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播放器av少妇影院-欧美xxxxbbbb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www.jhygf.com

中國飼料工業信息網logo

綜合防控見效 保障供給無憂 ——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疫病防控能力取得長足進步

來源: 農民日報   作者: 劉一明   時間: 2022-10-13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農業農村部屠宰技術中心)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扛起動物防疫的主責主業,不斷提高基礎免疫、動物疫病監測、應急處置、動物檢疫和屠宰環節監管能力,全面加強從養殖到屠宰全鏈條獸醫衛生風險控制,推動動物疫病防控由以免疫為主向全鏈條、綜合防控轉型,為畜牧業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為畜產品穩定供給保駕護航。
 
  做動物疫情的“消防站”
 
  十年來,動物疫病監測水平不斷提升。全國主動監測病種從2013年的12種增加到目前的17種,監測數量從2978萬份/年增加到3226萬份/年,被動監測覆蓋100%縣(市),主動監測面覆蓋全國98%縣(市)。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直接對全國223個種畜禽場、118個畜禽屠宰場進行畜禽主要疫病持續性監測,累計完成117.5萬余份樣品的監測。
 
  十年來,疫病信息報告機制不斷完善。形成國家、省、市、縣、鄉五級動物疫病防控機構為主、覆蓋國家獸醫實驗室、重點規模養殖企業的疫病信息報告機制,報告質量不斷提高,全國動物疫情上報率由2013年的37%提高到目前的99.7%,上報疫病單位比例達到100%的省份由3個增加到31個,為摸清我國動物疫病流行狀況、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了堅實的數據支持。
 
  十年來,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應急值守能力不斷提升。應急值守由“24小時電話值守+應急處置”逐步提升為4個“24小時”和1個“1小時”制度并貫穿始終,即領導班子24小時帶班、疫情報告24小時專人值班、疫情舉報電話24小時無間斷值守、疫情確診后24小時內到達防疫一線,接到疫情報告后1小時內完成報告,努力將傳染源控制、消滅在最小的范圍之內。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按照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統一部署,積極參與、有效處置了非洲豬瘟、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豬藍耳病、小反芻獸疫、炭疽等重大動物疫情和地震、水災等自然災害災后防疫事件,第一時間派出技術指導團隊,按需調撥動物防疫應急物資支援疫區、災區,累計派出應急處置人員500余人次,緊急調撥防疫物資6萬余件,為地方防疫抗災提供了有力支撐。
 
  2019年元旦,黑龍江省綏化市明水縣一養殖場發生非洲豬瘟疫情。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防控應急處齊魯說,這是非洲豬瘟在我國發生以來,規模最大的一起疫情。面對疫情,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連夜派出以該中心副主任楊林為組長、技術專家為成員的疫情應急處置督導組奔赴處置一線,指導當地開展監測排查、追蹤溯源等流行病學調查和封鎖、撲殺、無害化處理、消毒等應急處置,僅用8天時間就完成了對全部病死和撲殺豬進行無害化處理。
 
  2018年國內首次出現非洲豬瘟疫情以來,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迅速反應、全力以赴,以疫情處置為核心,從監測、排查、報告、檢測、培訓等各方面全面發力,累計完成疫情快報1648份,年均組織排查生豬200億頭次,采檢樣品3萬余份,派出疫情處置督導349人次,班子成員帶隊最長連續49天堅守在一線。
 
  做獸醫衛生的“安全員”
 
