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2年業績取得翻紅表現后,華統股份于2月7日發布公告顯示,公司與撫州市人民政府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擬戰略合作76億元布局生豬全產業鏈項目。
朱儉勇、朱儉軍兄弟的大手筆讓人吃驚,也讓人質疑。2月7日午間,上市農牧企業華統股份宣布,擬出資76億元在江西撫州建設生豬全產業鏈項目。當日,華統股份已經與撫州市政府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此次合作具體包括,華統股份將在撫州建設年出欄200萬頭生豬規模化養殖項目、年產100萬噸飼料加工項目、年屠宰生豬200萬頭及配套食品深加工項目,組建農業開發公司建設其他農業項目。投資規模方面,76億元投資中,62億元將用于建設或收購年出欄育肥豬10萬頭養殖基地20個,5億元將用于建設年產50萬噸飼料加工廠2個,8億元將用于建設年屠宰生豬200萬頭及配套食品深加工的食品加工廠1個,剩余1億元將用于組建農業開發公司。項目分2期投資建設,其中第一期建設周期3年,計劃投資38億元。對于此次大規模投建,華統股份表示此舉有利于公司優化產業布局,加快主業發展,完善生豬產業鏈一體化經營模式。記者發現,2020年以來,華統股份動作不斷。僅在當年公司就相繼拋出東陽華統養殖場建設項目、生豬保供養殖建設項目、樂清市華統現代化生豬養殖項目、現代生態規模養殖場項目、績溪華統生豬全產業鏈一體化項目。到2021年11月17日,公司還宣布與國家電投集團浙江新能源有限公司簽訂《“碳中和”綜合智慧能源項目合作框架協議》,跨界進軍新能源光伏產業領域。接連動作引來市場質疑,暫且不談上述6個項目需要繼續投入,僅僅是最新披露的76億元項目,資金從何而來?華統股份是否具備履約能力?財報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9月底,華統股份賬面貨幣資金為12.77億元,對應的債務為38.60億元。前九個月,公司財務費用為1.44億元,超過2021年全年,同比增長118.18%。數據表明,公司缺錢。華統股份主營業務為以畜禽屠宰業務為核心,覆蓋“飼料加工、畜禽養殖、畜禽屠宰加工、肉制品深加工”四大環節。全產業鏈往往具備平抑市場波動風險能力,但華鐵股份近年來經營業績欠佳。2017年上市至2020年,公司實現的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簡稱凈利潤)分別為1.18億元、1.50億元、1.32億元、1.35億元,在1億元級小幅波動。其中,2019年、2020年,公司實現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簡稱扣非凈利潤)分別為0.90億元、0.45億元,連續兩年下降,降幅為18.89%、50.71%。2021年,華統股份實現的凈利潤為-1.92億元、扣非凈利潤為-2.38億元,首次陷入虧損。2022年全年,公司預計扭虧為盈,凈利潤預計數為9000萬元-1.30億元,扣非凈利潤為2000萬元-3000萬元。雖然扭虧,但尚未恢復到2020年的低水平。那么,華統股份如何籌措資金完成上述項目建設呢?wind數據顯示,2017年上市以來,華統股份已經完成股權融資17.65億元,而向股東派發的紅利只有5000萬元。華統股份的實際控制人為朱儉勇、朱儉軍兄弟,其通過華通集團對華統股份進行控制。去年11月12日,華統股份披露,華通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所持公司股份的質押率為59.08%。這說明,公司大股東資金也不足。二級市場上,76億元的投建項目對股價沒有什么影響。2月7日午后,華統股份的股價依舊是低位盤整,跌幅超過2%。
來源:長江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