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6月份CPI數據環比下降0.2%,同比上漲0.2%,居民消費價格水平總體保持平穩。在影響CPI變化的各項因素中,豬肉價格的影響占比略有擴大,這與豬肉價格近期的波動變化密切相關。
豬肉價格與消費者物價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 簡稱CPI)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系。在國內,豬肉是非常重要的食品之一,也是CPI計算中食品分類的重要組成部分,豬肉在CPI中的構成比重較大,因此其價格的波動如果幅度較大,則會顯著影響CPI的變化,故有人也將CPI戲稱作“豬PI”。6月份,食品煙酒類價格環比下降0.4%,影響CPI下降約0.10個百分點。食品中,鮮菜價格下降7.3%,影響CPI下降約0.15個百分點;鮮果價格下降3.8%,影響CPI下降約0.08個百分點;畜肉類價格上漲4.5%,影響CPI上漲約0.13個百分點,其中豬肉價格上漲11.4%,影響CPI上漲約0.14個百分點;蛋類價格上漲1.5%,影響CPI上漲約0.01個百分點。
自今年5月下旬以來,豬肉價格的波動擺脫了年內較長時間的區間調整,價格開始逐步走強。卓創資訊根據全國主要消費市場的豬肉日度價格,統計得來了白條豬肉均價(如下圖)。可以看到,6月份之后豬肉價格波動上漲,7月份價格更是一路上行,目前價格已經來到了年內的新高點。根據卓創資訊紅桃3終端的統計,截至7月26日,全國白條豬肉均價為24.49元/公斤。較年初價格上漲了6.14元/公斤,漲幅33.46%。近三個月的均價分別為:5月20.28元/公斤,6月23.61元/公斤,7月23.97元/公斤。可以看到,6月價格較5月上漲較為明顯,而7月份總體價格重心并無太大變化。由此也可以推斷,7月份豬肉價格對于CPI環比的影響程度將會減小。而從同比來看,2024年7月份價格相較于去年同期仍有較大幅度的上漲,同比漲幅為31.90%,較上月同比漲幅擴大0.19個百分點。因此預計7月份豬肉價格的運行對于CPI同比上漲的貢獻度依舊會較大。
供應承壓 豬肉價格淡季逆勢上漲從國內豬肉消費的季節性特征來看,目前處于高溫多雨的階段,國內市場對于肉類的需求量普遍降低,是屬于肉類消費的淡季。因此豬肉價格的運行在該階段本應承壓。但由于上游產品供應的收緊,導致了下游產業鏈整體開工保持低位,從而造成了豬肉價格的支撐較強,甚至出現了逆季節上漲。根據卓創資訊統計的屠企開工率數據,7月25日當周開工率為25.85%,環比微降,同比則下降了4.13個百分點。主要原因是,上游養殖端的出欄積極性略有提升,屠企的收購難度有所下降。但考慮到高溫天氣下,終端需求疲軟,屠企訂單預期釋放有限,因此整體開工率難有較大提升。這一方面減少了下游豬肉類產品的供應,另一方面也使得上游生豬的銷售價格承壓。而由于上半年受到豬病影響較深,疊加養殖端投機看漲的氛圍濃厚,二次育肥以及壓欄行為增多。生豬的整體出欄量有限。卓創資訊監測的2024年196家樣本企業生豬出欄量呈現遞減趨勢,6月出欄量為1182.91萬頭,半年累計減少了14.29%,這也直接導致了屠企可收購的適重豬源減少。
下半年豬肉價格仍存支撐按產能周期理論推算,2024年下半年生豬理論出欄量對應2023年9月至2024年2月的能繁母豬存欄量的變化趨勢,此階段養殖端盈利欠佳導致部分產能去化,疊加四季度生豬疫病發作,加速產能去化節奏。根據農業農村部監測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2月底,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為4042萬頭,并連續9個月遞減,由此表明2024年下半年生豬理論出欄量或保持遞減走勢,支撐生豬價格或于高位運行。豬肉價格或對CPI上漲起持續正向貢獻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