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播放器av少妇影院-欧美xxxxbbbb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www.jhygf.com

中國飼料工業信息網logo

業內:本輪豬肉漲價周期持續性和空間或更強


來源:    作者:    時間: 2024-06-18

近期,生豬價格持續上漲,連創2023年以來新高,甚至有人直呼豬肉比牛肉都貴。隨著豬周期熱度升溫,生豬養殖板塊受到市場高度關注。


卓創資訊數據監測顯示,2022年3月末進入新一輪豬周期,豬價開啟上行通道。2024年1月12日,全國外三元生豬交易均價跌至13.24元/公斤,為本輪豬周期下行周期的最低點,也是轉折點。6月11日,全國外三元生豬交易均價18.98元/公斤,為當前最高點。截至目前,生豬價格已累計上漲5.74元/公斤,較年初最低點漲幅43.35%。


業內認為,與以往相比,今年豬肉需求端較為穩定,母豬生產效能的提升邊際已到達瓶頸,預計接下來能繁母豬減量向豬價的傳導將會更加順暢,因此本輪豬肉漲價周期的持續性和空間或更強。


養殖端盼盈利


6月初,國內生豬均價創出近18個月以來的新高。對于消費者來說多掏錢未免有些“肉疼”,但是對于國內的生豬養殖大戶而言,卻是盼望已久的一場上行周期。


盡管市場漲跌都是常事,但特殊在于,過去一兩年時間里多家生豬企業陷入巨額虧損,行業龍頭也未能幸免。據公開財報統計數據,2023年26家上市豬企共實現營收6573.16億元,同比降2.89%;合計凈利潤-149.15億元,同比降242.94%。


養殖企業的虧損行情,與生豬市場陷入長期低迷有著密切關系。2023年豬肉價格全年波瀾不驚,僅約兩個月位于16元/公斤上方。受到產能過剩、消費需求疲軟、進口豬肉沖擊以及養殖成本上升等因素影響,不少豬企迫于財務壓力開始舉起減員、降薪和控本的“三板斧”。不過,隨著豬肉價格回暖,眼下“史上最長虧損年”似乎已經成為往事。


據農業農村部監測,6月14日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豬肉平均價格為24.45元/公斤,與一周前6月7日的24.17元/公斤相比,上漲1.2%。6月14日這周的平均價格為24.56元/公斤,與上周23.76元/公斤的均價相比,上漲3.4%。


多位分析人士認為,近期豬價上漲與供給側和需求側的變化都有關系:一方面,市場可供出欄生豬數量下降,導致當前市場上生豬供應量不足;另一方面,豬肉消費復蘇,尤其是端午假期為豬價上漲提供了有力支撐。此外,受豬價加快上漲影響,養殖端看漲后期,惜售情緒濃厚,生豬出欄積極性下降,進一步推高了豬價。


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2024年4月末能繁母豬存欄量為3986萬頭,同比下降6.9%,接近產能調控的綠色區域,相比2022年12月份高位時的4390萬頭已經下降了9.2%。雖然養豬產能去化效果已經顯現,但令一些養殖戶感到不解的是,為何此輪周期如此不同尋常?


布瑞克農業大數據高級分析師徐洪志認為,這背后的深層原因在于養豬行業的規?;潭却蠓忍岣?,集團企業所占比重為歷史最高點。因此,一旦有利潤驅動,擴產速度遠遠超過以往任何時期,產能缺口在最短時間被填平。而發生虧損的時候,企業抗虧損的能力也遠超歷史同期。于是,價格就表現易跌難漲,利潤方面則是難賺錢,虧損時間長。


本輪上漲周期持續性和空間值得期待


隨著豬價上漲,有人直呼豬肉比牛肉都貴,此輪價格上漲的持續性和空間如何?


