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從今年年初開始,市場對于豬價反轉頗有期待。
這倒也不是空穴來風,因為無論是從官方的預判,還是市場的情緒來看,都對豬價上漲期望很高。
而從二季度開始,豬價也開始蠢蠢欲動,一直到5月底及端午前夕,終于不負眾望,如約上漲,并且漲幅之快、之迅速,也超出了市場的預料。
豬價快速破7入8后,還沒等市場爭論明白豬價到底會不會破9時,一轉眼豬價就已經破8入9了。
再結合之前多方的預判,市場對于6月份的豬價抱有很高期望。
但是事情就是這么奇特,也真應了那句話,當大家期待過于一致時,往往會現實就會發生轉向。
果然,6月份的豬價沒能如期上漲,并且近日還開啟了連跌的模式,直接使得豬價再次跌回到了“8字頭”。
這不禁令市場大驚失色,為啥突然就跌了呢?
一是漲得過急、過猛,下游支撐不住。
回顧這輪上漲,確實漲得有點過于猛烈了,畢竟現在不是前兩天那個牛市行情了,尤其是消費疲軟,對豬肉支撐有限。
再加上豬價快速上漲以后,導致市場豬肉價格也出現了上漲,現在本來就是肉類消費淡季,再加上牛羊肉價格走跌,豬肉也就更沒市場了。
所以,當豬肉價格上漲后,市場消費抑制比較明顯。
需求跟不上,自然豬價也就撐不住了。
二是養殖戶們出欄意愿大增。
而這也被認為是導致這波豬價下跌的罪魁禍首。
但令人不解的是,為啥突然出欄意愿就大增了呢?
原因大概有3個:
第一,恐高心理嚴重。
雖然說市場對下半年豬價有預期,但是經歷過前兩年的慘痛教訓,大家也變得非常謹慎。
尤其是當豬價漲得過猛、過快時,恐高心態也就隨之增加,不少養殖戶更傾向于落袋為安,于是出欄意愿增加。
第二,二次育肥認賣增加。
在這輪豬價的波動中,二次育肥戶的動作起到了很大推波助瀾的作用。
隨著前期部分育肥的中大豬也到了臨近出欄的時候,再加上豬價上漲過快,養殖戶也擔心會錯過這波紅利,于是見好就收,出欄增加。
第三,規模豬企有明顯放量的動作。
大概是由于豬肉價格上漲后,市場需求承接不利,導致規模場出欄計劃完成較差,于是月末為了追趕計劃,有明顯放量的操作。
于是,這幾波因素疊加在一起,使得生豬認賣集體增加,于是豬價由盛及衰,再次跌下了神壇。
不過對于這波下跌,也不必太過擔憂,因為這并不意味著豬價漲勢就此熄火了。后續來看,豬價仍有上漲幾率。
一是產能從去年開始一直處于回落狀態,意味著對應今年生豬存欄也處于下降狀態,而這一趨勢越到后期越明顯。
二是到了三四季度,是傳統豬肉消費的旺季。
雖然說消費表現一般,但三四季度的消費整體明顯要好于當前,再疊加供應端的縮量,供減而需增,有利于豬價上行。
三是市場情緒也是波動的。
雖然這波認賣出欄比較多,導致豬價走跌,但情緒這事不可控,且波動概率較大。
尤其是后期,一旦豬價上漲,市場看漲情緒會再次增加,再次助力豬價上漲。
不過,對于今年豬價的高點也有很大爭議,你認為今年豬價的限高會在幾字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