  十年來,動物檢疫效能不斷提高。依托信息化手段,我國已全面推廣無紙化出具檢疫證明,讓出具動物檢疫證明從10年前的“手工開證”升級為電子出證,無紙化電子檢疫證明已在全國17個省份應用,日推送檢疫證明達到70萬余條。為進一步提高動物檢疫效能,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開發了“牧運通”系統,全面對接防疫、運輸、檢疫、屠宰等各環節數據,形成防疫、檢疫、監督工作之間的相互銜接,有效切斷了動物疫病傳播途徑。2021年,山西省農業農村廳啟動山西智慧獸醫信息系統建設(手機端為“牧運通”),包括養殖檔案、動物檢疫、運輸管理、屠宰管理、無害化處理、免疫管理等模塊,目前該系統已在山西全省推廣應用。截至目前,“牧運通”軟件已在9個省份全面使用,其他各省不同程度使用,已成為推進全鏈條監管的重要抓手。
 
  十年來,畜禽屠宰技術支撐能力不斷提高。承擔全國屠宰加工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辦公室工作,組織制定發布屠宰環節國際標準一項,獲批發布畜禽屠宰國家標準32項、行業標準32項,以法規標準體系建設推動屠宰行業轉型升級。
 
  隨著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協助參與制定的《生豬屠宰管理條例》《生豬屠宰廠(場)飛行檢查辦法》《生豬屠宰廠(場)監督檢查規范》等及相關制度的陸續出臺,生豬屠宰行業發展邁上新臺階,全國生豬屠宰企業數量由2013年的14720家下降到目前5602家,降幅達62%,規模化、標準化和規范化水平大幅度提高,107家生豬屠宰企業獲得國家級生豬屠宰標準化建設示范單位稱號。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協助組織開展屠宰環節違法違規行為專項整治、監督檢查、飛行檢查和舉報核查等,年均采檢屠宰環節各類樣品1.2萬份,守好畜禽產品進入市場前的最后一道關卡。
 
  做公共衛生的“守護者”
 
  十年來,動物疫病凈化水平不斷提高。2013年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首次以《規模化養殖場主要動物疫病凈化和無害化排放技術集成與示范》項目形式在全國范圍推廣動物疫病凈化,聚焦種畜禽場生物安全體系建設,集成風險評估、疫病傳播控制和疫病監測技術,將單個養殖場作為動物疫病凈化的基本單元,率先在全國范圍內創建一批動物疫病凈化創建場、示范場。
 
  項目實施十年來,形成了體系完備、適用于我國生產和防疫實踐的疫病凈化核心技術,在國內率先建立凈化評估標準體系,以示范創建評估為載體,實施以養殖企業為主體、疫控機構為支撐、凈化專家庫為資源,多方合力推動凈化的推廣模式。目前,在全國30個省份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7073家種畜禽場應用,帶動建設各級各類凈化場856家;全國種豬場偽狂犬病、種雞場禽白血病陽性率分別下降了82.4%和47.1%;部分種豬群平均料肉比降至2.5∶1,每頭母豬年提供斷奶仔豬數達30頭以上;部分種雞群產蛋率提高10%,死淘率降低15%;為社會創造199.88億元經濟效益。
 
  2021年動物疫病凈化項目正式走出“試驗田”,上升為行業政策,農業農村部正式印發《農業農村部關于推進動物疫病凈化工作的意見》,同年,由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組織實施評估的第一批55家國家級動物疫病凈化場,正式由農業農村部發布。
 
  十年來,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聚焦布病、包蟲病、血吸蟲病等,堅持人病獸防、關口前移,持續推動落實因地制宜、分區防控、人畜同步、區域聯防、統籌推進的人畜共患病防治策略,探索適合我國實際情況的推廣模式,研究凈化長效機制和實施策略,從源頭前端阻斷人畜共患病的傳播路徑。
 
  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組織實施的包蟲病防治技術示范推廣作為農業農村部為農民辦實事之一,建立了犬投藥、家畜免疫、投藥免疫綜合防控等三種模式,在青海省項目示范區組織捐贈宣傳掛圖和明白紙1萬余套、驅蟲藥和疫苗12萬頭份,使示范區牛、羊、犬的包蟲感染率由項目實施前的平均31.8%、21.5%、21.8%分別下降到8.1%、6.9%、3.1%,直接受益農牧民1萬余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