嘉實基金大健康研究總監吳認為,作為典型的周期行業,按照按10個月左右的推演,因為2023年能繁母豬存欄全年呈現逐月降低的態勢,可以預期后續生豬供給將逐月遞減,豬價或呈現震蕩逐步向上的態勢?;诋斍爱a能去化幅度,對應中級別周期反轉已經進程過大半,而在超長虧損周期后預估補產能較為謹慎,高成本、高負債豬企仍將進行產能去化,因此雖然我們無法準確預判周期反轉的明確時間和高度,但未來半年看到周期左側到右側切換的概率較大。


農業部4月能繁母豬數量還在持續下降,第三方平臺統計的能繁母豬數量出現上升。按照產能的變化趨勢線性外推,從目前時間點到明年的三季度,養殖企業都有望是盈利狀態。但考慮到二次育肥行為時,價格空間和上行持續時間難以判斷。


與以往相比,本輪周期也有一些市場共識,因為沒有非洲豬瘟影響,按照生豬出廠價,本輪價格高點或很難到30元/公斤以上。


在建信中證農牧主題ETF基金經理龔佳佳看來,本輪豬周期持續性預計更強。上市豬企負債率達新高,資本開支增速偏弱,中小規模主體行為模式通過母豬與仔豬價格變化顯現。2024年生豬價格上漲,仔豬價格達高位,母豬價格偏弱,預計供給端無明顯提升,支撐豬價持續上漲。豬價上漲空間或強于2022年,2024年1-5月均價高于2022年同期,驗證供給減少。飼料原材料價格下跌,養殖主體增重降本,2024年上半年出欄體重高于2022年同期,下半年體重差異預計縮小,豬肉供應量緊缺將更明顯,豬價上漲空間或更大。


國泰基金量化投資部基金經理助理朱碧瑩表示,目前產能缺口是由去年二季度母豬去化造成的。從去年二季度到今年4月份母豬持續去化,可以倒推出來從目前這個時間點到明年的二季度,整個缺口是不斷加大的過程,有望推動豬價中樞上移。


后市如何演繹


面對近期豬價連續上漲的行情,在網上某養豬論壇中,圍繞該賣還是該留的討論此起彼伏。有養殖戶支持在當前的高點“落袋為安”,也有人提出“十元只是過渡,十五元才是歸宿”,從而選擇“二次育肥”。


所謂二次育肥,就是養殖戶在低豬價時購入標豬進行飼養,待豬價上漲時再行出售,以此賺取價差和增重利潤。這種養殖模式有著周期短、操作靈活的好處,但其利潤也受價格預期、飼料成本、標肥價差等多個因素影響。


盡管當前市場多看好后續豬價上漲的態勢,但也有養殖戶直言,對于后市價格的波動情況仍存顧慮,其中包括接下來可能持續的高溫天氣。


卓創資訊生豬分析師王亞男介紹,夏季高溫天氣一般對南方有更大影響,夏季南方濕熱,豬病發生概率較高,若豬病發生,則生豬短時出欄量增加,對短時行情有利空影響。生豬提前消耗,對未來行情有利多支撐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與天氣影響相比,決定價格走勢主基調的通常是整體產能。


亞男表示,綜合供需情況,今年三季度供應或呈減少態勢,對行情有支撐效果,而需求或制約7到8月份豬價漲幅,9月份豬價上漲幅度或更為明顯。“在今年能繁母豬不斷恢復的情況下,四季度生豬供應量或陸續增加,對行情有利空影響。雖然需求旺季來臨,但養殖戶傳統出欄時間較為集中,供應增加或較集中,需求增加則相對分散,因此豬價有下滑可能?!?/span>


對于后續市場漲跌空間究竟多大,目前業界觀點并未統一。有觀點認為,目前市場邏輯已從產能去化轉向豬價反轉,豬周期拐點漸近,未來,豬周期將會有可觀的高度和景氣持續時間。也有觀點認為,短期內豬肉消費處于淡季,消費需求不支撐價格過快持續上漲,從供給基本面來看,豬肉供給充裕特征沒有改變,因此豬價上漲空間不大。


富榮基金研究員鐘津瑩則表示,關于豬價的持續性,一是從產能去化層面看,本輪豬周期的能繁去化幅度和持續去化時間均超過2021年至2022年;二是從新增產能的能力和意愿來看,經歷前兩年尤其2022年虧損后,較高的資產負債率制約規模以上主體產能的擴張,當前行業中有能力和意愿擴產的主體相對稀缺。此外,壓欄和二次育肥群體入場也更加謹慎。養殖產業中母豬和仔豬去化帶來的良性供給缺口以及更理性的壓欄和二次育肥,使得這輪豬價的漲幅以及持續性更值得期待。


與此同時,多位行業人士提醒養殖戶,目前各集團去產能的速度及補產能的能力均有所提升,養殖周期正逐步縮短,大周期弱化,要避免盲目擴張和一味惜售,盡可能降低經營風險。

來源:中國畜牧業綜合第一財經、中國基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