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豬價又震蕩了,先是下跌,然后現在突然又漲起來了。
和4月份不同的是,上漲的力度似乎增強了,尤其是豬價重新回到15元/公斤以后,漲勢依舊。
所以,市場又激動起來了。
市場的激動倒也不是瞎激動,因為經過這兩年的磨底,市場也變得謹慎起來,也不再盲目看漲了,所以也是有一些基礎的。
這個基礎主要表現在兩個數據上:
一個是生豬存欄同比大部分出現了下降。
受去年疫病等影響,大部分省份生豬存欄同比出現了下降,普遍降幅在1%到百分之十幾不等。
其中,山東降幅最高,超過了16%。
另一個是能繁母豬存欄下降。
受長期虧損壓力影響,生豬產能也被迫去化,截至一季度末,已降至4000萬頭以下。
而從省份來看,大部分省份能繁母豬存欄也同比下降了不少,普遍降幅在4%至14%不等。
正是這兩個降幅,使得豬價看漲的情緒開始不斷抬頭。尤其重新回到15元/公斤以上后,漲勢依然不減。
那么,是不是意味著,這回豬價要開始“起飛”了呢?
雖然豬價重心在向上移,但恐怕繼續震蕩的概率要更高。
第一,雖然看漲情緒較高,但是消費依然低迷,這是拖累豬價上漲的最重要原因。
光靠情緒拉漲肯定不實,最終還是要落到消費增長上,但目前豬肉消費仍然偏弱,所以并不具備拉漲的基礎。
第二,從出欄情況來看,5月份生豬出欄并不低。
一方面是,4月份豬價持續走弱,養殖端出欄速度有所放緩,部分企業月度出欄任務并沒有完成。
而這部分任務量很大概率要放到5月份來完成,所以預計5月份生豬出欄量并不會少。
第三,二次育肥等比較謹慎。
雖然說看漲情緒一直存在,但是市場還是比較謹慎的,尤其是對于二次育肥,去年吃過虧以后,今年都變得理性了很多。
當豬價下跌時,受筑底影響,二次育肥積極性有所提升,但是當豬價上漲時,育肥成本增加,積極性也受到一定抑制,害怕套牢。
所以總體來看,二育以及壓欄的情緒是反復波動的,并不穩定。
第四,標豬雖然相對堅挺,但隨著標肥價差倒掛,大豬出欄意愿較強。
市場消費本來就弱,大豬出欄增加,很容易出現豬少肉不少的現象,所以也壓制了豬價的抬頭。
所以,5月份來看,豬價仍然震蕩偏多。
但是也奠定了上漲的基礎。
比如,之前根據分析,從6月份開始,生豬存欄的遞減效應開始明顯顯現,再加上情緒鼓舞,豬市易漲難跌。
雖然說6月份消費仍然偏弱,但是市場普遍看好的是八九月份的行情,所以二次育肥等會提前布局,使得6月生豬出欄明顯縮量,進而使得供應明顯減少。
再加上豬價磨底時間已經夠長,無論是主觀情緒還是客觀條件上,也都有上漲的需求。
所以,豬價的漲勢雖然還沒來到,但也是呼之欲出了,或者說豬價總有一漲,這似乎是跑不掉的,只是近期還在蓄力。
不過,需要提醒的是,也不要盲目樂觀,漲幅不定,持續時間也不定,這也將是接下來生豬市場最關鍵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