場報A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