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玉米市場令人揪心,主要是行情再次出現了分化。
山東華北自從持續上漲后,終于晃晃悠悠地站上了1.2元/斤的邊緣,能不能站穩不好說,或者說剛剛站上去還沒等喘口氣呢,東北玉米卻又“出事”了。
出什么事了呢?
近日,東北玉米明顯呈現出疲軟的態勢,雖然說整體還沒有大幅跌價,但是近日中儲糧不斷加大玉米的投放力度,確實引發了市場不小的關注。
一來是當前玉米正處于一個行情及心態轉變的節骨眼上,市場正調整心態期待玉米迎來上漲的行情呢,而這時中儲糧這么一加大投放,倒讓市場的看漲心態變得含糊了。
二來投放力度確實不小,單黑龍江分公司計劃銷售的玉米數量就達11萬噸之多。
要知道雖然說東北玉米一直表現得比較堅挺,但主要是增儲及政策的提振作用,而如今這么大力度的投放,也不禁令市場倒吸一口涼氣了。
這么一來,市場對于玉米的擔心就又來了。
一是擔心東北玉米能不能扛???
雖然說東北玉米一直比較抗跌,但是流通不暢這也是不爭的事實,玉米流通不動,所以基本上大家都在硬挺著。
很難說能挺到什么時候,因為情緒是非常易變的,也許僅僅是一個新的什么消息,就能使市場心態立馬反轉。
而且投放還只是其中之一,還有關于定向稻谷重啟拍賣的消息近日也是傳得沸沸揚揚,這些消息疊加在一起會不會形成合力也未可知,所以也令東北玉米多了一分擔憂。
二是擔心山東華北剛剛站上1.2元/斤,能不能站穩?
目前來看,很懸,因為不確定的因素太多。
比如,之前山東華北玉米上漲,其中的助力原因之一就是華北地區的持續高溫干旱,影響了夏玉米的播種,進而使得市場對于新季玉米的產情有了些許擔憂。
但近日河南多地迎來了降雨,部分旱情得到了緩和,并且從氣象預報來看,下半年開始,厄爾尼諾現象結束,轉而會再次迎來拉尼娜,屆時南澇北旱的局面有望得以緩解。
所以這么一來,助力玉米上漲的因素也將減少。
再比如,玉米不斷上漲,而小麥價格卻不斷下跌,部分地區的玉麥價差已經在百元以內了,也就是說,小麥的替代優勢已經顯現了。
但是由于受小麥晚熟期的影響,不能馬上投入使用,所以飼料企業也是比較謹慎,但雖然對小麥的采購比較謹慎,但是對玉米采購減少卻是事實。
所以,玉米的需求減弱也將限制玉米接下來的漲勢。
但這些還不是最擔心的,市場最擔心的是,之前根據多方分析認為,玉米不會一直是一潭死水,那么玉米想要流通起來,必然要形成區域價差,即山東華北快速拉漲,與東北形成一定價差,使東北玉米入關順價。
但是目前來看,山東華北漲幅有限,至少短期內很難出現大幅拉漲的情況,但東北卻在多重壓力下顯得十分孱弱。
這不禁令人擔憂,是否會形成山東華北小漲,而東北小跌,進而實現價差,而這大概也是市場最不想看到的結果。
而隨著時光飛逝,距離最早上市的湖北玉米還有約近兩個月的時間,而距離新作玉米大量上市也還有3個多月,這個時間看似不短,但其實也不算長,所以接下來,玉米能走出什么樣的局面,基本就集中在接下來的兩個月里了。
但值得注意的是,市場的恐高心態正在不斷增加,即玉米飄忽不定,大家賭市心態不強,逢高出貨的意愿較高。
這也就意味著,玉米的上行空間正在變小。