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進入7月份,上市生豬養殖企業陸續公布二季度及半年度盈利數據,二季度企業盈利普遍回暖,其中牧原股份、溫氏股份歸母凈利潤均轉正。伴隨著生豬價格的上漲,生豬養殖盈利提升,二季度生豬養殖全線恢復至盈利狀態。
二季度生豬養殖盈利顯著提升
進入二季度后,生豬價格迎來強勢上漲,據卓創資訊監測數據顯示,全國外三元生豬交易均價由4月1日的15.36元/公斤最高漲至6月11日的18.98元/公斤,累計漲幅達23.57%。二季度全國生豬均價為16.34元/公斤,環比漲幅13.08%,同比漲幅14.43%。
伴隨著生豬價格的上漲,生豬養殖盈利提升,據卓創資訊監測養殖成本推算,全國生豬自繁自養盈利由4月1日的118.69元/頭最高漲至6月11日的638.90元/頭,二季度生豬自繁自養盈利均值為287.97元/頭,較一季度增加339.48元/頭,較2023年同期增加436.05元/頭。2024年上半年自繁自養盈利均值為119.61元/頭,較2023年同期增加239.42元/頭,在二季度生豬價格強勢上漲的影響下,帶動上半年生豬養殖盈利回正。以牧原股份為例,7月10日晚間,牧原股份發布的2024年半年度業績預告顯示,公司預計上半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億元至9億元,同比增長125.19%至132.38%;實現扣非凈利潤9億元至11億元,同比增長132.19%至139.38%。對于業績顯著增長,牧原股份方面表示,主要得益于兩個方面:一是報告期內公司生豬出欄量和銷售均價較去年同期有所上升;二是生豬養殖成本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
豬價上漲、體重增加帶動單頭生豬盈利提升首先,生豬價格作為驅動生豬養殖盈利的核心因素,對生豬養殖盈利由負轉正起到決定性作用。2023年生豬連續去產能,疊加四季度北方豬病的影響,中小散戶生豬存欄受損,且中小散戶復產能力有限。因此進入2024年后,生豬供應逐漸出現缺口,在二季度生豬供應收緊的前提下,養殖端對未來看漲預期增強,二季度二次育肥補欄積極性極高,進一步擴大生豬供應缺口,屠宰企業為維持正常訂單及客戶,被動提價采購生豬,支撐生豬價格強勢上漲,從而導致二季度生豬養殖盈利快速提升。
除了生豬價格直接影響生豬養殖盈利提升,即使生豬價格相同的前提下,生豬交易均重上漲同樣影響單頭生豬養殖盈利變化。因2024年中小散戶存欄有限,疊加養殖端看漲信心較濃,因此養殖端壓欄增重意向較強。據卓創資訊監測,全國生豬交易均重由春節假期后的121.92公斤最高增至二季度末的125.05公斤,二季度生豬交易均重均值為124.37公斤,環比漲幅1.31%,同比漲幅1.46%,在體重提升的影響下,生豬養殖盈利進一步擴大。
飼料成本下降為生豬養殖盈利提升托底
飼料作為生豬養殖的主要成本支出,占比達到整個養殖階段的60%左右,因此飼料成本變化直接影響到生豬養殖成本,從而帶動養殖盈利變化。卓創資訊監測飼料主要原料(豆粕、玉米、麩皮、氨基酸)價格及其占比推算生豬飼料價格,2023年9月份以來生豬飼料原料價格呈現下降趨勢,由2023年9月的3401.37元/噸降至2024年4月的2639.63元/噸。二季度飼料價格為2676.59元/噸,同比降幅13.18%;上半年飼料價格為2681.09元/噸,同比降幅15.05%。
因2024年上半年飼料成本顯著下降,奠定了整體養殖成本下降的基礎,據卓創資訊推算,2024年上半年生豬養殖成本較2023年同期下降1元/公斤左右,為生豬養殖盈利回正起到了托底的效果。
三季度生豬養殖或持續處于盈利狀態
考慮豬肉消費的季節性消費特點,下半年進入需求旺季,需求端對豬價形成一定支撐。同時當前生豬價格處于偏高水平,且考慮2023年生豬去產能影響2024年下半年生豬出欄減少,在此基礎上,生豬價格或持續處于養殖成本線以上,因此自繁自養盈利仍相對較為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