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家發改委監測,2023年5月第3周全國豬料比價為4.17,環比下降0.24%。按目前價格及成本推算,未來生豬養殖頭均虧損為151.8元。本周豬價呈先穩后降走勢。周內養殖端雖有抗價惜售情緒,但下游走貨較為緩慢,多地白條市場走貨滯緩,屠宰企業開工率低位調整,豬價偏弱運行。下周養殖單位有短時出欄縮量可能,但終端市場走貨或依舊緩慢,預計豬價或延續低位運行,反彈空間有限。
“生豬出欄增加疊加消費仍處于淡季,是導致生豬價格持續走低的主要原因。”農業農村部生豬產業監測預警首席專家王祖力表示。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3年一季度末,全國能繁母豬存欄4305萬頭,相當于4100萬頭正常保有量的105%。較2月末(4343萬頭)減少38萬頭,環比下降0.87%。由此可見,雖然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持續減少,產能呈緩慢下降態勢,但仍高于全國能繁母豬存欄正常保有量(4100萬頭)。
由于商品豬長時間虧損,仔豬盈利能力依舊堅挺,生豬產能去化較為緩慢。通過對比規模場及中小散戶能繁母豬存欄情況的變化、仔豬價格等數據,現階段規模企業依舊不愿意放棄市場份額、主動去化自己的能繁母豬,而現階段的仔豬價格也成為能繁母豬去化緩慢的主因之一。
如今,小微散戶自繁自養模式退出嚴重,隨時以二育形式進入生豬養殖產業;規模企業通過降本增效,定增籌資等多元模式保持市場份額,維持能繁母豬保有量;中型規模散戶利用成本及管理優勢也在苦苦堅持。針對此種情況,今年的生豬行情難以再現2022年下半年行情走勢,全年生豬價格小幅漲跌為主。產能去化會從養殖成本高、資金實習小的企業開始。
浙商證券認為,二季度生豬供給過剩仍是主旋律,豬價將繼續磨底,板塊延續虧損,行業現金流進一步收緊,疊加南方雨季臨近增加疫病防控不確定性,產能加速出清正在逐步驗證。瑞達期貨認為,本周生豬震蕩,市場對政策面仍有預期,但總體基本面偏弱限制價格。目前市場缺乏支撐價格大幅反彈的動力。從基本面來看,供應壓力依然存在,5月出欄計劃依然偏多,出欄體重依然偏高,凍品庫存也依然偏高,限制豬價。而下游方面,沒有明顯的需求上漲的提振,市場也缺乏上行的動力。
卓創資訊預測,供應方面,規模養殖場當前仍然有穩定出欄節奏的可能,生豬出欄量增減的幅度均有限,未來一周供應量或呈先小幅收窄再適當增加的態勢,后期小幅縮減。需求方面,未來一周生豬市場仍然缺乏利多需求的因素,天氣漸熱,下游消費難見起色,生豬屠宰量或難有明顯波動。
來源:國家發展改革委、央視財經、澎湃新聞、我的鋼鐵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